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因缘和合 – 2023年2月的日本

在澳大利亚旅行风光




这次日本之行,源有两起,一是19年在马蜂窝上拜读了“禅房花木,催檐泻竹,两年6访京都“的美文,便也萌生了访古寺,采唐宋古风的念头。二是22年雪季的尾巴滑了两次雪,意犹未尽,心心念念,想尽快再上雪道精进一番。于是决定22/23冬季去日本,滑雪,京都,如果可以,再去高野山和熊野古道。

接下来兴奋的开始了调研准备工作,机票,住宿,行程,雪场的选择,等等等等。方案是定了又推翻,再定,再改,反反复复的,主要还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最后定稿是2月11号文莱皇家航空飞东京,12号到长野转志贺高原雪场,13号至16号在雪场呆上四天,16号夜间乘坐巴士从长野到京都,17号至22号在京都6天,23号早去高野山,宿坊一夜后,24号去纪伊胜浦,那智山,熊野古道,25号夜间巴士从新宫返回东京,26号东京一日游,27号上午飞机回程墨尔本。

计划定的是雄心勃勃,实践起来是力不从心,只有一舍再舍,断舍离后,安慰自己说以后再来,以后再来。也明白了为什么大多数人口中的日本是一定会一去再去的。回来以后,自己也期许着回访的机会了。

写游记之前,琢磨着该怎么写,什么样的风格,什么样的口吻,什么样的落脚点,思来想去,落不了笔。还是顺其自然吧,怎么舒服就怎么写,最真实的所感,最流畅的表达应该是会弥补文采的不足,胜过辞藻的堆砌吧。

在准备过程中,可以说是拜读了坛里所有关于日本旅游的文章,真的是受益匪浅,各位版主倾囊相授,信息之精,之广,之细,让人动容。所以这里也抱有回馈之心,绵薄之力为论坛再添块转,加个瓦吧。


评论
引子 - 零星记忆片段的剪影

志贺高原的冷。面罩被呼出的气打湿,然后发现结成了冰。在贩卖机的小亭子里喝了一瓶补充水分的饮料,冻的全身发抖,连忙又买了一瓶热咖啡,人才不哆嗦了。水加咖啡,成了我接下来每天午饭前补充体力的程序。

续命的的绿茶。滑雪的第二天,大风,大雪,极寒。我知道我要病了,头隐隐作痛,不住的打喷嚏,大风刮起雪雾,能见度变的很差。本来打算扛着雪板回酒店去,走两步发现临近的酒店有午餐提供,好多人都停下来,我也就跟着进去了。小哥把菜单从前到后,从后到前的看了两遍,没有肉,没有鱼,那我们就只有玛格丽特披萨和薯条了。我大老远的来到日本吃玛格丽特披萨,可又有什么办法呢。等披萨的时候,免费提供的绿茶我至少喝了10杯,这可真是续命的绿茶,胃暖和了,再吃了披萨,人慢慢的缓过来了。点餐的时候我问小哥这里有卖药的吗,我可能感冒了,头疼,他听懂了,说要去楼上的接待处问问,我没去,不想动了,取餐的时候他问我去了吗,我说没有,他竟然帮我去问了,然后回来告诉我,他们这没有,但附件有一间旅店有,还在手机地图上给我看在哪儿,我知道我是不会去的,但还是连忙的谢谢他。

志贺高原的粉雪。连续下了两天雪后,今天又是大雪。教练ALBERT带我去了一之濑DIAMOND,我们去的早,那里人也少,没有压过的粉雪堆的高高的,厚厚的,看上去憨厚可爱,其实一不小心,就会跌入它的陷阱。粉雪对于入门级的朋友不是那么友好的,至少我是这么认为,ALBERT说滑粉雪更需要速度,技术上的瑕疵在粉雪上不那么容易蒙混过关,更容易摔到,当然因为粉雪又轻又软的,不怎么疼,可弄不好你的雪板就埋到雪里了,得像探索地雷式的,东戳戳,西戳戳,方能找到,或者你一个深深的屁蹲把自己埋进去了,费老劲才站的起来。所以以后不要盲目的迷信粉雪。

计算器的偏爱。日本收银非常偏爱用计算器,按按计算器,给你看看金额,你在小盘子里放上现金或者银行卡,他们拿过去,再把找钱或卡放在小盘子里还给你,不知道这是不是新冠时发明的新程序。

热情的卖票大姐。长野巴士站准备出发的巴士不到一之濑,如果要直达的,还要等好长时间,卖票的大姐建议说我们可以先到志贺高原总站,再换乘,在那等3分钟就有一辆巴士,但是要钱,如果等5分钟,就是不要钱的雪场的通行车,幸好我这个中国人在那,很快听懂了她的意思,和小伙伴们传达了她的方案,大家都同意了。她连忙收钱,卖票,用的还是那种长尺,比着撕下那种小长方形的纸票,让我想起了小时候武汉过早的那种早餐票,我们表示各自付钱,她想了想,说,ONE, ONE, ONE,我说对对对,一个个的付,这种类似的沟通在整个旅途种多次遇到,为整个旅程增加了许多趣味。她又把我们带到司机那,交代说我们这几个是要换乘的,要他关照一下。我们到达志贺高原站后,司机把我们招呼在一起,加上几个欧洲的游客,上了一辆单独的巴士,我们就奔赴各自的酒店所在地了。

