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批判虎妈

在澳大利亚小学教育




送孩子去上国家象棋课上芭蕾舞课对其将来的成就影响大,还是孩子本身的遗传基因影响大?
这是一篇另类养育观的有趣文章,是一篇和虎妈对着干的文章,是部分西方学者的对虎妈的批判。
对亲子版里那些焦虑这焦虑那和坚信家长的养育观才是王道的人是一击大闷棍,哈哈哈。。。

文章很长,我翻译一些就贴一下,请大家欣赏。

The author of a new book says genetics rather than chess lessons have a bigger effect on success

Helen Rumbelow
From: The Times May 16, 2011 1:17PM

http://www.theaustralian.com.au/news/arts/the-author-of-a-new-book-says-genetics-rather-than-chess-lessons-have-a-bigger-effect-on-success/story-e6frg8nf-1226056760390

781560-110516-tiger-mother.jpg
Author Bryan Caplan, left, pictured with his son, has criticised 'Tiger Mother' author Amy Chua, right, for advocating an an overly-restrictive parenting style.

Source: Supplied1

[ 本帖最后由 patrickzhu 于 2011-5-20 14:22 编辑 ]

评论
你相信吗,养育一个孩子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工作之一,这是不言而喻的和不容置疑的的事实。这也是为什么你将发现进到下一步是那么的困难。

所有那些读睡前故事的,买了小提琴的,送孩子去国际象棋俱乐部的,带孩子去科学博物馆的,在炉边和孩子亲切谈心的,所有那些对于回家作业有不同意见和为孩子去好学校而不惜作弊贿赂的,所有那些有吃蓝莓的,所有那些提供指导意见的,所有那些灌输给孩子你的价值观的,所有那些分享世界观的,所有的担心、头疼、努力、冷血、甜蜜和泪水。。。这一切都在你要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家长中发生。

你所做的所有的事情就是为了让你的孩子成为一个出色特别的人。除此之外就没其他的目的了。

或者,如同Bryan Caplan这位美国学者在他的新书【要更多孩子的自私理由】(Selfish Reasons to Have More Kids)中所言:“对于被收养的双胞胎孩子的研究显示了强有力的证据证明家长的养育方式对于孩子未来的成就的影响微乎其微。也就是说,如果做父母的对他们的孩子什么都不做,或者父母把对孩子目前所做的事情加倍,结果是他们的孩子不会有什么变化,还是一样。

今年年初的时候,有一本离经叛道的书风靡了全世界,这本书就是由虎妈Amy Chua所著的【The Battle Hymn of the Tiger Mother】,书里写出了一种简单的公式:对孩子使劲就会有好结果(effort into a child, results out)。这本书的内容有实践的证明,Amy Chua通过每天严酷的练习培养她自己的女儿成为了一个钢琴演奏家和一个哈佛生。每个人都在争论她的方法是否明智正常,但是没有人争论她的方法是否奏效。

评论
终于,现在有一个人站了出来。Caplan是美国弗吉尼亚州George Mason大学的经济系教授,在过去的几年里他一直在埋头研究双胞胎。通过观察研究两个同卵的双胞胎孩子,他们有相同的遗传基因但是从出生开始就被分开在不同的家庭中抚养长大,追踪其命运经历,我们就可以看到自然因素和后天培养对一个人的不同影响,这是少数几种有效研究方式之一。

很多西方国家有对几千对双胞胎的大量研究资料。一次又一次,这些研究报告的结论都差不多。和Amy Chua的简单公式相比,这些双胞胎研究的结论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但是我们却拒绝听从。虎妈可以说我们(西方父母)懒惰,但是说到底。在心底里我们喜欢虎妈吹捧我们西方家长在家庭里的角色。然而Caplan教授所要传达的信息是父母的养育方式在孩子身上基本没有什么效果吗?对此我们竭力拒绝承认,我们不能承受其实我们对此无能为力的事实。

这本书是现代西方人阅读过的最具有煽动性和违反人们直觉的书本之一。书中所表达的内容直达我们的内心,因为书中的主题告诉了我们遗传基因才是社会阶级的原动力。这让我们感觉很不舒服。

Caplan说:“虎妈式的养育观是根本无用的。孩子的确会从他们的父母身上传承教育上和财务上的成功。父母能够给他们孩子的最有影响力的礼物不是钱,也不是社交圈或者是帮他们写作业,而是合适的东西。”

评论
不是太阳星星的力量最大么

评论
让我们深吸一口气,从头开始讲。

八年前Caplan陪他怀孕的妻子去做第一次B超,结果得知妻子怀了同卵的双胞胎时,他有些害怕。他和妻子当时生活在华盛顿特区的外围郊区,他说华盛顿特区在一个很逼迫孩子的国家中(指美国)有着很多逼迫孩子家长的城市,其程度可以在美国排进前十名。在他周围都是些现代派的家长(Alpha parents,指那些全职工作,试图平衡其工作孩子和家庭的现代父母),他们在工作上和家庭上都很操劳,日日夜夜扑在所有的事情上面从中文课到商业饮料。看上去他们过的很糟糕。那么Caplan和他妻子又打算如何跟上这样的环境呢?是比那些现代派家长的还要过头吗?比如双倍的努力怎么样?

