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陈年旧事系列22 -

在澳大利亚旅行风光




从1989年的秋天开始,我每隔一星期就要乘坐四个多钟头的长途汽车由格拉斯哥去利物浦看望我的老公。车忽走忽停,尤其在高速公路上,司机开车飞快,多数时候我总是翻肠倒胃,感觉不适。在车上没法读书、也不能同别人交谈,只能用我的“随身听”塞着耳朵、闭着眼睛、含几根榨菜,想法入睡。因此,我每次都要早些去车站排队,争取坐在前排。而下车到家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熬一碗姜汤安慰我那痉挛的胃。

又到了一个周末,那个星期五很忙,眼看该去车站了,导师还在啰里啰唆地讲个没完。等我急急忙忙赶到车站时,车上人已经很多了,坐前排是不可能了。我心中暗暗叫苦,心想今天可别真的吐出来。没想到,那天运气还好,遇到了个开车平稳的司机。司机开得没那么“疯”,我也没像往常那么凄惨。

车到中途的普莱斯顿要停一次,上了些新旅客。一个蓝眼睛的漂亮姑娘坐在了我旁边。我们互相打个招呼。我还听我的“随身听”,她也拿本书读了起来。车再次启动没多久,天色已黑。我发现“随身听”的磁带转起来慢条斯理的 —— 快没电了;蓝眼睛姑娘可能觉得车内灯光太暗,也把书收了起来。

在英国无论坐火车还是坐汽车,陌生人通常是很少聊天的。不像在中国,坐趟火车,周围的人聊得都跟老熟人似的。咱也入乡随俗,虽然常常坐汽车可从来不主动跟人聊天。这次怪了,这个蓝眼睛的姑娘主动跟我搭话。我们聊了一路,到下车时,仍谈兴未尽,像是许久没见面的熟人途中相遇。 下车后都互相留了地址、电话,说以后一定要联系。

这个姑娘就是爱丽莎,在法国工作。爱丽莎的父母在利物浦,她这次是回家乡利物浦探望父母的。爱丽莎的丈夫米歇尔是她在法国教英文时认识的法国人。爱丽莎与丈夫居住在法国巴黎南部郊外的一个美丽小镇。她喜欢法国的一切:法国阳光明媚的天气,法国悠久的历史 文化艺术,法国典雅美味的饮食,以及法国的浪漫情调,还有他深爱着的法国丈夫米歇尔。爱丽莎有几年都没回家看望父母了。那个圣诞节是她结婚后第一次回来。当时我们正在酝酿出游欧洲大陆的计划,法国当然是不能不去的了。爱丽莎知道后很高兴,说,你一定要来我家,一定要让我知道你来法国的时间和行程!

那个年代持中国护照办法国签证时非常困难。那年初春的时候,爱丽莎来信询问,“你们还打算来法国吗?”我们只好如实相告,我们正在申请办理法国签证,其中遇到些难处。爱丽莎又来信说,那好办,我给你们写封邀请信,这样可能会帮助你拿到签证。根据使馆的要求,爱丽莎还得在她居住的市政府盖章、出具居住证明。麻烦爱丽莎让我感觉很过意不去。当爱丽莎得知我们已顺利拿到法国签证时,高兴极了,说 她和密歇尔盼着与我们在法国相见。

1990年夏季我与爱丽莎在巴黎相见了。现在都还记得她见到我们时那个兴奋的样子。爱丽莎和密歇尔将我们接到他们在巴黎郊区的家中。她家的房子从外面看去像是用岩石碎片垒集而成,显自然而无娇作。屋内则温馨舒适。我们在她家住了三天。

爱丽莎夫妇对中国的风水很感兴趣,正好我老公闲时消遣也看过一些这类的书籍,略知一二,还让他们小夫妻佩服了一把。他们相信世界上有一些奇异的事情。比如,埃及的金字塔,甚至是金字塔的模型。密歇尔有一个他亲手制做的小型金字塔。他说他以前制过另外一个,但那个不十分友好,他把它扔掉了。这个新制做的就比较友好。他说金字塔的几何形状是具有能量的。 看我和老公不大相信,他就当晚给我们做实验,把一瓶矿泉水放在他的金字塔模型下面,说,明天早上你们喝这瓶矿泉水时会感觉它和平时的矿泉水不一样。他还强调,制做金字塔模型时比例一定要准确。 第二天一大早,米歇尔拿出几瓶矿泉水来,说其中的一瓶是经过金字塔处理过的,看我们能不能尝出是哪瓶,有什么不同。我与老公将每瓶矿泉水都尝了一口,感觉味道都是一样的,没什么不同。米歇尔又解释说,味道可能一样,但用金字塔盖过的那瓶,你会感觉非常powerful。我们又拿起用金字塔盖过的矿泉水,品尝了一口又一口,到头来也没感到什么能量。真是信则灵,不信大概就灵不起来。爱丽莎和密歇尔每天很早起床做得第一件事就是meditation,说对身体很有好处。还说人多一起做可以感觉到气场。我们不曾修炼,凡夫俗子而已。所以“气场”也感觉不到。尽管我们与他们对世界上的事情的看法会有些不同,但那几天我们相处十分愉快,每天都聊到很晚。

