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负扣税只有折旧是没有真亏损,其他都是真赔钱

在澳大利亚个人理财





没有人做生意是为了赔钱,也没有人投资是为了多赔点。如果可以,宁可多赚点。

负扣税里,只有折旧是没有真亏损,而其它的都是真赔钱。如果你想找赔钱的路子,那方法有很多,也可以负扣税。
不必大费周章,举债赔钱。

评论
能把钱从税里扣出来都是赚的

评论

那需要赔的更多,才能退回来更多。

评论
太正常了,不都是靠Capital Gain 赚钱的吗?

评论

capital gain,现在就别指望了,未来几年也没戏。
一年赔10w,退税回来补偿2万,实际上净亏损8万。
10年净赔80万,资本增值不知道有没有80万。
按照今年的年景,资本增值方面也是负数,-30万。

资本增值也得上税哦,但是capital loss 是不能抵扣工资税的。

评论
亏10万只退了2万,说明收入和税率都未能充分发挥负扣税的好处。另外10年净亏80万的投资项目的确差了点。

评论

怎么说?一年赔10万,至少退税45%啊,怎么可能只有20%? 但你的观点是对的,真正赚钱的是折扣退税,其他是真亏损。可以这样理解:

折扣退税,赚取的是金钱的时间价值(因为卖房子的时候要算回来)
其他费用扣税,等于税局按税率分担了你的损失

总而言之,以上这些都必须通过资产增值賺回来才划算。

评论

一年赔10万的人,也许是收入5万的小生意者。难道收入都达到28万,可以享受45%的全额退税?

评论

这个解释清晰明了了很多。

评论

每年负收入还不卖房,是喝西北风吗?

评论
你天天这里唱空也没意思,我想说每个人的买卖逻辑不一样,但只要买的是优质房产,长期持有个10年以上的是肯定能跑赢通胀的

评论


如果平时收入属于低税率范围,那就不应该考虑折扣率高的物业啊。谁会做跟投资回报率对着干的事情呢?另外年收入五万的人应该没办法借钱买个每年亏十万的投资房吧

评论
卖的时候还要吐出来的。。

评论
ato早把漏洞堵住了

评论
其实澳洲房市所谓的负扣税,真是很扯淡的套路,为了省1万税钱,得先亏出去至少3万,花大笔钱做首付,再背负一屁股债,就为了年年亏钱么?

评论

对,要买房的自然要买

评论

请教“折扣退税,赚取的是金钱的时间价值(因为卖房子的时候要算回来”
比如一套新公寓,每年折旧3万(假设啊,实际肯定是折旧逐年减少),卖房的时候怎么算回来?

学习一下,谢谢

评论
很多人觉得投资房就不应该正现金流,要负的不要不要的,才划算。我就不明白了,正现金流怎么就不香了呢?其实就算是正现金流,也是收益抵扣了所有费用以后产生的,如果一个投资能带来纯利润,不好吗?

评论

折旧的部分,当年递减了收入。
但是卖房的时候,抵减的这一部分,是要作为资本增值部分来上税的。
这部分税是要补回来的。只是税率低一点。

评论
有人投资房,最好每年负100万,负扣税嗷嗷高。
中介就在那儿,瞎忽悠。

评论
说的没错啊,是这个理呀。

只是账面的部分而已。

还有人s钱多的,要追求真赔钱的吗

评论

不是吧,谁不想要正现金流又资本增值好的优质物业

评论

哈哈哈 是啊

税务局只把loss,给你担三成四成

剩下的loss 还是自己掏。

评论

负扣税对于那些有很多资金,但是不想全放在的贷款上,想拿去投资其他行业的人来说还是很好用的。当然了如何房租就能够带来正现金流,估计也没人傻到故意少收房租造成负扣税吧

评论
没有人为了负扣税买房吧

评论

没明白你的意思。正负现金流跟资本是否能升值,是2件事情。资本升值当然好,但是有很多房,可以几年没怎么升值,但是出租的租金很好,带来的是正收益。很多偏远地区的房产就是这样的。