同情。在新宫的巴士站附件寻寻觅觅一个吃晚饭的地方,连去了几个地方,但都客满了,我一般就用手比比两个人,他们就开始点头哈腰的说一大长串,我明白就是不能接待的意思了,我就什么都不说了,也不知道怎么说,就也回着鞠躬,转身出门,和一个坐着的中年大叔眼神交汇,他看懂了我眼里的失望,我也看懂了他眼里的同情。

纪州梅酒。去纪伊胜浦的路上,我就看到了大片大片种的梅树(其实也就是密集,日本和“大“这个形容词好像没有什么缘分),我就猜想当地肯定出产梅子酒。在胜浦的一个小酒庄里,我看上了“纪州产梅子酒“,但它有三种口味,老板比划加英语说一个是原味的,一个加了什么水果,一个又加了个什么东西,我实在拿不定主意,就想问他,你推荐个给我喝的,给女孩喝的,指指我,又做了个喝的手势,他笑起来了,然后去拿酒和小纸杯,原来他理解成了我要尝尝,我也就顺水推舟的答应了,当然我也说只要一点点,试完后,原味的最好喝,我就买了两瓶,总是认为在当地淘到的土特产是最好的。

笔直走。东京车站问路,小妹妹说了一番,我硬是没听懂,小伙伴说笔直走,straight, 我听的是STRAIGHT-TOU,还在纳闷这是个什么,顿时对小伙伴佩服的五体投地。诸如此类的还有右边,我听到的是WHITE, 可人家的意思是RIGHT。

京都的精致,讲究和传统。在巴士,火车上,没有看见翘二郎腿的。很少看见穿牛仔裤的,羽绒服的,都是礼帽,大衣,围巾,手套,毛衫,裙子,靴子,挎着小包,或再加个小布袋子,路上最垮的,一看就知道是国外的游客,特别是欧美的(泛指,包括大洋洲的)。口罩都是别致的,罩面是个颜色,耳绳又是一个颜色,我连忙到药店买了卖的最好的两款,行头一时是换不了的,至少口罩可以跟上潮流。漂亮女孩满街都是,妹子都长芊芊弱弱的,白白净净的,眼妆画的特别突出,特别抓人眼球。男生也都是干干净净的,我觉得怎么日本人都这么好看呢,自己在澳洲呆久了,土的不行不行的。可是出了京都后发现,原来不是每个地方,每个日本人都那样的。我看到是最精致的代表,所以被唬的那么的自行惭愧。

日本的马桶。说出来不怕笑话,我还没坐过那种智能马桶,下飞机后,从东京机场出发的火车上,第一次去了趟卫生间,回了后止不住和小伙伴说,马桶是热的,坐上去可舒服了。大冷天的,又是奔波在外,没有预期的,屁屁和热热的马桶垫那么一相逢,心里极大的满足感啊。后来发现公共厕所里都是这样的智能马桶,最高级的是还会自己开盖的,我真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啊。

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去岚山的JR上,我没有在岚山站下车,而是继续坐了两站,为了再搭乘观光小火车返回岚山,穿越峡谷,欣赏两岸的景色。根据之前的功课,下了火车后,只有六分钟的转乘时间,我一鼓作气,沿着指示牌向小火车的站台跑去,幸好平时的锻炼,没有拖后腿,今天京都大雪,放眼望去,白茫茫的大地真干净,我就那么一个人的跑着跑着,说不上来的兴奋,到了车站,一个人也没有,告示牌说冬季12月到3月停运,哎,我失望的嘲笑了自己一番。

丐帮打狗棒。大门坂巴士站,我们下了车,准备走一段熊野古道,去看熊野大社,青渡寺,三重塔,那智瀑布。我忽然发现一个好东西。路边有个装着竹竿的容器,写着,WALKING STICK, 哈哈,正合我意。我随手拿了一根,碧绿碧绿的,本姑娘也使上了“打狗棒”了。爬山的时候,吟起了苏东坡的“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绝词


评论
消灭0恢复 楼主特地去参观了岚山小火车停运告示牌,好特别啊

评论
太好了,像是鸿篇巨著的样子


这个是一向如此的,并非疫情发明,我很喜欢这点,觉得很文明



评论

太喜欢楼主的文笔了

有点三毛的感觉

评论
到底是年轻人,行程安排得这么紧凑。话说后来没感冒吧?出门最怕生病。

评论
我上个月也去志贺高原滑了几天雪,各方面完胜凸凹的雪场

评论

日本真是让人上瘾,心心念念想着再去,但最大的障碍就是日语,无法交流实在是有点痛苦。


评论


嗯是的,基本要經過六個段階
1 看不懂 聽不懂 講不來
2 看得懂 聽不懂 講不來
3 看得懂 聽得懂 講不來
4 看得懂 聽得懂 講得來
5 在4的基礎上能和日本人暢通交流(僅限口語) 讀的懂空氣 分辨得出建前和本音並能使用
6 在5的基礎上會根據不同場合正確使用敬語
每經過一個段階你都會發現一個完全不同的日本。一般旅遊到4階就夠了。


