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牛逼不是吹的,是天生的 (麦田)

在澳大利亚旅行风光




牛逼不是吹的,是天生的
作者(麦田)

就说有这么一个人吧。一出生就在富贵之家,怎么个富贵法呢,打个比喻,撂现在就是李嘉诚家生了个李泽钜。牛逼吧?

但人不稀罕这点富贵啊,照样该干嘛干嘛,喜欢搞点发明创造,22岁就获得了飞机发动机的一些专利——这些专利,有助于喷气飞机的发明。牛逼吧?

一战的时候他照样和普通子弟一样应征入伍,一边打仗,负伤;一边却写了本关于哲学的书。完书的时候,才29岁——虽然这书被后世誉为哲学界自柏拉图以来,最重要的一本专著。牛逼吧?

但人还是不稀罕,把自己身家财产都分了,哲学也不搞了,跑到小乡村当小学教师;当着当着小学教师,他一看不成啊,这帮孩子连个合用的字典都没有,得,我给他们编一本吧,于是又一个人编了一本类似我们国家《新华字典》那么有影响力的工具书。牛逼吧?

后来教师也当厌倦了,偶尔玩票搞搞建筑吧,嘿,一不留神又成为一个后现代建筑的主要设计师。牛逼吧?

二战的时候,又参军了——不过这次因为年岁太大,不能上前线,就在后方医院做点辅助工作吧。于是又开始研究伤兵护理工作,没几天就搞出一个新发明,能使医护人员通过病人的血压变化,检测出呼吸变化情况,大大提高了救治伤员的成功率。牛逼吧?

都不说这些大的了,甚至连这个家伙没事的时候,自己给自己设计的一块暖气片,都是艺术品。牛逼的吧?!

这个人太牛逼了,“天生”牛逼,而“后天”所从事的任何工作,都能做出卓越的创新——换句话说吧,就是他无论干什么,都是那个行业的顶尖高手;他在一 个行业做几年所能贡献的,比这些行业里绝大多数人做一辈子贡献的还多——虽然,这个人主要是作为哲学家而名垂千史。这个人就是奥地利人路德维希·约瑟夫· 约翰·维特根斯坦(1889-1951)。


在看完《维特根斯坦的拨火棍》以后,我只能说一个词:“牛逼”——这个人实在太天才了,已经不能用言语所能形容。当然,他的天才,除了我上面说的这些 噱头,其实更主要的还是体现在他不满30岁的时候就完成的专著《逻辑哲学论》。如上所述,这本论述被哲学界誉为柏拉图之后,真正划时代的专著。

但很显然,我这篇书评不是针对《逻辑哲学论》——因为那本书,除了开篇第一句话和最后一句话我能读懂之外,别的部分无异天书。我在这里想介绍的是《维 特根斯坦的拨火棍》,这本科普小书,以发生在维特根斯坦身上的一件戏剧性冲突为背景,对二十世纪以来的西方哲学思潮进行了一定的梳理,非常有趣。

这个故事是这样的:大约在1946年,在维特根斯坦主办的一个小型沙龙上,罗素带着另一个大哲学家卡尔·波普前来讨论。20世纪的三大哲学巨匠平生第 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在剑桥的一间标记为H3的房间里见面,与会的还有十几个哲学青年和教授。但在这次交流过程中,卡尔·波普和维特根斯坦却因为哲学见解而发 生10分钟的激烈争吵,吵得那么得厉害,甚至于维特根斯坦控制不住地拿起壁炉旁的拨火棍——幸好罗素跳了起来,大喊一声:

“要文斗,不要武斗!”

维特根斯坦才放下拨火棍,懊恼地离门而去。

这次事件,后来被哲学界思想界称为“拨火棍事件”,几十年来一直被世人所津津乐道——这十分钟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维特根斯坦会那么冲动?多年来, 这些事情象谜一样不断吸引着世人。同时,由于事件中别的在场者几十年来对事件的不断诠释,更使事件的真相已经无从谈起。而两位英国作者的这本《维特根斯坦 的拨火棍》,却类似侦探小说一样开始,抽丝剖茧,尽量去试图还原事实——更重要的是,在还原H3事件的同时,《维特根斯坦的拨火棍》对维特根斯坦、维也纳 学派、罗素、卡尔·波普等二十世纪哲学重要思潮都进行了深入的介绍和评析,使读者对此,能有一个总括性的了解,实在是一本有趣的哲学科普读物。


维特根斯坦的巨著《逻辑哲学论》开篇第一句话,“世界就是所发生的一切”。我以为这里有一种潜在的含义,即世界是可以被理解的;《逻辑哲学论》的最后 一句话:“在不可言说的地方,保持沉默”,我以为即可以理解的世界并不一定都可以用语言来解释——类似如,为什么维特根斯坦这么牛逼。

天生的呗。


《维特根斯坦的拨火棍》
作者:David Edmonds & John Eidinow
长春出版社
2003年6月第一版

评论
2004年读过麦田这篇帖子,就记住了要去看《维特根斯坦的拨火棍》这本书,至今未行动。结果今天又看见了这帖子。转过来羞自己一下。

评论
“这次事件,后来被哲学界思想界称为“拨火棍事件”,几十年来一直被世人所津津乐道——这十分钟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维特根斯坦会那么冲动?多年来, 这些事情象谜一样不断吸引着世人。”

我一定要想办法看看了,忒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 本帖最后由 叶多妈妈 于 2009-4-12 20:45 编辑 ]

评论


评论
来一段时间了,很少回帖,主要是不知道说什么。不过每次看到叶多妈妈说的话,就很愉快,心想这绝对不会是个无趣味的女子,而且这有趣味还透着些不可测,令人不禁要琢磨这女子表面的诙谐轻松后面是什么样的。

评论
根据LZ转贴类型推测 ---  可能是哲学样?