评论
有 大把

评论

我的意思就是投资不做选择题,要买就买租金高的大house, 正现金流和资产增值同时拥有,不过这种优质物业少,很多人只能取其一

评论
也就中介能脸不红心不跳的把付扣税说的很香很香的样子

评论
那按你说的交税不是赔钱?
一年赔10万不知道你怎么算的。

评论
税缴的越多,说明赚的越多。税退的越多,说明投入的成本越多。简单的道理,却有很多人聪明反被聪明误。还有人为了多退税,做假证明,冒着信用污点的风险,就为了退点税,真不理解。。。

评论
折旧最后卖房也得加回去的

只不过今天拿到手的一块钱和几十年后的一块钱是不一样的

评论


简单说,比如你持有物业期间总共有十万折旧费算进了每年退税里面,当你卖出这个物业的时候就要把十万剔除出来。比如买价30万,卖价90万,资产增部分是(90-30)=60万,然后从这个基础里把已经退过税的折扣剔除,就是(60+10)=70万作为资产增值部分纳入卖房当年所得收入纳税。

一眼看去,好像这每年折扣退税完全没有意义。但是,请注意时间的价值:假如这10万在你买入物业的前8年就拿去做税务扣税,而你持有30年后才决定卖掉。请想想:10万块钱在30年后是否跟第8年的时候一样?我说的是货币的购买力

评论


投资房要的就是负扣税,同时满足现金流是正的。随着时间推移折扣已经抵扣完,投资房变成真正现金正流(零负扣税),这时候增值如果已经达到翻倍,就不会纠结了。这是我买投资房的预设投资目标,达不到这个指标的不买。

评论
hmmm

评论


谢谢分享。

假设买了个旧house投资房,疫情期间没事做,自己做了些renovation,材料花费1万,人工价值1万,但是没INVOICE(自己干的嘛),然后请折旧评估师重新做了折旧报告,在做这就报告时,折旧师并不完全按照材料花费来评估的(会大于材料话费),那样每年折旧其实会因为装修而增加,年度报税肯定是退更多税了。

然后到了卖的时候,只考虑材料那1万是成本? 这样算来投资房自己干活省的钱就不多了

评论
如果负扣税这么糟糕,当年工党竞选时提出要废除时候,为啥被干下去

还好这次没提,不然一样的结果

评论

不清楚这种操作。我的理解,税法对装修项目如何扣税有非常严格的规定。很多你觉得可以扣税的项目未必可以扣税。要很小心规划才行。

评论
实话啊,最近我算来算去,发现利息等虽然扣税了,但是都是实打实的给出去了,退回来的只是一个百分比而已。最后算账,还是要以最终拿到的钱为准啊!

评论
折旧卖房的时候也得加回去

评论

哈哈,太多有年头的老House,需要要往里面贴钱。租金不高,维修不少,外加利息。算下来不贴钱才怪呢。

等到卖的时候政府还要收一大笔CGT。

投资得利,挣的钱多了,退休的时候无法享受政府的Pension.

忙活一辈子投资房总算还清了,一个周租金除去费用到手300-400块钱,和没有投资房,享受政府一周400-500元的生活一样,甚至还不如人家

评论
想要拿政府的Pension,手里不能有投资房

评论

靠pension 一点生活质量都不会有的

我觉得论坛大部分人 都拿不到pension,或者拿不了多少,收入和资产早就超了

评论

退休了就没有收入了。

投资房卖了除去贷款,各种税费。到手的钱不超过政府规定,还是可以领Pension的

评论

又不能全靠一个收入,被动收入如果不够的话 是挺悲催的


别的不说我刚看了一下 service au

夫妻俩pension 每两周 $1488.80

资产测试除去1套自住房
full pension >>> $419,000 >>> part pension >>> $915,500 >>> no pension

