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我的第二故乡Melbourne (最终话) 大变迁 之 Point

在澳大利亚房产房屋




第二故乡Melbourne,

提纲

1. 初来乍到 之 Carlton (2004)
2. 寄人篱下 之 Hughesdale (2004-2005)
3. 多事之秋 之 Carnegie (2005-2006)
4. 奇幻旅程 之 Ormond (2006-2007)
5. 大迁徙 之 Point Cook (2007-2008)
6. 大变迁 之 Point Cook (2008-2010)

结束语

终于将这篇回忆完成了,它记录了我们在melbourne生活的6个春夏秋冬,也记录了我们在这个城市从青涩到成熟,从陌生到熟悉,从厌恶到喜爱的心路历程,虽然每个故事都是分散的记忆碎片,但是它们蕴含了我们对Melbourne,我们第二故乡的浓浓情意。就在上周六,小部分alamanda和featherbrook的华人业主们在alamanda公园里面见面寒暄了,整个过程是在非常欢快的气氛中进行的,当然还有大量的业主在网络上和我们相互交流,大家有信心将point cook建设成为一个和谐的社区,成为大家开心生活的家园。同时,我们又一次将开始了漫长曲折的建房之路,这次在featherbrook里面钉子户家帮边,我们已经基本谈好建筑商,希望这次能够打破这个建房死循环,为即将出世的女儿和一直支持我各种怪异决定的老婆带来一份迟到的礼物。如果大家对我建房的故事感兴趣,尽情等待我未来帖:Star大战Clarendon。。。。。。

[ 本帖最后由 starchu 于 2010-9-20 17:43 编辑 ]

评论
黑暗中的我感觉到了一丝光亮,缓缓的挣开惺忪的睡眼,整个身体都有些麻木了,从广州飞往Melbourne的航班已经飞行在了澳大利亚的领空,两个小时以后我将迎来一个全新的旅程。陌生的国度,陌生的城市,陌生的环境,这将是一个怎样的征程,我不得而知,与亲人分离的感伤和出国的激动心情交织再一起,实在无法平静。机舱里面慢慢热闹起来,空姐也适时的送来一张小纸片,上面赫然写着“入境卡”,全是英文,顿时给我一种做IELTs的阅读题的感觉。我的澳洲之旅就从填写这张小小的入境卡开始了,毕竟是第一次,碰到了不少麻烦,最烦人的就是我习惯了在选项前面打勾,但是这个偏偏要打X, 为什么国外连这个也要和我们中国不一样。花了不少功夫基本完成了,只剩下两个:一个是日期,2004年2月17号,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我的生日,绝对的巧合,可能是老天爷的意思,在异国他乡的重生;另外一个是地址,我拿出一张便签,按照上面的地址在抄写下来, 12 xxx street, Carlton, VIC, 3053...

[ 本帖最后由 starchu 于 2010-9-9 22:17 编辑 ]

评论
Skybus朝市区快速的行进,我的心仍旧在云端漂移,实在不敢想像我身处异国他乡了。天真蓝啊,心里感叹着,这是Melbourne给我的第一感觉。我一直朝车窗外看,可是沿途除了各种拗口的路牌以外,基本没有什么风景,唯一印象深刻的是一片服装广告牌和类似”UFO”的标注 。可还没等我回过神来,大巴已经缓缓驶入终点站,这是一个异常破旧的车站,管理处所在的建筑似乎有不少年头了,车站旁边正在基建,绿色的牌子上写着 “Spencer street station”。这是Melbourne最大的交通枢纽站,在数年以后被更名为 “Southern cross station”, 并因为一起”pumpkin遗弃案”闻名全球。由于旅途的疲劳,我无暇顾忌Melbourne的街景,转而直接上了Taxi直奔Carlton。。。

老婆的堂弟K接我下了Taxi, 我们将步行去我的零时住处,这是一条不算宽敞的路,路的右边是一栋一栋老式建筑,左边则是一个广场,围绕着三幢现代化的建筑,其中之一被称为ICT Building, 这就是Melbourne University Parkville校区, 也是我未来几年最为熟悉的地方。经过学校,经过老的Royal Women Hospital,终于到了,这是一条很窄小的街道,两侧停放着各种轿车,面前的是一幢两层浅蓝色的老旧房子,估计起码百年历史,门口回廊里面堆放着一黄一蓝两个硕大的垃圾桶。推开门,一个木质台子上摊满了大大小小的信件,下面则是颜色各异的凉拖,屋内的感觉还是满不错的,米色的墙壁,加上米色的地毯,给人的感觉很温馨。整对着大门的是楼梯,我们的房间在一楼和二楼之间的一间小单间,不到6平方米,有一扇老式的木窗,他的整个家当就是两张床垫和一个行李箱。据K说,我们需要将就一个星期,另外一个人就会搬走,但是现在我们则要挤一挤。我把背包和行李暂时堆放在房间里,空间显的更加拥挤了,他张罗着把叠在一起的床垫分开,然后把一个类似包裹袋的东西从他的行李箱中抽出,铺在下面的那个床垫上面,用湖南话跟我说,哥,你睡我的床,毯子被子都有,晚上会冷,我睡这个,他指着那个包裹袋说。因为实在太困,夜班飞机上基本没怎么睡觉,我也顾不上什么,直接倒头睡觉了,K也累了,忙了一大早,他说昨天通宵打工,直接去的机场,所以也在他的新床上睡下了。