“我们注意到我们很多朋友逼迫他们的孩子远甚于我们。孩子们去上芭蕾课真的那么要紧吗?”

有一本创意的关于双胞胎研究的书出版于1998年,书名叫【The Nurture Assumption】是由Judith Rich Harris所著。但是这本书没有涵盖像Caplan这样的家长所焦虑的问题,Caplan说:“健康、财富、教育、价值观。。。当我看着我的两个儿子,突然意识到这里就有这种类型的孩子(自己的双胞胎儿子)可以用来做研究来了解人类的状况。”

评论
他借'虎妈'出位呀...如果他不提虎妈,估计这文章就吸引不到很多眼球

“虎妈式的养育观是根本无用的'?....发言太不给自己留余地了

评论
搬个板凳,端杯茶

评论
Caplan教授应该把双胞胎的其中一个放到虎妈家中养大,这样就能看到家长的正确引导,是不是比遗传基因更有用
我是虎妈的拥护者,不相信孩子不用通过努力,仅仅靠遗传基因就能成为艺术家,科学家,当然遗传基因有一定作用,也就是天份,但后天的努力再加家长的正确引导和培养更重要。

评论
天生的东西最重要, 这个不会错.

评论
后天努力不努力也是基本天生的.

虎妈家的两女儿不逼这么紧未必成就就不如现在.

评论
这个科学上的新分支叫做行为遗传学(behavioural genetics),这门学科就是用数学模型来比较同卵或者异卵双胞胎的相似性,和被收养儿童的人生命运。行为遗传学不只是认可相信通过你的血统来确定你头发的颜色或者你患上乳腺癌的敏感倾向。这项学问考察更为广泛的其他类型的事情比如快乐和收入,过去没有人认为这两样是遗传基因关联的事情。这些事情里的某些是非直接的影响,例如,当他们说基因和收入有关的时,并不是指一定要有一个“收入基因”,简单的说有另外的遗传特征(比如智力智商或者工作上的情商)是和收入直接有关系。某种程度上来说,你开始喝酒或者第一次性行为的年纪是取决于你是否是一个天生害羞和谨慎的人。

很重要的要提请大家注意的是,这些研究没有提及忽略和虐待,这些的确会伤害一个孩子。他们研究实验的方向是为了了解是否有不同类型的普通养育方式会比其他方式更好一些。

所有收养孩子的家庭都被审查过资格,一定要正派体面的家庭才行,但是这些家庭的情况有着巨大的不同。有些是普通工薪阶级,有些是上层社会的有钱人。有些父母把孩子当作温室里的花朵来抚养,送他们去最好的学校,给他们请最好的家教,而另一些父母则采取放养的方式。但是,当研究者们追踪这些从小就被分开的同卵双胞胎到长大成人的经历后发现,这些双胞胎几乎在每一项指标上都很相似。

评论
一看题目。就知道又是Patrickzhu翻译的。谢谢了。
白条先!

评论
谢谢lz翻译

评论
批判虎妈 这个标题起的好。

评论
先天还是后天,这个话题也是一个永久性的讨论主题,从来没有断过,从来也没有结果。

俺还做过点研究分析呢。

评论
~ 一定要正派体面的家庭才行 ~ 这是重点
被爱包围成长的孩子 不论你给甚么环境 他都有机会将自己的才能发挥
基因是很重要 但是 已经有很多研究证实 后天的帮助 会提高基因的表现
拿 IQ 来说 可以提高个 5 ~ 10
虽然只是 5 ~ 10 但是 IQ 110 和 IQ 120 在学习上 是有很大的差别的
拿身高来说 基因占多数 但是 后天的帮助 多睡多吃营养 也是很重要
要不然 就不会一代比一代高  千万别说是进化
孩子也是 一代比一代聪明 因为外在的刺激 一代比一代更多了

评论
我们大都从新闻报道里读到些关于双胞胎的传奇故事,出生后就分开抚养长大的双胞胎最后都做了网球裁判并且他们的妻子名字都叫做Susie。但是我们很少会去想想这对我们来说到底反映了什么。我们对每天周边看到的事情熟视无睹,就只相信好的养育方式会得到好公民,而实际上这可能是一种不确定。也许是好的基因才得到好公民。

Caplan是第一个承认这样的观念似乎是“太违反直觉的而让人无法相信。。。作为一对同卵双胞胎的父亲,我的确接受自然力量的摆布,但是仍然对否认后天培养的力量感到很挣扎。”