收入测试
full pension >>> 每两周 $336 (两人加起来) >>> 每多赚$1 pension 减少$0.5 直到 no pension


就是说 夫妻俩财产低于 $419,000 (包括super 哦) 并且家庭年收入低于$17,472 (每两周$336 × 26)才能拿 full pension


所以我一直觉得 pension 就是低保,拿了就别说什么生活质量了

评论
买房自然要买,但是澳洲投资房地产真的要再三考虑,有很多需要想的地方,建议多询问,多瞭解,在投资会比较好

评论


感谢分享。。

之前好像有人说过,在拿养老金之前进行财产转移

比如,建立一个trust ,把财产卖给Trust,还有给子女的

评论
手里有三百多万澳元现金,不知道该怎么投资。会计一直让我去贷款买房出租。

评论

也得比较一下风险与收获

因为投资还是可以产生收益的,各种骚操作下来,为了养老金,把财产转移了要么换成cash藏起来,我觉得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

而且你转移出去了,名义上可就不是你的了哦。


华人移民普遍文化水品较高,收入也不错,投资方式也多,一般也用不到去算计养老金

评论


夫妻俩pension 每两周 $1488.80


就是说 夫妻俩财产低于 $419,000 (包括super 哦) 并且家庭年收入低于$17,472 (每两周$336 × 26)才能拿 full pension 每两周 $1488.80,

17472 + 1488.8x26 = 56180 每年, 相当于每周1080刀,挺好,相当于一个年薪7万的工作。

如果每年 养老金的收益是5%,每年400000 x 5% = 20000 , 挺好。


评论

恩 如果要是一定要计算的清楚的话,没有这么简单
财产还包括你家里的家具,你的珠宝首饰,汽车,licence 等等所有 有价值的东西
super的deemed收入 也要算在收入里,这还是你不取出来的情况下
另外gift 出去的asset和income 还有低于市场价卖的,都会被ATO算会你的asset 和 income

总之呢 在合法的前提下,如果能尽可能完美的 拿full pension 花费的精力,足够得到更多的收入了

你的例子里太“完美”了:老两口 自住房 家徒四壁 年收入正好$17,472,super 40万,精打细算,保持正好的full pension
倒不如这样:老两口 自住房,有房车,有游艇,投资房+投资等年收入 5万  super 年收入5万
每年开开房车旅游,开开游艇钓鱼,不要去想pension,岂不是更好,对应现在动则几百万的房价,我觉得不算离谱。

退休之后 基本上只有两种情况 经济条件越来越好 或者越来越差

评论

5万的投资回报,如果想用房产的租金来算,现在估值要150-200万的房价,如果是从2008年买的,最少用80-100万贷款来买,每年还5万本金,也要15-20年还清。如果还要还自住房贷款,没有20-30年很难还清。 人的工资是可以算出来的,具体就不算了。

评论

这个不需要计算啊,其实我的意思是 华人这么努力,多奋斗一下,根本不需要考虑pension

5万的投资回报,房租收入,基金,股票,生意分红都算啊

评论

" 随着时间推移折扣已经抵扣完,投资房变成真正现金正流(零负扣税),这时候增值如果已经达到翻倍,就不会纠结了。"

这是啥意思?部纠结?指的是是如果增值翻倍且折扣抵扣完,就可以卖房了吗??没懂,望解释。

评论
房子不要卖,需要用钱直接refinance,等花差不多,房价涨了,继续refinance。。。

有人说那迟早要还,等到你升天,把房子继承给娃,让他们按照市场价卖掉就行。。省了一大笔税

评论

好是好,要租金能覆盖利息和本金一起还的贷款, ,30%贷款可能可以。

评论

挑房这就看眼力了

Location location location

评论

只看悉尼house,一般只有2-3% 租金回报。5%很少, 7%回报肯定是在2008年买的

评论
以我个人不专业的理解

负扣税只有20%说明没有最大利益化,大部分人应该达到34.5% (32.5%+2% Medical Level)那一档负扣税。

另外所有capital gain或者loss都是按照交割的那一天算,没有实际交易,所有计算都是账面上的,跟买股票一个样。

最后最重要的,房产投资都是用了杠杆,按历史记录,长期回报算是稳定且风险较低。

投资方法各有所长,适合自己的就好
这可能是我个人观点:原价50万,现在市场价100万,以后可能更值钱。这情况下,即使卖的时候要把之前折旧扣税的十万加回去算资产增值税,我是不太介意的。即使房子多卖几万少卖几万,我也不在意。但有些人可能少一分钱都觉得很不开心,看个人风格吧