我睡得很死,不知道过了多久,闻到了窗外透入的香味,估计是饿了,于是起来了,窗外依旧阳光明媚,K也起来了,估计也是被香味刺激的。于是我们下楼直奔厨房,终于可以弄点吃的了。厨房很小,不过设备很齐全,煤气灶台,微波炉,冰箱,烤箱加上一个很小的抽风机,另外厨房傍边的柜子里面还有一台烘干机,K正从里面拿出他的衣服。冰箱上面爬满了各种便签条,其中一个类似作息表,上面记录的似乎是卫生值日表和职责。厨房里面正在吃饭的是一个中年男子,K介绍说叫Robin, 马来西亚人,做IT的,不过现在准备到Adelaide University去读Accounting Master。他说这个房子总共住了5个人,除了他和Robin以外,还有另外三个女孩,都是马来西亚人,他们从来只穿拖鞋,害的我也跟着穿拖鞋了。原来是这样,怪不得门口堆放的都是拖鞋,我知道K的女朋友也是马来西亚人,他看着也有点像马来西亚人了。由于实在太饿,K拿出几包方便面,都是一个牌子”出前一丁”, 这是什么牌子,我心想,在国内好像没吃过, K说是日本的,然后又拿出三包彩色的,包装一样,他说很好吃,是印度尼西亚的方便面。饿了的时候什么都好吃,方便面全被干掉了,虽然没有康师傅好吃,但是也不错啊。。。

外面依旧阳光充足,很安静,只有鸟儿的鸣叫,偶尔听见风的声音。”几点了?” 我突然问,因为到了都还没有给家里打电话呢,我想着马上去打电话报平安。”8:15” K说,睡了那么就怎么才8:15,我纳闷,K说是晚上。啊?原来Melbourne晚上8点还跟大白天似的,这还真有点不适应,因为这个导致我前三个月基本上是9点吃晚饭,3点睡觉,不过也正好合了中国的时间。我想打电话回去,K说OK, 他拿着钱包就往门口走,对我说了声,走吧,我们出去打公用电话。哦,原来家里没有电话,正好出去转转,来了一天光睡觉了。。。
路上安静的出奇,基本没有行人,不过我们向前方向转角处似乎还热闹,而且正好有一个电话亭,可以打电话。这是一条比较繁华的街道,离家不远,步行3分钟,电话亭就在街傍边,K拿出一个硬币,和一张卡,然后就操作起来,很快通了,先给K的姐姐打的,也是我老婆,很想她,大学认识到毕业以来,第一次分开,还这么远。没多说,一是路边声音有点嘈杂,二是怕说多了受不了,说完了我直接把电话挂了,K大叫一声,别。。。我没明白,他说可以继续打,要是挂了还要重新投钱,原来澳大利亚的电话20分就可以打数个小时,海外长途的计价则在那张IP电话卡。我妈过来了估计要哭死,因为她是中国电信的。。。

后来的三个月,我坚持每晚都来这个电话亭,给家里打电话,周末的时候特别吵,有时候还有喝醉的人乱吼,这条就是位于Carlton的Melbourne最著名意大利食街Lygon Street。我和K经常一起在这里的一个小型购物中心里的Safeway买菜,基本上每周四晚上7点以后都会在Lygon和Elgin街交界处的Intersection café里面买半价的Pizza, 有时候在墨大外面的KFC吃快餐,China bar吃中餐,在ICT Building里学习,在墨大的24小时实验室上网,在家睡觉。这就是我最初三个月在Carlton的记忆,当然那个电话亭是陪伴我每天最美好时光的东西,后来我每次开车路过电话亭,都会另我想起这一段在Carlton难忘的生活,虽然短暂,但是深刻。哪怕是今天,我上下班都会经过这些曾经走的路,Lygon, Elgin和Grattan,它们是那么的熟悉,已然成为了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注:一年后,我搞明白了,机场路上看到的原来不是UFO, 而是DFO, 成为我们周末经常光顾的地方。

carlton.jpg

intersection.jpg

[ 本帖最后由 starchu 于 2010-9-13 14:58 编辑 ]

评论
5月某天的清晨,又一次乘坐skybus,行进在从机场到Spencer Street的高速公路上,这一次是三个人,K的姐姐来了,终于来了,就是这天,我离开了Carlton的小洋房和Lygon的电话亭。又一次经过那个破旧的管理处,这次我们没有乘Taxi, 而是直接进入了Spencer Street车站,乘坐开往东南线Pakenham的火车,目的地是一个叫做Hughesdale的小站。。。

找房子是在一个月前开始的,得知老婆签证批下来的时候,我和K就马上开始了找房子的过程。老婆当时申请的2+0.5的Monash课程,需要在Clayton校区读半年语言,然后在Caufield校区读主课,这样我们的目标就是东南面靠近这两个区,而有属于一区的地方,毕竟我需要到Parkville上学。几个星期里面,陆续考察了Caufield, Hughesdale, Oakleigh, Huntingdale几个区,都是华文报纸上找的广告,最后选择了Hughesdale的一个主卧,房子离火车站相当的近,步行5分钟。依稀记得,看房当天,我们从墨大坐3号电车到终点站,房东老T的Milkbar就在车站旁边,然后载我们去看房。路上路过了Chadstone, 房东说,"那可是南半球最大的购物中心",确实当时他的房子地理位置很好,离火车站很近,离南半球最大也很近,距离市中心14km,火车20分钟,Hughesdale在这点上,属于非常方便的区域,所以决定这里就是我们在Melbourne的第二站。

