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印度经济形势“一片大好”,就要赶超中国了?莫迪现在高兴还太早

在澳大利亚澳洲新闻




疫情加上俄乌战争对能源市场的拖累,今年全世界哪个国家都不太好过。一片萧条之中,印度经济却一枝独秀,甚至大有超越中国的势头。但我们要说的是,印度人现在就高兴,还有点太早。

虽然有些令人不可思议,但印度经济确实已经处于复苏当中。

根据印统计部门近期公布的修正数据,2020-21财年印度经济萎缩幅度为6.6%,刚刚过去的2021-22财年预计增长9.2%。虽然一正一负,两年合计仅增长2%,但复苏的趋势确实已经表现出来,并且绝对增幅高达15.8%,甚至比中国还要夸张。

受此鼓舞,就在4月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虽然将印度2022-2023财年的GDP增长预期下调,但也不过是从此前估算的9%下调至8.2%。与之相比,我国央行在2月份对我国今年的GDP增速预测也仅5.5%,难怪就连印度政府的官方推特号早已迫不及待的发文称:“印度将在2022年继续保持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经济体”。

那印度人到底是怎么做到这一切的?

其实只要简单注意下现今的世界格局,就不难发现,现在的印度确实处于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期:

在东亚和东南亚这个全球制造业核心区,疫情的负面影响依然巨大,在中国更是已经直接连累社会经济增长。而无论好坏,现在的印度确实已经实现“群体免疫”,疫情对印度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已经基本为零。

在欧洲这个西方世界的心脏地带,俄乌战争正打得如火如荼,德法等欧洲经济发动机更关心的是如何对付俄罗斯,压根没心思再管什么经济增长。而印度不仅置身事外,还利用印俄特殊?搞到不少廉价俄国能源,赚的盆满钵满。

在美国,一边是通货膨胀问题日益严重,一边是俄乌战争令能源价格高企,叫苦不迭的百姓又令政坛内斗更加激烈。而印度却在人民党的强力统治下让财政收入再创历史新高,内部团结完全可以形容为“风景这边独好”。

就在最近,印度财政部宣布,印度本财年贸易规模有望突破1.4万亿美元,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同时逆差可能控制在1000亿美元之内,贸易赤字则有望控制在3%以内。印度经济未来的发展,那不是一般的好,而是“一片大好”。

但,印度人真的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吗?印度经济在总体快速增长,这的确是不争的事实,但乐观的数据报表背后,却隐藏着一个危险的趋势。

我们注意到,与印度宏观经济增长趋势保持一致的,是印度大型企业的强劲复苏势头。在2019-20财年第四季度时,正值印度疫情最严重时刻,印度廉价劳动力大部分返回农村躲避疫情,相关上下游供应链也几乎中断,导致印度大型制造业企业当年的盈利状况大大恶化,净利润率跌至仅2%。

但现在,这些大型企业的净利润率已反弹至10%以上,印度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处于55以上的较高位置,甚至高于53.6的历史平均水平,这表明印度大型制造商对未来的前景非常乐观。

受此影响,印度银行业的财务状况也开始逐步转好,银行部门税后利润总和快速增加,已经从2020-21财年上半年的1470亿增至3110亿卢比,排名前十的大型银行股市值普遍增加两三倍。

然而与大型制造企业和金融资本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印度中小企业和普通民众生活的一片萧条。特别是餐饮、旅游、交通等接触密集型服务业,虽然已经有所恢复,但比起疫情前仍萎缩近10%,由此导致印度全国统计失业率仍高达7%。

根据印度政府提供的数据显示,与印度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严重背离,印度的工业产出指数复苏速度已经大大放缓。由于该指数代表受调查的大型工业企业的产出规模,其增长放缓就意味着大型企业生产的工业消费品需求下滑,导致市场不愿投资现有或新加产能。

也就是说,印度的内需其实依旧正在低位徘徊,甚至是小幅恶化。

一边是大企业和资本家欢天喜地,一边却是中小企业和老百姓愁云惨雾,在宏观经济指标一路飘红的大背景下,印度社会经济为何会呈现如此奇怪的相互背离趋势?

