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留学生吐槽澳洲就业经历!在国外跟当地人竞争不过,回国也融入不了...(图)

在澳大利亚澳洲新闻




近日,一位新加坡华人在TikTok上吐槽自己在澳洲找工作的经历。它一夜爆红,甚至登上了雅虎新闻。

她的一个抱怨是,很多公司只招澳洲本地学生,对国际学生的大门是关着的。

国际学生Jamie Wu在澳洲的吐槽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

澳大利亚国际学生理事会(CISA)主席Yeganeh Soltanpour也表示,吴在视频中透露的是真实的,而且是“一个非常澳大利亚的普遍现象”。工作场所和招聘机构内部存在很多偏见,并且对学生签证状态存在担忧。

“我听到的最常见的借口之一是,‘我们不想培训你只是为了让你离开’,或者‘毕业生的签证可能不会被批准。’”他们永远不会公开说,他们只雇用本地学生,因为他们不想遭到反对。”

因此,国际学生经常被迫进行无薪实习,以换取工作经验。

在笔者看来,找工作的问题只是表象,背后的身份才是核心。也就是说,留学生无论肤色、国籍,都是外国人。 “非我族,必有异心”是当地人的普遍心理,所以在找工作的时候,往往要让位给当地人。

但回国后,尤其是已经拿了外籍身份的留学生,在国内依然会被视为外人,甚至会被批评为“这种做法是两脚同船的投机行为”。

同时,在留学生的心目中,他们觉得自己在国外生活不属于异族,会产生“不属于我的地方”的感觉。

但回国后,我觉得自己的思想无法完全融入国内社会。我不知道在中国老板面前如何说话和做事,经常被禁止在社交媒体上发表意见。

我想,双语双文化,两面都吃得很好,但往往难以认同和被认同,有种猪八戒照镜子的感觉。

身份是每一个有意走国际教育路线的孩子都会面临的情况,那么今天我们就和家长聊一聊,如何帮助孩子找到一个被认可、认可的身份?

如何及早发现身份问题?

国际学校的选择暗示了答案

其实以上情况并不需要出国。在国际学校可以看到。中国国际学校不仅不同于公立学校,也不同于海外学校。

在公立学校眼里,国际学校就是外籍教师教授外国课程的外国学校。在国外大学眼里,他们觉得我们的国际学校是中国人办的学校,出来的学生有中国特色,跟国外高中毕业的学生不一样。这与留学生的尴尬处境如出一辙。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感知自己更想要哪种身份,更适合哪种身份呢?

以对待语文课的态度为例。一些国际学校很重视,觉得孩子走到哪里都要先学好自己的母语,学好自己的文化。但有些国际学校对中文课程不太重视,因为申请国外大学时,这门课程不是必修课。

所以选择什么样的国际学校来中国留学,其实是家长和孩子提前问自己的一个机会,了解自己的价值观倾向,了解自己对自己民族的认同程度。

此外,在国际学校,孩子与外教的相处方式,也能感受到他们是否认同另一种思维方式和文化观念。

有些孩子更倾向于向中文老师寻求帮助。当他们遇到不懂的问题和难题时,他们会找中文班主任、培训机构或中文导师来解决。这样的孩子往往喜欢出国,如果和中国人一起出去玩,在国外可能更难找到归属感。

有些孩子喜欢和外教交流,倾听他们生活的世界。�提前承认您的不适。

所以国际学校的尴尬处境恰好是中国孩子体验如何认同自己的一种方式。

不过,有一点很重要,需要提醒各位家长。许多孩子进入国际学校。在他们有了第二套文化观念之后,他们很可能会在两套文化中选择对自己有利的部分。组合。

例如,我告诉父母我是独立的,要求他们不要干涉我的隐私,但我想当然地向父母要钱(尤其是在我可以工作的年龄).

或者当孩子长大成人后,希望自己不要像外国人一样,被迫供养父母,更希望父母愿意帮他们买房,照顾他们孩子和其他中国父母一样。

所以对于父母来说,要让孩子明白,身份认同并不是两头占便宜,或者利用两边的优势来逃避本该属于自己的责任,而是通过看到多元文化和价值观。 ,了解自己的性格适合什么样的社会和生活,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减少以后独自一人在异国他乡时的迷茫感。

有身份可退可进?

留学生想转变观念

在国内国际学校和国外留学的过程升学过程中,在逐渐明确自己更适合哪种身份之后,一定要充分利用好这个身份。

充分利用这个身份是什么意思?例如,很多留学生选择在国外入籍后,会很自豪自己有投票权来决定谁当总统,但很少去想自己和自己的后代是否应该参与政治。国家的。当地人也可以成为主流。

苏纳克只是第二代印度移民,就已经成功竞选英国首相。

中国人往往选择在国外安静地工作和生活。对于一个强调为自己、为同类发声的国家来说,这是远远不够的。没有政治力量的保护,就很难保护华人的声音和权利。

也就是说,既然选择了在异国他乡入籍,就要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高手,要像当地人一样充分发挥自己的公民权利,而不是仅仅为大选的日子高兴。其他人只是投票。

否则,你们在移民国永远只是外国人、边缘人和追随者,你的公民权还是比其他本国人短了一点。

这种现象不仅体现在政治上,也体现在商业上。中国人学历高、能力强、吃苦耐劳,但外企的中国高管比例很低。

2020年有一篇论文《中国大陆人稀缺欧美大企业高管现象及原因分析》给出了详细的数据:

美国之路 美国指数30、纳斯达克100、财富200强的273家公司中,中国大陆血统核心高管0人,印度血统14人;大陆裔普通高管8人,印度裔75人。

75%的大陆美籍华人企业普通高管排名不在前(十名之后)。 88%中国大陆人仅限于中国区总裁和技术研发职位,68%印度人跻身美国公司高层(前十名),占据运营、法务、财务、人力资源等岗位、战略等高管职位。

170家英德法股指公司中,中国大陆核心高管0人,印度人5人;大陆普通高管5人,印度人22人。

英德法企80%的中国大陆高管仅限于中国区总裁,77%的印度人在英德法企普通高管中排名前(前十)德国和法国公司,在运营、营销、财务、人力资源、战略等方面担任高级管理职位。

文章归纳了美洲大陆人成绩不如印度人的原因:市场经济思维薄弱,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难以融入美国文化,大陆人的团队精神和合作精神弱于印度人。

也就是说,中国人虽然身在美国,但他们的很多思维习惯和处世之道,还是和中国人一样的。认同移民国家的价值观 就移民了。

换句话说,他们只是想移民到国内的物质生活环境,同时保留了中国很大一部分的精神思想,这注定他们很难移民。真正为国内主流所接受。

在国外,投给别人算不上高手,被别人投了才是真正的身份认同。

或许很多家长和孩子都觉得,在异国他乡当大师太难了。回国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不过,还是要认真研究中国和中国的历史,了解国内的风土人情。你一定不能既有国内的主流地位,又有国外的自由安逸。想要和想要的结果很可能就是一开始说的那种,双方都无法获得身份认同。


澳洲中文论坛热点
悉尼部份城铁将封闭一年,华人区受影响!只能乘巴士(组图)
据《逐日电讯报》报导,从明年年中开始,因为从Bankstown和Sydenham的城铁将因Metro South West革新名目而
联邦政客们具有多少房产?
据本月早些时分报导,绿党副首领、参议员Mehreen Faruqi已获准在Port Macquarie联系其房产并建造三栋投资联

中文新闻,澳洲经济,时事,华人论坛动态,悉尼本地消息,墨尔本,珀斯,布里斯班,澳洲新闻,澳大利亚华人网,澳洲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