跟很多留学生相比,我无疑是幸运的,毕竟能够和自己的爱人一起,能够专心学业,可以基本告别孤独和寂寞,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还能有人商量,互相提携,解决问题。住在Hughesdale的这段日子,我们的生活其实满简单的,因为老婆的语言课程在Clayton, Monash的语言中心里面,当时叫Normanby House, 在校区的最北端。我每天的路线是从hughesdale坐火车去Oakleigh, 然后老婆坐Bus去Normanby House, 然后我再从Oakleigh坐火车去City, 然后转电车去墨大。可以说在Hughesdale的每天都是这样的路线,没有任何例外。有时候我下课比较早,就会直接去Normanby House接她,那里全是亚洲留学生,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还有中国,老婆学得很开心,因为可以和这么多不同国家的人交朋友,体验不同国家的文化和习惯,还不时的可以出去郊游,我很羡慕她有这样的机会,因为我直接上主课,没有这样的机会。最初的6个月,她倒是跑遍了Melbourne周围的各种旅游景点,我只能在家学习,有少许的无奈。当然除了读书,做饭也是留学生活每天的必修课,买菜则是我们周末的主要活动。Hughesdale本身没有任何方便的买菜地点,于是Oakleigh Center的Safeway和水果超市成了周末的活动场所,当然基本缺乏华人的副食品和调料,只是偶尔会去China Town的运食。当时压根就不知道Clayton, Springvale,Carnegie等方便的华人杂货店,所以前三个月的生活,每天基本都是同样的菜,极其郁闷。

刚来的我们,没有收入来源,省钱成为了生活的主旋律,买菜从来只看打折的,希望能够将花销降至最低,所以哪怕那么接近Chadstone, 步行10分钟的事,都从来没有去过一次,回想起来,还真是有些亏待老婆大人,她是那么喜欢shopping的人,却跟着我憋屈了那么久,真的十分感激她从来都没有任何抱怨。除了不能购物,出去玩也是不可能的,空间完全锁定在了家,学校,火车和Oakleigh的超市里面。平淡的日子过得很慢,在国外完全没有体验到舒适的生活,这种度日如年的感觉让人心里憋得难受,这段最难鳌的日子终于随着我们回国而告一段落。不过也不是完全没有记忆深刻的事情,至少有两件我觉得很难忘,第一件是我们的housemate, 老W,北京人,特别能说会到,家里挺有钱的,典型的大少爷的感觉,每天开着他改装的跑车搭载不同的年轻女孩回家,原来留学生活对于他们来说可以这么糜烂,学习只不过是辅助品,只有在叫作业的时候,他就嘻嘻哈哈的来找我帮忙了,他在Monash读IT学士。他之所以难忘,是因为后来我们居然成了很好的朋友,他也居然成为了勇猛事业型男,不过他的轻浮也受到了惩罚,他也成为数年后震惊Melbourne的Chen某某事件的直接受害者。第二件事情充分体现出世界很小,我一次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高中,大学同学(非同班),他居然住在我家对门,不过更让人诧异的是,他的房子里面住了8个人,4间小房间被分割成了8间更小的房间,华人房东的智慧真是无穷。。。

当然我们对于Melbourne完全没有故乡的感觉,仍然是一个陌生的城市,我们属于典型的外来流动人口,没有归属感,没有安全感,更没有成就感,不过这一切正在慢慢的变化,随着下半年打工生涯拉开序幕,这种感觉越发明显和深刻,这里不可能是我们的故乡,我们学习完必须回去,这是当时真实的心情感受。。。

hughesdale.jpg

okaleigh.jpg

normanby house.jpg

[ 本帖最后由 starchu 于 2010-9-13 15:00 编辑 ]

评论
快乐的时光永远是短暂的,国内的生活依然丰富多彩,大家心中仍旧认为国外是天堂,但是只有自己心里明白天堂和地狱不过是双胞胎,对留学生来说,半地狱可能更加靠谱。这让我不时想起北京人在纽约的开场白,原来真不是盖的。第二次进入Melbourne, 再次回到Hughesdale, 我明白,有些东西需要改变,打工已经成为必然,可是能干什么呢,我很迷惑,非常迷惑,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社会知识简直是0,还好我们保持了中国人吃苦耐劳的优秀传统,只要有工作不管多难都要上。曾经尝试了一次餐馆做waiter,在china town的毛家菜,不过那是绝对我不想有第二次的体验,完全是在手忙脚乱中度过的,每天需要工作到晚上11点,而且资本主义老板的尖酸刻薄体现得完美无缺,失望中值得欣慰的是,凭借口语优势,从老外客人那里赚了不少小费,从那之后,基本上属于失业状态。。。

于是,转机出现了,老W走了,带着他的跑车,他的各种绯闻,从我的视线中消失了,再次遇到他确是在3年后china town北京烤鸭店三楼的卡拉OK里面,带来了更多的惊诧。替代老W的是小W, 沈阳人,艺术学校毕业生,每天对我们弹吉他唱他自创的歌曲,他人很好,也很努力,到处打工,不过绯闻仍旧很多,不同于老W的是,他的属于国际绯闻。我的工作是他介绍的,一个Fish & Chips, 一不小心成就一个专业的Fish & Chips全才,那是后话了。先说说工作地点,估计Melbourne很多TX都不见得知道,Montmorency区,北面Hurstbridge线的倒数第五站,工资9块,每天三个小时工作,但是我从学校去上班,再从上班的地方回家,路上花费的时间比工作的时间还要多,大多每天10点才能到家,不过小W,老婆居然都等我一起吃饭,很感动,要是没有他们的支持,估计我干不了这个。也就是在Montmorency时,我知道了Melbourne最好的区(老板的话), Doncaster, 好啊,三个字,非常好,他们当时住Box Hill, 乱哄哄的,他们的目标是从Box Hill换到Doncaster, 在他们眼里Box Hill非常之差, 而且房价和doncaster相比便宜太多,熟料几年后Box Hill也变成了高尚区,世事难料啊。鱼署店的工作显然支持不了生活费,于是在好同学L的介绍下,来到了Box Hill Central一家马来西亚鸡肉店做第二份工,而且时间上很搭,下午在鸡肉店做3小时,然后在坐bus去鱼署店做,辛苦非常。由于工作需要,我穿梭于Box Hill各大餐馆后厨,基本上没有一个地方是干净的,基于不想倒胃口的原则,店子名称我就不提了,反正没有一个能够幸免。

