家有热爱体育的女娃一枚。今年初4年级开始补的课,找了作业相对较少的A家,感觉再拖Selective就危险了。这次OC考试本想参与下看看她目前各科的水平情况,而且和后面的Selective考试是同一批考生,百分比也比较有参考价值。结果周五成绩出来狗屎运的拿到了OC第三志愿的offer和第二志愿的reserve (对照往年reserve list感觉希望不大)。突如其来的惊喜反而让全家这两天陷入了纠结。主要的纠结点如下。
1. 娃对读书没啥兴趣。能应付完补课的作业,但很少自发思考。平时也只喜欢看简单的fiction,稍微难些的字多的就不怎么感冒了。Science fiction更是完全不看,更不用说纯science的书了。很明显以后不会走学术型路线。
2. OC的project听说挺花时间的。娃现在每周体育训练已经占了很多时间。她自己不是一个效率很高的人,我们担心加上project的时间,会让本已不够用的学习时间更加紧张。
3. 听说OC会让所有小朋友参加数学竞赛,而我家娃对这并不感兴趣。
4. 看到很多家长都说OC对Selective其实没有什么影响。选择OC需要多花精力在换学校和适应新环境上。那以Selective为目标的话,打乱现有良好的节奏对于1年多后的考试反而增加了不确定性。
5. 娃在现学校很开心,也有很多朋友。OC听说女生比例较少,担心不容易找到新朋友。
6. 现学校娃可以自己走路上学,非常方便。但OC学校离家也不远,10分钟车程左右。
7. 拿到offer的OC按照各大补习班的标准属于排名前十,同学应该都很优秀。我们相信良好的学习氛围应该会有助于帮助娃的学习积极性。OC的老师通常也都很好。所以如果放弃offer感觉会比较可惜。
8. 拿到offer的OC所在学校相对一般,可能都未必有现学校好。
潜水多年,真心请教。希望各位大神们能分享一些看法。谢谢。
评论
同女娃同A家补习同狗屎运拿到OC offer,两年OC班过完还是很开心的,今年顺利拿到JR offer。看起来两个孩子有很多共同点,可以供你参考。
1 看书,都是只看小说,甚至只看某一类型的小说,至今从来不看non fiction。感觉对考试来说比较收益的是reading,一向稳定且分高。精英加了写作之后,并没有对写作有助力,可能是看的书都太长了,铺垫过多,写不到重点,以至于写作成为了痛点。
2 我们学校project有,但是没觉得过多占用精力,每天回家还是闲闲散散的感觉。反倒是六年级下半年,开始很规律和系统的布置homework了,也是每周一交作业,但是至少回家有点事情做。
3 数学竞赛有,但是强度不高。随大流,学校统一搞的就跟着全班一起参加,需要额外报名的,反正我家娃有明确的说不想参加,所以我就没报。
4 对selective考试的助益,我觉得主要还是全班的学习氛围,就是在都是聪明的孩子环境下水涨船高吧。具体到准备考试,那其实跟准备oc考试是一样的,家长有了第一次经验,第二次就照搬可以了。反正我是没有额外动脑子去研究。
5 这点应该相信孩子。我们很幸运,这届孩子男女比例1:1,不过即使女孩子数量够多,但是真正的好朋友不也就是两三个嘛,兴趣爱好或者性格相投的。体育好受欢迎度会更高吧。
6 同车程十几分钟,这个距离可以克服。而且锻炼出自己坐bus放学的技能。我们家和学校还得转车,但是也做到了。平时能接最好,接不到就自己走也没问题。
7 8 这点我就不发言了,因为我们不纠结。原学校除了在家门口一个好处,其他样样不如现学校。当时又是第一志愿的直接offer,出成绩就接了。结果当然也是不后悔的。
澳洲中文论坛热点
- 新西兰总理:出世在新西兰的新纳粹Thomas Sewell是“挺蹩脚的人”,但那是澳洲的问题
- 新西兰总理拉克森称新纳粹Thomas Sewell是坏人,但是没对要求把他从澳大利亚遣返到诞生国去的呼吁置评。
- 撞穿学校栅栏害死十一岁男孩的司机不必坐牢
- 一位女司机撞穿学校栅栏、害死了11岁男孩,被罚2000元罚金、撤消驾照,不必坐牢。Jack Davey 的父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