当爱丽莎得知我们到他家之前几乎看遍了巴黎所有的名胜,很觉遗憾。 她说那些地方都是我们准备带你们去游玩的。后来决定我们就在他家附近游玩。我们去爬了一座小山,后来又去了著名印象派画家莫奈(Claude Monet)的故居。许多画家都一生穷困潦倒,莫奈则不同,他一生很富有。他家的后花园漂亮极了,垂柳荷池,小桥流水,隐约有些东方风格的意味。那美景与他的一幅名作很是相像。想来这个后花园就是莫奈名画的诞生的地方。画家的很多幅画都是以它后花园为背景的,其中也包括他的《睡莲》系列。我们也有一张在他的后院照的莲花。

离开法国时,爱丽莎和密歇尔驾车将我们送到里昂车站,我们在里昂车站依依相别。我们离开后米歇尔又找到了一份新工作。他们来信说是我们给他们带去的好运。多么善良的爱丽莎和密歇尔。我们后来继续通信,过节时也打个电话送去问候。后来,爱丽莎有了两个女儿。当她再次回到利物浦时,我们已经离开了那里。到新加坡后最后收到她的信说他们要搬家,而我们在五、六年内也搬了三次家。搬来搬去就失去了联系,也不知他们现在生活得可好。

我们一生中会遇到许多人。许多人会与你擦肩而过,也有许多人会成为你的朋友,让你终生难忘。也许这就是缘分。那次格拉斯哥去利物浦的旅途,如果不是导师耽误时间,我就可能坐到车的前排座位;如果不是那天遇到了好司机,我就可能双目紧闭,不会跟人打交谈;如果不是我急着要赶车,我就会路过买好“随身听”的电池;如果……,我就不会遇到爱丽莎。想想我们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方都有朋友相遇,相识。有些我们依旧保持着联系,有些失掉了联系。无论怎样,每当想到他们,心里总是温暖的 —— 因为他们曾经给予你帮助,带给你欢乐。

评论
感觉JJ这篇的立意和那篇曾遇好心人是很接近的。讲的都是红尘中原本是陌生人的缘分,一个陌生人如何让你的生命的一小段发生变化,而随着时间的流淌,生命的前行,陌生人又还归陌生人的状态。

茫茫人海,我们注定只能并肩而行一小段路,就让我们珍惜这一段,因为,转身以后,或许要隔千年再相遇。

评论
随意姐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天下友

评论
有时闭目想想,这一生遇到的好人很多。上天真的对我不薄!
所以“让我们珍惜这一段”,也是我现在的座右铭之一。

评论
人和 人的相遇真是很偶然,很奇妙的,除了缘分,不知道还能用什么词来形容了。。BTW,Monet 的 water lily pond是偶最稀饭的了。。。

评论
真好,生活总是眷恋热爱她的人, LZ就是一个

评论
如果说“缘分天注定”,好像有些宿命论。可是当我经历更多时,就更相信。
如果说“要追求才可得到”,好像更积极一些。可是当你辛苦多时也没结果时,不如随缘吧。

希望不会有负面的影响。

评论
缘。。。。。。。

评论


就是命里无时莫强求的意思

评论


对对对,就是这句话!跟我外婆讲的一模一样。我这半天想不起来……

评论
suiyi jj,我非常喜欢这篇。 生命里遇到的那些无利害关系,但是给予你真诚对待的人,都是美好的回忆,让人感觉心头温暖,对这世界也多了一份喜爱和信心。

评论


文章写得很好
总结也很好!
相得益彰啊!8

评论


谢谢阿丝。
是啊,这份感悟常常伴随我。带着感激的心情,生活会更惬意。

评论
加点小分,略表敬意。。。

评论
好温馨的文章啊...SuYi JJ 可以开博了,搞个网络连载,人气绝对旺

评论

多谢各位加分、鼓励、回帖。

请问coolioo, 开什么"博"?

评论


就是BLOG

评论
还是谨慎些,看看国内的blog就知道啦,排名也是靠运作的,火药味巨浓的说

评论

啊,谢麦嘟并且交学费。我本应该知道的。

评论

是吗?排名靠前有什么好?难道与金钱和名声有关?