一直到20065年初,在Hughesdale的日子就是打工加学习,仍然没有机会真正融入Melbourne的生活,完全在自己的小圈子里转悠。不过,至少这个时候,在小W的带领下,Springvale取代了Okaleigh,成为了购物集中地,那里的达成超市变成了最好的去处。随着老婆主课的开始,加上和房东关系的恶化,我们决定搬家,踏上了第二次找房之路。。。

[ 本帖最后由 starchu 于 2010-9-13 21:44 编辑 ]

评论
咚咚咚,正在做美梦的我被巨大的敲击声吵醒了,每个月总有这么几天半夜,室友H小姐凌晨开始做饭,她正在Monash读经济学博士,思维和正常人绝对有差别,经常夜深人静的时候做饭,或者煮着东西出门,好几次差点把房子点着了。好几次忍无可忍,冲出去好好教育了她一下,不过基本上是没有半点效果的。我们已经离开Hughesdale老T家,住进了位于Malvern East的一个小公寓里,我和老婆住客厅,虽然是客厅,但是并不是开放式的,相当于一件很大的房间。看中这里主要是因为可以步行去Monash Caufield校区,而且虽然位于Malvern East, 过了Princes Hwy那边就是Carnegie火车站,步行5分钟,很是方便。除了H小姐,另外还有一个J小姐,她是我见过的最能吃的女孩,所用的餐具都是巨大型,饭碗类似脸盆,吃饭的时候基本看不到脸。

我辞去了之前的所有工作,开始在Carnegie商业街上的King Fish继续我的鱼署职业。Carnegie属于周边最方便的一个小区,曾经被认为是韩国人的聚集地,Koornang Road是它的主要商业街,位于火车站两旁,从Princes Hwy开始,因为打工的原因,对于周边的小生意非常熟悉。最大的Fish&Chips就是我工作的King Fish,原来是希腊人的生意,周5晚上特别忙,从3点开始到9点基本都是人来人往。比较有名的是两家韩国餐馆,靠近Princes Hwy的7&7老奶奶Kimchi和靠近Neerim Road的Kimchi, 其中7&7特别好吃,属于私房菜那种,一家韩国人自己经营,最爱吃的是他们的Fish egg 汤。另外有一家炒面日餐take away,老板特别抠门,经常不给薪水加班,不过炒面的味道还是不错的。街上还有一家华人杂货点,东西巨贵。发廊也不少,我们经常光顾的是靠近火车站和7&7的那家店,老板人很好(最后一次见他居然在Point Cook,他也跑到西区了)。Safeway在Koornang Road后面,还有几家水果蔬菜店,其中Safeway后面的华人店是我们每周都去的地方,不过说实话,东西并不新鲜,不过还是吸引了周围各区的人到此地购物。现在在Princes Hwy边上新开的购物中心,当时还是个家具城。在Princess Hwy边上当然还有著名的24小时台球城,很多学生都光顾那里。

这一年事情真是特别多,我们买了车,于是老婆成为了我的教练,每天晚上我们都在家附近练车,经常顺着Waverly Road一直开到Box Hill, 再返回,于是我在没有正规教练的情况下,3各月居然把驾照考到了,还是一次性Pass。学业也慢慢进入尾声,不知不觉由当初的讨厌,变成了留下来也不错的心情。于是万事开始为了PR做准备, 首先不得不把原来的一年课程改成两年课程,我们属于这个政策影响下的首批学生,很多同学因为这个政策回去了,从此远离了Melbourne。不过这并没有影响我的学习目标,我继续朝着每科H1的目标奋斗,这对我来说确是生活中最轻松的事情。其中最有成就感的事情是在最难的一门课程上拿到了最高分,而且帮助70%左右的中国学生顺利完成了他们的项目,避免了大面积fail的情况。没想到这个事件成为墨大ICT的一件历史事件,我也是在后来的工作中从后几界的学生中听说的,我居然被他们说成了成天在图书馆学习的ICT牛人,其实我基本上连墨大的图书馆都没有进过,而是成天在钻研鱼署。。。

在Carnegie的生活充满着变化,后半年我终于离开了热爱的鱼署店,跑到Victoria Garden的Sushi Sushi当起来手卷师傅,当然又是好朋友兼同学L介绍的,他从墨大毕业一年后,终于开始不搞IT,而专心研究Sushi,并成功的在3年内建立起了5个寿司生意,自己也跑去当中介卖楼了,可能不少city附近的TX,你们的楼就是他卖给你的。同时我跟我后来的老板做了一个项目,没想到因为这个项目,我和他最终合作了4年多,在墨大计算机软件工程系刮起了强劲的龙卷风,席卷了不少奖项。唯一可惜的是,我们在这里遇到了第一次入室偷盗,也是第一次见识了警察同志的不作为,除了查票他们什么都不会。2006年3月,毕业典礼前夕,我们终于离开了Malvern East这个Flat, 告别了做房客的日子,正式开始做房东,错了是二房东。。。

[ 本帖最后由 starchu 于 2010-9-14 14:37 编辑 ]