评论

覆盖了 基本就没有负扣税可以claim了

评论


最有营养的回复, 查了一下房子的价值按死的时候算, 孩子要卖增值税只用交父母死了之后的部分, 这一笔增值税省老了啊

评论

没办法,唤不醒沉睡的人。。无知最可怕

一堆人还说存银行。。虽然他们活在21世纪,但是脑子还停留在石器时代

评论
负扣稅主要是利好高收入族群

最理想的投資房當然還是可以positive cashflow + capital growth兩頭賺

但在市場上沒那麼多兩頭賺的選擇時 negative gearing會特別利好高收入族群 其原由主要在於房產持有一年後只有50%的capital gain需要納稅

對繳45%高稅率族群來說 每掏出$100養房 政府會幫出$45 實際花費只有$55

而要賺回這$55 房子價值只需要上漲$71就可以打平 且每$1資本增值只需要給政府$0.225而非$0.45

當然資本增值本身有風險 不是說每花$100養房 房子就保證至少增值$71 但大致而言 只要買的房產沒有過度炒作(比如某些樓花或是偏遠重劃區)或是劣質資產(比如說危樓、洪水區)然後租金合理 沒有長期空租 租客不刻意破壞房產,房產增值跑贏CPI往往就足以cover養房花費 以八年十年週期來看多數房產是可以跑贏CPI的

但是附扣稅又特別利好高收入族群

用同樣例子 對繳37%稅率的族群來說 花$100養房 政府只幫出$37 實際支出為$63

而要賺回這$63 房子價值就需要上漲$78甚至$82才能打平 主要因為稅率37%的族群往往在賣房的財年因為capital gain而需要繳交45%的稅率

這就導致比如說兩間一樣的公寓 一樣的買入價 一樣的養房花費 對高收入族群來說就比較合算 脫手的門檻也比較低

评论

请问这个资产增值的计算,计算50%的captial gain的优惠是在,加回折旧的值之前还是之后?比如是60万*0.5+10万还是(60万+10万)*0.5?

评论


评论

加回去之后

评论

房子可以留给子女

评论

房子留给子女又是个大题目了。

什么时候留给子女,死后留给子女,如果死后留给子女,按照现代人的寿命,80-90岁入土,子女也60-70岁了。房产就是锦上添花的事情。

退休前转给子女。60岁的时候转,子女30-35岁之间。投资房转给子女,你就没有被动收入了。退休后的20-30年靠什么生活啊?又回到了老话题,靠拿政府pension生活还是有被动收入生活的问题。

如果决定退休靠被动收入生活,房产就不能转给子女了

评论
lz的意思是委婉的表达
现在还买房投资的都是sb
这操作都是几年前玩剩下的了
澳洲中文论坛热点
悉尼部份城铁将封闭一年,华人区受影响!只能乘巴士(组图)
据《逐日电讯报》报导,从明年年中开始,因为从Bankstown和Sydenham的城铁将因Metro South West革新名目而
联邦政客们具有多少房产?
据本月早些时分报导,绿党副首领、参议员Mehreen Faruqi已获准在Port Macquarie联系其房产并建造三栋投资联

个人理财

个人理财

helpless super

澳大利亚澳洲养老金管理就是一坨屎,我用的是号称全澳最好TOP2的,已登录进去告诉你FTD收益永远是10%以上,其实点进去一看都是胡扯,仔细看看1M, 3M基本都是1%左右,up to update的收益也不对, ...

