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留学生出国“后援团”:“空降”在新西兰的年


在新西兰


“空降”新西兰的妈妈们  昨天上午在图书馆偶然遇见了以前的一个房东太太。她送正在上高中的儿子来图书馆查资料。房东太太四十多岁,按时下的标准正是风姿绰约的年纪。她几年前来自武汉,老公仍在武汉上班,她的现

  昨天上午在图书馆偶然遇见了以前的一个房东太太。她送正在上高中的儿子来图书馆查资料。房东太太四十多岁,按时下的标准正是风姿绰约的年纪。她几年前来自武汉,老公仍在武汉上班,她的现实目标就是陪儿子从这里考入英美的名牌大学,那时她就可以“解放”了。她的家大约有六七间房,被她完全按投资房的需要,改建成相对独立的三个部分。我们租住的就是原来最大的一套主人套房,以及她在后院加建的一间独立的厨房加餐厅。虽然只在她家租住了短短的一周,但她的干练与友善以及一种说不清的淡淡的忧郁,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在新西兰,这类独自带孩子居住的年轻或已不太年轻的妈妈实在是太多了,他们的老公在把她们“空降”到这里安顿后,或去澳洲或回原居地工作经商。而她们独自与孩子留在这里的原因,或是为了坐“移民监”,等公民身份(新西兰的护照是享有世界免签居留国家最多的“超值护照”之一),或是为了陪孩子读书,或是为了在海外“超生”一两个孩子,或者是兼而有之。当然她们中一些优秀的女强人,更是在打理好一份生活之外,又开辟出自己事业的空间。

  我认识一些这样了不得的年轻妈妈。

  在奥克兰北岸的一个漂亮农场,我见到了一个来自国内的也是四十来岁的“农场主”妈妈。他们全家在四年前办了投资移民过来后,老公就回国内继续工作,她留在奥克兰一面带着十多岁的儿子读书,一面又生养了第二个儿子。最了不起的是,这个从小生活在城市的妈妈,竟然一头扎进了奥克兰郊区的农场,并在三四年中通过买卖自己的农场,将财富翻了一番。我见到她时是在她刚刚买下的5英亩的新农场,绿草茵茵,因为前身是个GARDEN,所以里面的设计完全是我过去从电影里看到的那种漂亮的庄园。农场距离北岸的商业中心只有10分钟的车程,地的升值潜力极大。而她已经在过去的几年间,学会了打理农场、养护花园,又把农场分割着租给饲养赛马的人。她满面红光精力充沛地带着一大一小两个孩子,老公只是每年来这里休假。我真是很佩服眼前的这个女人,这样大的一个农场,不要说让我独立去经营,就是让我自己带着孩子暂住,我可能也会很恐惧很紧张。这就是人与人的差距,对于她,我除了佩服还是佩服,学是学不来了。

  类似这样的农场主妈妈,在这里可不是凤毛麟角,就在她家不远处的一个农场,也住着一个独自带一双儿女的来自台湾的太太,她老公的产业遍及亚洲好几个国家,但她仍然眷恋新西兰的安宁与自然。同样城市背景出身的她,竟把一个农庄经营得繁花似锦、鸡鸭成群、牛羊满圈,定期有乳品公司来她的农场收购新鲜的羊奶。这两个女人相隔不远的距离,你来我往中,在精神和生活上互相支撑与分享,守望相助。

  我想,这样的农场主妈妈一定有着非凡的坚韧与毅力,不是一般女人能够企及的。即使那些只是带着儿女独自打理一份生活的女人,在我看来已经就是很了不起了。

  小胖儿的一个韩国同学的妈妈Jeeny(姬),也是独自在这里生活,老公仍在韩国工作,每年飞来一次新西兰看望他们。Jeeny热衷高尔夫,每天儿子上学后,她就去打两个小时球,下午儿子放学后,她从周一到周五给他安排了不同的辅导班。她说她并不情愿这样,只有她们母子俩,有时很寂寞。她说快“熬”出来了(估计是身份吧),明年就可以回韩国了。

  还有一些来自中国大陆的妈妈,在国内有着自己的事业,并不在意一本新西兰护照,而完全是为了“超生”一个孩子。她们暂时中断国内的工作,甚至只是把半年的产假延长到一年,在怀孕五六个月的时候,由老公送来新西兰,在这里呼吸着天堂般的空气,闻着鸟语花香,落户生子,再住上半年,抱着半岁的“新西兰公民”,回国与老公团聚,又步回原来的生活轨迹。

  前两天读了一本台湾女作家写的书《出走纽西兰》,写她如何在十年前,带着一双儿女落户在新西兰小镇Hamilton(现在已是大城),只是为了逃避台湾的教育体制,让他们能够在这里长成一个身心健康的有一定技能的普通人。她在书中讲述了大量独自在异国他乡打理一份家居生活的不易,以及儿女在新西兰教育体制下逐渐成长变化的足迹。她还特别在书中提到:“妈妈单独带着小孩来的话,妈妈一定要会开车、会讲英文,而且个性独立,可以母兼父职,否则一个人在异国撑一个家,难免抱怨或恐惧,小孩子很敏感,心理上一定会有阴影,在台湾的爸爸也可能感到内疚或忧虑,大家都不好受。”可见,即使十年前,这类“空降”到新西兰的妈妈宝宝“军团”,就已经是很普遍的了。

  应该说,这是新西兰一个非常独特的社会现象。毕竟新西兰只是一个面积和人口都太小的岛国。对男人来说,在此成就一番大事业的机会和成功的概率都很小。对很多心怀抱负正处于创业阶段的男人来说,实在是有一种“蛟龙卧浅滩”的尴尬。我家大胖儿曾形象地比喻新西兰的市场:“多吃一口能撑死,少吃一口能饿死。”,因此许多在原居地尚在起步创业的男人,不得不忍受家庭的分离,独自在“外”打拼,也实在是无奈的选择。

  虽然我并不认同这种为了某种“需要”而家庭分离的价值理念,但我由衷地钦佩那些能够在异国他乡独立支撑一个家庭的妈妈们,那是有多少困难、委屈、寂寞、恐惧要来独自承担和克服啊。因此在我心目中,她们真的都是坚韧、勇敢又自信的妈妈!

新西兰新闻

致人重伤!基督城一恶犬被警方击毙

新西兰基督城警方昨晚(6月14日)在一户人家中击毙了一条恶犬,理由是它此前袭击了一名当地居民。 警方证实,受害居民目前身受重伤。 事发现场。Photo / George Heard 当天下午6点左右,Bryn ...

新西兰新闻

NZ企业声誉指数发布!纽航再次登顶

新西兰根据最新发布的Kantar企业声誉指数(Kantar Corporate Reputation Index),新西兰航空公司(以下简称纽航)“以微弱优势”位居第一,蝉联新西兰声誉最佳公司桂冠。 这项企业声誉指数通过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