评论
狂喜,人生的又一次转变,老婆和我的PR批下来了。短短的一个月,前两天查移民局网站的时候状态还是缺材料,怎么今天就批了,接到中介的电话简直有点做梦的感觉,这一刻整个世界安静了,我也安静了,地狱到天堂的通道似乎打开了,Melbourne从此不再陌生,人生也不在迷茫,PR给我的真实感觉就是这样。时间定格在2006年5月,我们已经搬到Ormond小区,离火车站三个街区的一个三室公寓里面两个月了。

这两个月发生了三件大事,毕业了,工作了,移民了,这是来Melbourne以后度过的最梦幻般的两个月。当然也有小困难,比如和L一起跑道Brisbane去考IELTs, 费心的寻找房客等等。同样是这两个月,碰到了史上最佳房客:E,岳父岳母在的时候接待和拍板的,E成为了未来三年家里的大厨和大管家,帮我们打扫,收拾,无怨无晦,他82年,居然和我同日生日,简直是上天的安排。同时,老婆堂弟K两年后终于告别了Carlton,跑来跟我们一起住。在K的带领下,我和E都成为了Dota迷 (一款网络游戏),于是我们的客厅成为了我们的作战室,隔三差五我们就上网和别人互掐,霎时间,欢笑声,叫喊声,哀叹声四起,老婆很多时候都要进行有效的行政干预,才能制止我们过激的行为。缺乏有效娱乐的我们,简直就想吸毒一样的迷恋dota, 持续了将近8个月,直到K远走美国,才划上了句号。

在Ormond的一年间,值得回忆的事情太多了,第一件是我和老W时隔2年半重逢了,这是6月处的某天晚上,我们在China Town的北京烤鸭店三楼的卡拉OK不期而遇。他当时和一个瘦小年轻的女孩搀着一个醉酒的男孩和别人吵架,这个女孩是他老婆D,男孩是C (C是天津人,两年前网络最红的Melbourne大骗子,以短小精悍的身材骗财骗色)。老W绝对属于浪子回头,结婚了,找了稳定的工作,还开了个服装店,日子貌似红火,据他说,每天下班回家什么地方都不去,直接回家照顾老婆,难以想像的开始,更难以想像的是结尾。就在我们相遇后的一个月后,他和他老婆PR下来了,他不开心,相反很痛苦,然后已最快的速度逃走了,会北京去了。我无意中卷入了一场惊天感情诈骗,充当了男主角的安慰天使,当他失去所有所谓狐朋狗友之后,我和我老婆陪他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刻,我们成为他绝对相信的好朋友。他的所谓老婆和C暗地私通,利用他拿到PR后,要求离婚,并和C同居了,因为他老婆认为C有钱,当然是C的骗术,老W成了感情受害着,在他辜负了N个女人之后,终于被更厉害的女人玩了,这充分体现了江湖险恶,”出来混的总是要还的”。我们都以为,包括当事人,认为故事可以划上句号了,一年后我们发我们错了,故事还在继续,我们错误的估计了D, 一个比C更牛女骗子的能力。

第二件事情是我被救护车拖走了,原因是胸口痛,无法呼吸,半夜3点发作,在E的帮助下,被救护车直接抬到了急救室。这一拖产生了两个后果,一个是被救护车的费用吓到了,本来我可以自己去的,由于不知道medicare不包急救服务,结果花了天价买票;另一个是被告知我心脏隔膜上有个洞,需要治疗,还好这个受福利保护。于是我在还没有纳税的时候就好好享受了政府的免费医疗:补心。手术排在了一年后的2007年,终于体验到了排队手术的漫长。手术倒是很成功,补好了我的心脏,也算是一件幸运的事情,如果没有E, 没有那张天价车票,估计我到最后入土了也没明白原来是缺心眼缺死的(老婆如实说)。

第三件事情是终于准备考虑买房了,工作一年后的2007年中,我们开始了看房历程,当时房室刚刚经历了一轮高潮,不能在等了,再等就永远不要想了。于是我们走访了Melbourne的东,南,北,看了无数的区,不是价格太高,负担不起,就是小区感觉太差,总之各种因素其具,就是没有办法满意。当然西面是被最早排除的,因为无数谣言,和无数先入为主的观念。终于在我们迷茫,失落的时候,一个会计师挽救了我们濒临崩溃的心,成就了我们的大迁徙。。。

Ormond小区简介
Ormond和Carnegie相邻,Melbourne东南12Km, 乘坐火车Frankston线,大约20分钟,交通方便。除了交通以外,小区本身没有太多的特色,买菜可以去Carnegie, 也可以顺着North Road往东去Clayton。其商业中心在North Road,有麦当劳, KFC, Pizza店, Fish&Chips, 另外还有几个从来没有都没去过的未名餐馆。周边的小区比如Micinnon, Bentleigh都属于好校区。周边也有不少小公园,其中越过Koornang Road有一个很大的自行车跑道,和大片绿地,那是我们每晚都去锻炼的好去处。

[ 本帖最后由 starchu 于 2010-9-15 17:22 编辑 ]