个人理财

养老金里的保险

澳大利亚想请教一下 养老金里的死亡保险,重疾保险值得买吗? 不懂这有什么用,平时的工作也不是危险工作,如果是工作时间外出了意外,也能保吗? 谢谢 评论 同问 评论 不值 评论 工种会 ...

个人理财

请问,往Ubank转钱

澳大利亚转入银行显示的是 cuscal operations No3,不是Ubank。 评论 钱是可以正常到帐的。 评论 我ubank用了整整一年 挺好的都没碰上大家遇到的那些账号变化问题 评论 对,我也见过识别为Cuscal,可能 ...

个人理财

6月1号后,币安在澳洲就算是废了?

澳大利亚收到邮件,说6月1号之后币安在澳洲就不能再用澳元交易。 大佬请扫扫盲,我们小韭菜要在61之前清仓跑路吗? 评论 登录上去发现几年前买的币没了? 评论 不是不能交易 只是不能用 ...

个人理财

申请中国的信用卡

澳大利亚请问现在有哪些中国的信用卡还可以申请?而且不用本人当面激活的? 我本人在澳洲 谢谢啦 评论 除非你现在有某个银行的信用卡 再申请一个别的 第一次激活都是需要本人去柜台的 评 ...

个人理财

应该买UNIT 投资还是往养老金里加钱?

澳大利亚买投资房的话也只能买的起UNIT (悉尼)。 评论 养老金吧 评论 想办法买TOWNHOSE, 你如果有钱可以买UNIT,就可以想办法买HOUSE 评论 能买的起的HOUSE 都离市区很远,上班不方便。 评论 说到 ...

个人理财

真相了,谁在推高澳洲房价

澳大利亚最大买家是英国人,然后美国人,然后新加坡人, 然后中国大陆,然后西班牙,加拿大,香港,所以“大量香港人”依旧是个传说 中国买家更倾向于墨尔本 高净值潜在买家(3000万美刀 ...

个人理财

买出投资房时候的折旧问题

澳大利亚请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投资房卖了,以前Claim的depreciation, 是不是都要减掉, 还是只减去DIV 43 capital work, Div 40 plant equipment 不用减? 评论 只减去DIV 43 capital work 评论 请问卖公寓能减去deprec ...

个人理财

赠机场贵宾室的信用卡

澳大利亚出差比较多,想要一张附带机场贵宾室的信用卡,累计换积分多一点的年卡,年费稍稍高一点也没关系。有什么推荐,多谢! 评论 要看你去哪里,不是所有机场都有你的卡能进的贵宾室 ...

个人理财

Ubank升级新系统有奖励?

澳大利亚老Ubank账号终于轮到要upgrade到新Ubank了,用新app没多久,就有一笔进账三百多刀,注明是 Direct credit for **** opening transfer。 这是升级用户的奖励吗?之前看邮件没注意有这个,请问有没人 ...

个人理财

HSBC这样的烂银行真不知怎么混下去的

澳大利亚本来我都不稀得说,当时冲着它广告宣传2% rebate才办的它家卡,这个费劲啊,电话打了一天,不然就要预约去门店id identify,后来又弄这个网银,费死劲了 ,总算是办好 拿到卡后加入 ...

个人理财

NetBank Saver

澳大利亚Cba 的 NetBank Saver 每兩三個月就要重新申請才有bonus interest. 但每次申請就會多一個新account。 想請問是否操作有問題 或是有方法可以直接在將舊有saving account 利率更新的方法 先謝謝大家 ...

个人理财

Judo bank安全吗

澳大利亚看他大额利息比较高,想问一下,要是不行就去westpac了 评论 非常不安全,做的全是超超高风险业务,上上个财年还是亏损的。 银行业想要打破现有的格局,根本不可能。 评论 上个财 ...

个人理财

KFC都顶不住通胀,偷偷涨了8%!

澳大利亚可见其他生活必需品涨幅有多夸张 评论 KFC有的产品涨了15% 评论 mc也涨了。没有不涨的。 评论 不健康的食品不吃也就不吃了吧 评论 便宜 快 质量大差不差 两大两小去吃三碗面要50往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