评论
LZ很牛逼阿

评论
长春出版社啊,就离俺家几分钟的路。

评论
“在不可言说的地方,保持沉默”

--------------------------------------

顿悟了,终于知道为啥有些人看俺的贴不回了。

评论
那你有这本书吗?

评论
虎妞你是吉林的?

你和塔塔是老乡啊.

评论
这人是很牛,一生里搞了俩哲学流派,也算后不见来者了。

评论
有点儿意思

评论

澳洲中文论坛热点
新西兰总理:出世在新西兰的新纳粹Thomas Sewell是“挺蹩脚的人”,但那是澳洲的问题
新西兰总理拉克森称新纳粹Thomas Sewell是坏人,但是没对要求把他从澳大利亚遣返到诞生国去的呼吁置评。
撞穿学校栅栏害死十一岁男孩的司机不必坐牢
一位女司机撞穿学校栅栏、害死了11岁男孩,被罚2000元罚金、撤消驾照,不必坐牢。Jack Davey 的父母去了

旅行风光

旅行风光

巴淡岛

澳大利亚近访新加坡的后花园——巴淡岛,总结如下: 对于非印尼国民,去巴淡岛的最佳途径应该就是从新加坡乘轮渡,航程约1个小时。有两个轮渡港口,多家航运公司的不同船只在运营。比 ...

旅行风光

2025年初夏6月独旅

澳大利亚频繁去韩国出差的日子在6月份结束了。在过去的很多年里,韩国的同事长辈们对我关照有加,所以亲自前往,亲自告别是合乎礼的。那么,来都来了,离日本那么近,当然是要去日本的 ...

旅行风光

台湾游Tips

澳大利亚经常上问问题,最近去台湾一周,分享一些心得 1,台北住在中山站旁,吃饭购物太方便了,吃了两次鼎泰丰,一次神农生活,适合一人餐),周末有集市,买了很多小玩意,商店东西也 ...

旅行风光

新西兰皇后镇+雪山+Milford Sound一周游

澳大利亚评论 评论 第一张图真蓝 评论 queenstown 到 Milford sound, 乃至Te Anau这一路 如果开车飞跃迷雾 一定要小心 飞越迷雾,把生命看清楚,明明白白掌握你的路 评论 喜迎新游记 评论 评论 评论 ...

2025冬 新西兰南岛11日游
旅行风光

2025冬 新西兰南岛11日游

澳大利亚序 想去新西兰,完全是始于小队友对于雪的好奇。 能看雪的地方有很多。新西兰那孤静寂寥,山水相印的独特雪景,无疑是最先跳出的选项之一。对于全世界的大多数人来说,身处天 ...

旅行风光

My nutshell trip of Norway

澳大利亚先来张镇楼图。 很幸运碰上好天气。峡湾观景台照片美得像p出来的。 这次两天走了挪威缩影路线,跟大多数的路线相比稍稍有点改动。行程原因所以取方向Oslo--Bergen。 评论 花两天火车 ...

旅行风光

澳大利亚的都市钟楼

澳大利亚在数码时代开启之前,西方的一些建筑譬如政府的Town Hall、邮局、车站和街市等都会有一个明显的传统四面钟,后来这些时钟又广泛应用在球场、物业和纪念馆。 时钟的运转也从人工、 ...

旅行风光

再游东京(流水账)

澳大利亚去年11月份和好朋友来过一次,印象深刻。这次学校假期就带孩子来玩,依旧东京-京都-大阪这个路线。大宝在学校学习日文,也有兴趣来,附加可以锻炼一下日文。 除了要去这三个地 ...

旅行风光

五月日本关西自驾游后感以及经验分享

澳大利亚前言---- 筹备了半年的日本游终于游玩归来,因为拍照技术太烂,所以这个帖子应该是以文字为主。主要是趁着记忆新鲜,分享一下行程以及第一次自驾游的感受,另外总结一下这次旅 ...

旅行风光

新西兰皇后镇七日游一大量美图

澳大利亚刚从新西兰皇后镇回来,风景太美了。先上图,如果有人需要攻略和经验分享的话,我可以再补充。 评论 确实美不胜收 评论 新西兰确实美极了 评论 请问0413/0415那张照片是在去paradis ...

旅行风光

债多不压身,2025夏末新西兰南岛11日游

澳大利亚这次是两个中年人加两个老年人出行,事先在出行准备版问过(帖子在此),听从大家建议后确定了最经典(大路)的行程。因为是临时起意决定出行,住宿预订一晚搞定,基本上搜到 ...

旅行风光

台湾新加坡半月行感想

澳大利亚这篇文不是旅游攻略,只是一点感想。 先说新加坡,基本上全是人工建筑,从樟宜机场到金沙酒店,从公园到植物园,全是人工建筑,人工灯光,人工瀑布看出新加坡土豪的气魄。最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