评论
“Point Cook 你听过吗?” 我坐在会计师的办公室里正聊看房子的事情,他突然指着地图和我说,”就是这里”。我顺着他的手指在地图上看,这是位于Melbourne西南靠近海岸的一片土地。”这是一个新区,而且还满便宜的,可以考虑考虑,很多年轻白领都在那里买房子”, 他继续说。我仍然直视地图,心里直犯嘀咕,西面,好像不是很好吧,那么多的传言,高犯罪率,越南帮,毒贩子,黑人,工业污染,这些词汇就在我脑子里面晃悠。Melbourne西面一直是被大家诟病的区域,当时对于西面的了解只限于近城区的几个区, Footscray, Sunshine等等,每次提到这些区,这些词汇就会在脑子里面循环放映。不过Point Cook这个新发现似乎离这些还有点远,毕竟在靠海的地方,离市中心也不算远,20公里左右, 又是年轻人青睐的小区,肯定也还OK吧。于是,在听说Point Cook不到2小时后,我就开始在网上查找关于point cook的相关信息,并且在realestate查找那边房产。价格果然不贵,大多数的房子都在40万上下,也有不少30万左右的房子 (当时并不知道买地造房这档子事情),突然一个两层的房子出现在电脑屏幕上,32万的价格对我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马上联系LD,中介,确定晚上去看房。

我和老婆下班后驱车前往Point Cook, 经过Westgate, M1, Point Cook Road,不到25分钟就已经到达目的地了,比从city会Ormond还快了10分钟。由于是晚上,小区根本没看清楚,但是因为在其他地方看的破房子实在太多,新房对我们产生的冲击效果是难以想像的,于是在Point Cook的第一个晚上,第一个房子里面,我们做出了惊人的决定,买!。这就是我们第一次买房的经过,从认识小区到看看房到签合同不到一天,说心里话,连Point Cook长什么样子都没搞清楚。后来,我们还是有点小后悔,因为当时还有另外一个房子在离购物中心不到5分钟的小区里面,占地650,45SQ的大房子,也才40万,不过那时购物中心还只是地基级别,而且那个小区除了前面几栋房子,还是空地一片,后来知道那是一个叫innisfail小区的第一期演示房。

三个月后,我们从Ormond出发,正式踏入Point Cook, E还是和我们同住,这是他和我们在一起的最后一年,直到他回国结婚。2007年的PC,什么都不方便,只有一个老购物中心,新的购物中心工期一拖再拖,遥遥无期,同样被拖的还有一条上M1的公路,传说中的火车站更是完全不在PC里面,而且被更名为williams landing。餐馆更是没有,只有一家差到不能再差的华人餐馆。那时候有一条朋友寄养的哈四奇,我和E每天的任务就是带着狗链在PC各条街道上抓狗,它太能跑了。其实家的位置很好,走路10分钟就是老购物中心,家门口不到100米就是公共汽车站,附近还有PC最大的湿地,也有学校,幼儿园。不过再也没有了Springvale, Clayton, Carnegie的华人超市,也没有了Box Hill, Glen Waverly的各种华人餐馆,唯有Footscray成为了主要的采购,吃饭的地点。当时,我和老婆开车走过 Sneydes Rd, 道路南边是一片空旷的农场,路上树着两个巨大的牌子,一个写着Alamanda, 一个写着Featherbrook。”真是荒凉啊,老婆, 有没有内蒙古大草原的感觉。”, 没想到,两年以后我就生活在那片曾经的空旷农场中,仰望天空。。。

日子过得很快,一转眼又过了一年,这一年利息涨到了9%,每周末整个PC都陷入买房买房的疯狂中,很多朋友都从Melbourne的其他地方赶来和我们一样进行着大迁徙,由于房贷压力上涨,我做了两个决定,一是和老板谈工资,于是工资涨了40%, 二是准备卖房,因为觉得房子有点小。这两个决定导致了两个后果,(1) 我知道了原来可以买土地建新房,(2) 我们从有房一族又变成了租房一族。 我们又一次踏上了全新的旅程。。。

[ 本帖最后由 starchu 于 2010-9-17 18:16 编辑 ]

评论
卖掉了,中介的哥么高兴的打电话告诉我,要我马上去签合同。卖房速度之快完全出乎我的意料,这正处于GFC最激烈的时候,2009年初,大家还在担心房市是不是会崩溃。从买到卖前后不过一年半,并没有想着赚多少钱,买卖的目的完全是在于我迷上了自建房,在房子还没投入市场之前,我和老婆已经跑遍了Point Cook, Tarneit大大小小的Display Center,完全陷入观摩演示房的魔障中,难以自拔。事情的起因是F同学,她到Point Cook看房的时候我陪着去看了Burbank的演示房,被富丽堂皇的两层建筑还有绚丽夺目的花园给吸引了,从那以后,我知道原来房子也可以这么买,中间又听到各种关于建房如何好,如何便宜的传言,再看过那么多太漂亮的演示房之后,我们毅然决定了下一年度的三步基本方针:卖房,买地,建房。第一步的实现来得太快,太顺利,从开始到结束也就两个星期,好快。同样没想到的是,从我开始卖房开始,房市在政府的刺激下有开始了一轮狂奔,直到两年半后的今天还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我见证了它的开始,却希望它永远不要结束。