澳洲中文论坛热点
除了电视啥都没有!澳与世断绝小镇收费电视办事遭终结,居民埋怨无事可做(图)
在市议会抉择再也不提供收费的电视转播办事后,昆州一个本就偏僻的小镇将更为与世断绝。据Yahoo网站报导
澳洲通胀飙升,一杯啤酒或售$十二!啤酒最廉价地域是…(图)
澳洲旧事团体1月28日报导称,因为通胀回升,啤酒价钱预计在六个月内第二次下跌,致使schooner大小(425毫升

旅行风光

旅行风光

因缘和合 – 2023年2月的日本

澳大利亚这次日本之行,源有两起,一是19年在马蜂窝上拜读了“禅房花木,催檐泻竹,两年6访京都“的美文,便也萌生了访古寺,采唐宋古风的念头。二是22年雪季的尾巴滑了两次雪,意犹未尽 ...

旅行风光

住在古城京都

澳大利亚行程安排到京都,有个年轻人临时决定逃课加入我们。那么就要迅速修改计划,住宿加一个人,一般酒店就要另外加一个房间,何况时间临近,选择也不多了。年轻人建议体验京都的老 ...

旅行风光

行在日本

澳大利亚坛子里已经有很多日本游记了。 我也学到了不少。 这里写写最近日本游的关于行的说明反馈大家。 各位如有问题我也尽量回答 公共交通: 日本的公共交通很方便, 特别是在大城市里 ...

旅行风光

Happy Holliday

澳大利亚几年以前发表在另一个平台,再一次分享,希望大家能enjoy 每一个假期 真的很美 人们对婚姻生活都有一种错觉,从婚礼上我们就可以看出来。婚礼现场往往布置得如同仙境,折射出对婚 ...

旅行风光

第一次坐飞机--

澳大利亚在人生成长的旅途中,大家肯定会有许许多多刻骨铭心的第一次,先说说我这次旅行的几个第一次: 第一次坐飞机 第一次自己去旅行 第一次目击劫机空难的残骸 第一次和10个陌生人挤 ...

旅行风光

半老头老太之土以約

澳大利亚三年疫情,使得众半老头老太的兴趣爱好广泛,银行家除了潜水外又划起了船桨泛起了舟;美食家除了爱上去越南吃鸡外又爬起了山;我也每周三次在Bobbin Head路上骑上个20公里。 我因 ...

日本の人
旅行风光

日本の人

澳大利亚旅行的意义是什么? 有的人在意的是衣食住行网红打卡,这也是行路版的主流。有的人追求的是诗和远方,是风土人情的体验,我很欣慰行路版还有@士多可 这样的楼主,带给我们一些 ...

雪国 ゆきぐに
旅行风光

雪国 ゆきぐに

澳大利亚我吧,不是没见过雪,只是来北海道之前没有见过这么白的雪。。。 加一张照片镇楼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旅行,是去远方。 鸣谢:旅行策划人 函馆港口,寂静 ...

旅行风光

Yackandandah 流水账

澳大利亚有段时间追Packed to the Rafters, 讲述的是一家悉尼人的爱恨纠葛. 其中有一集爷爷劝失意的孙子去旅游, “nothing is better than a road trip”, 然后就来了一段澳洲版报地名。他推荐的第一个地方 ...

旅行风光

求日本行解惑

澳大利亚过几天准备带孩子去日本转转,距上次去有些遥远,求教。平时不喜欢做功略,但实在言语不同(就会八嘎雅鹿和咪西咪西好像不管用 ) 1,需要准备多少现金呢,视频里总说日本收现 ...

旅行风光

我的台湾徒步

澳大利亚台湾徒步 19/1墨尔本机场(一) 我们这一代人曾对台湾都有一种神秘感,因为小时候天天听到的就是要解放台湾之类的话。七十年代中期,中学毕业,去了农场,白天干活,晚上收工回 ...

西澳行之
旅行风光

西澳行之

澳大利亚这次SchoolHoliday 终于去了趟想去了很久的西澳。 西澳虽然是澳洲的一部分, 但相对来说位置比较尴尬, 离悉尼5个多小时的飞机, 在加上机票也不便宜, 想想这样都可以出国玩一趟了 ...

旅行风光

Milford Track和Routeburn Track

澳大利亚圣诞新年期间终于去走了Milford Track和Routeburn Track。我此前没有去过新西兰,这次徒步前后也没有多呆,回来后还是不敢说自己去过新西兰。 参加的是40-50人的大团。该公司在这两条线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