我们要说的是,这其实就是经济学中最典型的“K型复苏”现象。

简单来说,所谓“K型复苏”就是指在一场大型经济危机之后,科技型企业、大型企业和虚拟经济部门往往会迎来一场强劲的快速复苏,而非科技型企业和中小型社会企业却复苏缓慢,甚至出现继续下降的趋势。一个倾斜向上,一个倾斜向下,两条高度分化的曲线宛如一个“K”字母。

至于为何会出现这种复苏特征,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告诉我们,经济危机也是一种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经济危机发生后,资本雄厚、技术领先的企业受到的负面影响往往最小,足够的资源配置优势也足以令这些企业在危机之后最快开始复苏,占尽市场竞争优势,从企业兼并到设备更新乃至人才调配,这类企业反而可以将危机当做一次资本扩张、技术升级的机遇。

而那些资本弱小、技术落后、产品不符合市场需求的企业,则在危机中就会被淘汰。即使能坚持到危机结束这些元气大伤的中小型企业在危机后的市场资源重组竞争中同样也会继续处于不利位置,最终要么艰难求生,要么成为被大鱼吃掉的小鱼。

所以印度现在呈现出的宏观经济一片大好的势头,除了有利的外部因素,这种K型复苏才是真正的内因。也就是说,先前的疫情危机在印度市场中制造了一个巨大的真空,现在印度各大企业最先反应过来,在拼命抢占这些真空,印度经济的复苏本质上依旧是一种危机之后的补偿性增长,并且严重依赖外部需求和财政政策补贴。

只不过因为印度市场相比中国更加开放和资本化竞争更加激烈,才造成一种“活力异常”的光鲜表象。

所以那些担心印度经济是不是真的要彻底反超我们的朋友,其实大可放心,眼下西方国家正在退出宽松政策,疫情对东南亚国家社会经济的影响也基本减弱为零,印度财政投入的边际效益也在递减,印度人的这种“强劲增长”是注定走不远的。

当然咯,印度人也不至于就这么坐以待毙,相关政策调整已经于近期陆续出台,而其思路也是非常简单:

既然内需乏力,进出口也要失去国际竞争力,那政府加大基建投入不久完了?

根据最新消息显示,在新一财年预算中,印度中央政府赤字预期依旧将高达6.4%,资本项目相关开支将从上财年的约6万亿提升至7.5万亿卢比,这一数字已经接近8年前国大党卸任时的四倍,摆明了就是要以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来拉动经济增长。

是不是很有我国“基建狂魔”的味道了?

但,很不幸,印度显然不是中国,他们的财力根本不足以支撑如此激进的投资刺激政策。疫情爆发以来,印度经济对扩张性财政的依赖已经导致印度政府总负债比疫情前增加15%,令印度本就糟糕的财政债务问题雪上加霜。而我们更注意到,在这份新一财年财政规划中,为确保资本相关项目的投入达标,印度政府甚至不惜削减对福利补贴和就业项目的财政支持。

所以为了维持一堆漂亮的宏观经济数据,真的有必要进行这种近乎饮鸩止渴的财政计划么?

我们可以肯定,印度人迟早是要为自己的虚荣与狂妄付出代价的。


澳洲中文论坛热点
悉尼部份城铁将封闭一年,华人区受影响!只能乘巴士(组图)
据《逐日电讯报》报导,从明年年中开始,因为从Bankstown和Sydenham的城铁将因Metro South West革新名目而
联邦政客们具有多少房产?
据本月早些时分报导,绿党副首领、参议员Mehreen Faruqi已获准在Port Macquarie联系其房产并建造三栋投资联

中文新闻,澳洲经济,时事,华人论坛动态,悉尼本地消息,墨尔本,珀斯,布里斯班,澳洲新闻,澳大利亚华人网,澳洲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