资金准备好了,第二步就是买地了。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它和建房密不可分,特别是买地的大小决定了建什么样的房,地的价格决定了建房的成本,地的位置决定了一些额外成本,比如臭名昭著的Simonds 25000事件和不可思议的Porter Davis事件(见偶的建房帖),当然还有土地的增值空间,一个最关键的因素。对建筑商和各种房型的熟悉,让我对选择土地起了决定因素,那就是化最少的钱建最合适的房子,14米的土地就是这种。 再说位置,Point Cook外加Williams landing, 当时总共有Alamanda, Featherbrook, Innisfail, Karinya, Esperance, Water Heaven, Wydnham Water和Williams Landing8个estate, 还有后来加入的saltwater coast。Alamanda和Featherbrook在那片荒无人烟的农场上,Water Heaven和Karinya在Point Cook最边上,靠近M1高速和火车线,Esperance没有很好的小区规划,属于小型estate, Wydnham Water和Williams landing都在外围,啥都没有。Innisfail不错,就是偏贵,当时和featherbrook同价。综合各种因素,最终我们选择了alamanda,虽然它有年费,但是价格在当时最便宜,比featherbrook便宜2万左右, 于是我们在某个星期六毅然买下了alamanda stage 10的一块土地,那天是土地发售日,我们怕买不到,7点到的land office, 加上我们家总共有三家这么早出现,另外一个在签合同之前走掉了,觉得贵,他现在肯定后悔死了。。。另外一个是私人builder, 出手拿了4块小地作开发,我们选了一块最中间的土地,476平米,当时清楚的记得,预期的settlement date是2009年10月,jol,那个sales,忽悠说他们从来就准时,后来才知道这是个天大的笑话。不过笑话归笑话,要是没有这个笑话和事实,我们的人生有将是另外一个景象。最开心的是,vendor决定抽奖,当天买地的除了builder外都可以参加,奖品是1500块的机票礼卷,老天爷对我们很好,那天除了早上的这三家,没有任何人买,于是我们自然成为唯一的候选人,奖品就这样送给了我们,它被我们快乐的用到了去新西兰的往返旅程上。

第二步也是无比的顺利,这时从刚刚4月份,又是一个没想到,第三步就更想不到了,前两步用了不到一个月,这第三步前后却持续了一年半。首先是simonds, 从开始和Jan老太太谈,再选色,到签合同,前后历经6个月,因为alamanda开发商该死的填土问题,导致25000多的天价site cost诞生,从而我和simonds的美好记忆在签合同的当天彻底破裂,当然那个傲慢的老头也是另外一个重要因素,于是alamanda的土地公帮助我第一次远离了建房的噩梦。当然,我们当时对建房路线还是坚定不移的执行着,porter davis成为了建房事件的第二个受害着,Andrew是个不错的人,帮助我们从simonds的site cost地狱中带到了porter davis天堂,因为他的报价是6000 fixed site code, 和25000差了太多,我们有开始了一个死循环,谈合同,选色,签合同,当然这次终于突破了签合同的关卡,最后合同和初期合同只差1000大洋,而且没有大的错误,但是由于porter davis的开工限制,我们将在1月开始建房,价格被冻结到明年3月,就这样双方在一片和谐中开始等待暴风雨的来临,合同签订时间在2009年10月,离土地settle不远了。。。

圣诞结束了,中国新年结束了,我们翘首期盼的土地仍然没有任何要ready的迹象,我基本上每周都会打电话询问,每次得到的答案都是next couple of weeks,就这样从09年10月到2010年3月底,经历了10多个couple以后,土地终于settle了,太好了。。。梦想开始的,当然也结束了。Porter Davis的工头们,为什么不是每个月开工呢? 包工头们又一次把我们的梦想击破了,由于工期的问题,Porter Davis告诉我7月才能开始,还要等3个月,而且要罚款,每个月1500,总共4500,不如抢好了。等7月开始,在等它6个月的建,就到2011了,差不多是第一步开始后的两年了,忒久了,我们的小宇宙终于爆发了。我决定卖掉它们,打给当时卖房的哥么,他告诉我,不如直接取消合同卖土地,那样快。在听取专业人士的建议后,我们毅然决定和porter davis分手了,电告admin, 取消合同,秋后算帐。。。紧接着就是卖地,哥么这次更快,2天就把土地按照最高价给卖了。回顾这一年半,point cook不知不觉的已经从一个新区变成了一个有相当规模的小区了,新的购物中心建成,各小区设施逐渐完善,医院,饭店,超市,运动场所,绿地,湿地,加上华人超市,和年轻华人的陆续涌入,俨然成为了年轻华人中的宠儿,网络上的讨论也是热闹非凡,凡是point cook的帖子,必然惹来各种评论,好的坏的,当然我也积极参与其中,毕竟这是我在melbourne生活最久的小区,也是最了解的小区,实在是太熟悉了,以至于网上卖房的广告,我一看就知道大概的位置和市场价格,比一些中介还要更加清楚。在这样的前提下,我暂时放弃了建房的计划,开始关注point cook的土地市场,关注潜在的投资机会成为了这一年来的主要生活。当然,point cook确实也没有让大多数选择它的年轻人失望,土地价格突破一轮又一轮的价位底线,最新的土地市场已经接近平均650 AUD/m2,很多原来的土地已经可以用来分割和做小型房产开发了,在两年之前,这是不可想象的。。。

[ 本帖最后由 starchu 于 2010-9-20 19:16 编辑 ]

评论
终于将这篇回忆完成了,它记录了我们在melbourne生活的6个春夏秋冬,也记录了我们在这个城市从青涩到成熟,从陌生到熟悉,从厌恶到喜爱的心路历程,虽然每个故事都是分散的记忆碎片,但是它们蕴含了我们对Melbourne,我们第二故乡的浓浓情意。就在上周六,小部分alamanda和featherbrook的华人业主们在alamanda公园里面见面寒暄了,整个过程是在非常欢快的气氛中进行的,当然还有大量的业主在网络上和我们相互交流,大家有信心将point cook建设成为一个和谐的社区,成为大家开心生活的家园。同时,我们又一次将开始了漫长曲折的建房之路,这次在featherbrook里面钉子户家帮边,我们已经基本谈好建筑商,希望这次能够打破这个建房死循环,为即将出世的女儿和一直支持我各种怪异决定的老婆带来一份迟到的礼物。

PS: 如果大家对我建房的故事感兴趣,尽情等待我未来帖:Star大战Clarendon。。。。。。

[ 本帖最后由 starchu 于 2010-9-20 17:38 编辑 ]

评论
板凳坑!!!