评论
因为国内的blog上大多是名人,明星,他们需要人气,需要大家脸熟,所以能使的招儿都使; 就是公关让blog网站经常推荐你经纪的明星的blog文章,也不知是不是本人写的,时不时的造点新闻,唉    还有就是吵声、骂声震天

说实话,偶不觉得澳洲的free生活熏陶出来的性格能受得了那种氛围,反正偶是受不了。 有时候看见一些实在愚昧的帖子,也上去开口大骂,^_^     偶是希望越来越远离那种环境以及它对偶的影响,很多时候,它影响偶正常去判断一些常识

[ 本帖最后由 widelink 于 2006-11-28 22:53 编辑 ]

评论
国内几大网站都有blog,  有好文章,难找;
有的文字可能也比较精致,但是要有JJ这种对生活的感悟的不多,大家不在同一个语境下说话

偶喜欢科学类,所以只看看 新语丝,有时候看看牛博网,凯迪的嘴仗

评论


呵呵,widelink,你就类似小孩点爆竹,又怕还要去点。你是又气,还要去看:)

评论
呵呵

评论


现在基本上都是扫扫新闻,然后再对照着国外的,看看哪条是真的

评论


good comments, hehe
澳洲中文论坛热点
新西兰总理:出世在新西兰的新纳粹Thomas Sewell是“挺蹩脚的人”,但那是澳洲的问题
新西兰总理拉克森称新纳粹Thomas Sewell是坏人,但是没对要求把他从澳大利亚遣返到诞生国去的呼吁置评。
撞穿学校栅栏害死十一岁男孩的司机不必坐牢
一位女司机撞穿学校栅栏、害死了11岁男孩,被罚2000元罚金、撤消驾照,不必坐牢。Jack Davey 的父母去了

旅行风光

旅行风光

巴淡岛

澳大利亚近访新加坡的后花园——巴淡岛,总结如下: 对于非印尼国民,去巴淡岛的最佳途径应该就是从新加坡乘轮渡,航程约1个小时。有两个轮渡港口,多家航运公司的不同船只在运营。比 ...

旅行风光

2025年初夏6月独旅

澳大利亚频繁去韩国出差的日子在6月份结束了。在过去的很多年里,韩国的同事长辈们对我关照有加,所以亲自前往,亲自告别是合乎礼的。那么,来都来了,离日本那么近,当然是要去日本的 ...

旅行风光

台湾游Tips

澳大利亚经常上问问题,最近去台湾一周,分享一些心得 1,台北住在中山站旁,吃饭购物太方便了,吃了两次鼎泰丰,一次神农生活,适合一人餐),周末有集市,买了很多小玩意,商店东西也 ...

旅行风光

新西兰皇后镇+雪山+Milford Sound一周游

澳大利亚评论 评论 第一张图真蓝 评论 queenstown 到 Milford sound, 乃至Te Anau这一路 如果开车飞跃迷雾 一定要小心 飞越迷雾,把生命看清楚,明明白白掌握你的路 评论 喜迎新游记 评论 评论 评论 ...

2025冬 新西兰南岛11日游
旅行风光

2025冬 新西兰南岛11日游

澳大利亚序 想去新西兰,完全是始于小队友对于雪的好奇。 能看雪的地方有很多。新西兰那孤静寂寥,山水相印的独特雪景,无疑是最先跳出的选项之一。对于全世界的大多数人来说,身处天 ...

旅行风光

My nutshell trip of Norway

澳大利亚先来张镇楼图。 很幸运碰上好天气。峡湾观景台照片美得像p出来的。 这次两天走了挪威缩影路线,跟大多数的路线相比稍稍有点改动。行程原因所以取方向Oslo--Bergen。 评论 花两天火车 ...

旅行风光

澳大利亚的都市钟楼

澳大利亚在数码时代开启之前,西方的一些建筑譬如政府的Town Hall、邮局、车站和街市等都会有一个明显的传统四面钟,后来这些时钟又广泛应用在球场、物业和纪念馆。 时钟的运转也从人工、 ...

旅行风光

再游东京(流水账)

澳大利亚去年11月份和好朋友来过一次,印象深刻。这次学校假期就带孩子来玩,依旧东京-京都-大阪这个路线。大宝在学校学习日文,也有兴趣来,附加可以锻炼一下日文。 除了要去这三个地 ...

旅行风光

五月日本关西自驾游后感以及经验分享

澳大利亚前言---- 筹备了半年的日本游终于游玩归来,因为拍照技术太烂,所以这个帖子应该是以文字为主。主要是趁着记忆新鲜,分享一下行程以及第一次自驾游的感受,另外总结一下这次旅 ...

旅行风光

新西兰皇后镇七日游一大量美图

澳大利亚刚从新西兰皇后镇回来,风景太美了。先上图,如果有人需要攻略和经验分享的话,我可以再补充。 评论 确实美不胜收 评论 新西兰确实美极了 评论 请问0413/0415那张照片是在去paradis ...

旅行风光

债多不压身,2025夏末新西兰南岛11日游

澳大利亚这次是两个中年人加两个老年人出行,事先在出行准备版问过(帖子在此),听从大家建议后确定了最经典(大路)的行程。因为是临时起意决定出行,住宿预订一晚搞定,基本上搜到 ...

旅行风光

台湾新加坡半月行感想

澳大利亚这篇文不是旅游攻略,只是一点感想。 先说新加坡,基本上全是人工建筑,从樟宜机场到金沙酒店,从公园到植物园,全是人工建筑,人工灯光,人工瀑布看出新加坡土豪的气魄。最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