评论
墨尔本有这一篇就可以了

评论
一大堆坑。。。

评论
展望未来 2012

评论
支持~~~~

评论
没有真正的东区啊

评论


大体上是从东面到西面吧,将就将就。。。

评论
楼主几个区都是在东南面啊,改成东南面比较妥当

评论
2012回到原点

评论
顶上去。。。。。。。

评论
la shi ,,zhan wei zhong.

评论
好多坑啊

评论


评论
我的天,很久没看到这么多坑了。等着LZ的巨作。

评论


评论
Thanks for support, I promise to start writing from this weekend.

评论
lz如果象虎妞那样澳大利亚转一圈,那这个活动你一个人包圆了

评论
这坑。。一个接一个

评论
牛贴,没写就知道是牛贴!

评论
都打拼到Ormond了,
最终落到PC。

叹惜
澳洲中文论坛热点
悉尼部份城铁将封闭一年,华人区受影响!只能乘巴士(组图)
据《逐日电讯报》报导,从明年年中开始,因为从Bankstown和Sydenham的城铁将因Metro South West革新名目而
联邦政客们具有多少房产?
据本月早些时分报导,绿党副首领、参议员Mehreen Faruqi已获准在Port Macquarie联系其房产并建造三栋投资联

过户律师,悉尼,买房卖房合同,看合同,conveyancer,律师,房产过户

房产房屋

电路维修和灯泡更换报价?

澳大利亚家里客厅和走廊的灯都不亮。大概有17、18个灯泡,是老式的嵌入式射灯,2米高,4层,一层。换一个新灯泡也不管用,我们认为电路有问题。 找了电工,上门费200,换个灯泡人工费50, ...

房产房屋

关于砍伐树木的问题

澳大利亚我家后院有一棵10多米的树。我最近获得了砍伐树木的许可。我在网上找了一家砍树公司报了个价。当我认为价格合适时,我同意了这个价格。官方价格尚未发送。我问他有没有保险,他 ...

房产房屋

公寓公共空间调查

澳大利亚大家好,我是UTS的学生,正在做居民对高层公寓公共空间的需求和满意度的调查。如果有朋友住在4楼或以上的公寓,他们能占你10-15分钟吗?几分钟宝贵的时间做问卷。参与问卷的朋友 ...

房产房屋

请问房子下面的承重柱选砖还是钢?

澳大利亚如题,加的部分离地2米,现在纠结是用砖柱还是钢柱。请帮忙分析价格和质量。谢谢 评论 我在找结构工程师,我这里说的不算 评论 砖墩之间的最大距离不能超过3米,最小290x290mm一张 ...

房产房屋

小户型(共4套)卖5000万,什么情况

澳大利亚小户型(一共4户)5000万卖,怎么回事,挂卖家名卖了 http://www.domain.com.au/77-81-... nsw-2027-2018476036 评论 Harbour front , 超过1,000平方米的土地,12间卧室,12间浴室和8个停车位,可欣赏歌剧院 ...

房产房屋

新壁炉首次使用

澳大利亚为什么第一次使用新的木柴壁炉要先烧一小柴(量不要太多),然后打开炉门? 点评 大柴不容易一下子点燃,小柴堆起来,很容易从下面生火。开门吸更多氧气。 评论 另外,炉门不是 ...

房产房屋

如果您有定制的中国进口橱柜,请输入

澳大利亚看来市场很不一样。国内流行的奥地利爱格门板在澳洲好像没有。 定制过中国进口橱柜的朋友们,你们是怎么选择橱柜厂的,选择什么样的产品呢? 和中国本土的橱柜厂(也是从中国进 ...

房产房屋

请推荐直饮水机

澳大利亚类似于公司里的水龙头,同时出热水和出冷水。柜子里装了过滤器,不过是家用的。有靠谱的牌子吗?我懒得一直烧热水了。谢谢。 点评 Zip water 点评 Zip,部分型号还可以生产气泡水 ...

房产房屋

Owner builder 家长可以给孩子盖房子吗?

澳大利亚在VIC,女儿房子的父母可以是业主建造者吗?当然,所有权是我的女儿,还不到20岁,我不想自己动手。网上查不到,特地过来问一下,谢谢。 点评 owner builder,顾名思义,就是自己建 ...

房产房屋

HIA 装修合同

澳大利亚O.P. 我们正在审查建筑商提供给我们的 HIA 维多利亚式改建、增建和翻新合同草案,并在下周签署合同之前。 很多事情看起来很简单,但我想知道如果有人可以就以下事项和注意事项提供 ...

房产房屋

租约中断

澳大利亚O.P. 大家好, 由于不幸的情况,我不得不提前解除在 VIC 的租约,需要最少的通知。发出通知时,租约还剩大约 6 个月。 租房期间,我每周支付 500 美元。一旦收到租约中断通知,代理人 ...

房产房屋

现实的体积生成器价格?

澳大利亚O.P. 我听说很多建筑商的底价不包含很多东西,但在墨尔本,您可以实际以 30 平方米左右的 4 床位购买中低档建筑的价格是多少? 例如,Henley 在 2023 年的今天将许多产品的基本价格定在 ...

房产房屋

第 27 条没有给买家?

澳大利亚O.P. 我目前正在出售我的房子,并且已经无条件出售。我的产权转让人已向购买者产权转让人提供第 27 条。 但是,他们无视我的产权转让人的所有联系方式,而且我知道这些信息并未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