答案是父母能够对孩子产生重大的影响,但是这样的影响大部分都限制于孩子早期年龄阶段。在幼儿时期你能够给孩子一个助力提升孩子各方面的表现,但是等到他或者她结束中小学学业的时候,你早期的努力都已经消失了。因为一份双胞胎的研究的结论说:“被收养的(双胞胎)孩子在他们的幼童时期有些像他们的养父母,但是到了童年期和青少年期的时候就根本不像他们的养父母了。”

Caplan说:“如果你认为你打算给你的孩子一个提前(早期)教育,你可能是正确的。但是你的错误在于你在假设这样的早期教育可能会影响孩子终身。到你孩子长大成人的时候,你对孩子的鼓励也好对孩子的唠叨也好,其正面或者负面的影响大部分都将消失。”

评论
但是确定的是(我要说我所有要问Caplan的问题都始于“但是确定的”),我们都已经看到了一个出色的学校或者一个很棒的教师所能够产生的差异。

“当人们说一个老师能够细心栽培一个孩子,他们可能是对的。但是这(对孩子)能有长久永远的影响吗?”

Caplan说,儿童不像是粘土(可以任意改变形状)而更像是一种很柔软灵活的塑料,这种塑料可以在压力下弯曲,但是一旦压力消失它就能够反弹变直。

评论
让我想起<双龙会>

评论
要是先天不行,后天再不补,那不就彻底放弃了。

评论
我觉得Caplan的这个research有个挺明显的漏洞,就是双胞胎都是被领养的。我女儿有一些同学就是被收养的,就像文中提到的那样,“有些父母把孩子当作温室里的花朵来抚养,送他们去最好的学校,给他们请最好的家教,” 这些父母虽然很爱养子女,但恨铁不成钢的心情基本是没有的。

是人都有惰性,尤其是幼年时。孩子偷懒时,亲生父母更可能狠下心来惩罚孩子,孩子也会从父母的失望生气的情绪中,读到一片拳拳之心,而克服种种障碍认真学习。

真心关心孩子的学习,对父母何尝不是一种劳心劳力的考验?谁不喜欢每天轻轻松松心情愉快?我看没几个养父母,肯为子女的学习,一定程度放弃自己的爱好和生活方式。金钱上的满足和精神上的支持,完全是两码事。

我是泛指,个别自觉早熟的天才儿童不在讨论范围内。

评论
这个研究说明,后天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孩子的天性。这就是中国人说的老话“3岁看到老”。

评论

基因也是太阳月亮星星决定的

评论
Mark. 我比较相信先天,尤其是父母言传身教的影响力

评论
养孩子最忌“欲速则不达”。。。。

评论


择时而孕很重要,

评论


关键是择时而生

评论

意思是,孩子的的命运跟星座有关?还是跟父母的年龄有关?

评论


出生地好像也很讲究的,

评论


我开玩笑的,不歪楼,大家继续讨论
澳洲中文论坛热点
新西兰总理:出世在新西兰的新纳粹Thomas Sewell是“挺蹩脚的人”,但那是澳洲的问题
新西兰总理拉克森称新纳粹Thomas Sewell是坏人,但是没对要求把他从澳大利亚遣返到诞生国去的呼吁置评。
撞穿学校栅栏害死十一岁男孩的司机不必坐牢
一位女司机撞穿学校栅栏、害死了11岁男孩,被罚2000元罚金、撤消驾照,不必坐牢。Jack Davey 的父母去了

小学教育

小学教育

深夜Emo, 一位阳光灿烂,一位不愿置评

澳大利亚家有两学童。 去考Icas.在此期间俩都没有出去补习英语,只是在家偶尔做做英文练习。 一个没有做任何Past paper, 考HD 一个甚至还做过两。三年的Past paper, 考participation. 撇开ICas,一个也是 ...

小学教育

selective终于刷出了成绩

澳大利亚BBHreserve F。。。。。 评论 评论 成绩出来了10/10/10/15 评论 成绩是什么? 评论 问一下你们是Jrreserve哪一档? 评论 哈哈小尾巴上.. 评论 F吗?我们也是,感觉希望很渺茫 本来根本没抱希望 ...

小学教育

Killara high 和 NBSC manly 哪个好

澳大利亚目前住在Killara high 校区, 已经报名。 不过娃刚拿到了NBSC offer. 可是一看那边坐车1.2 到1.5个小时,还要转车, 那边租房也很贵, 买房那价格就更别想了。 我又纠结了。 下周如果娃能通过 ...

小学教育

2025 精英中学Reserve 收到offer

澳大利亚各位家长有拿到哪家的reserve offer呀?我们在JR reserve F。感觉拿不到offer 评论 去年就到了F,一切未可知,等吧 评论 你要这么想,能在F。很幸运!还有很多人没有这个机会呢,不着急… ...

小学教育

3pm已过,有查到selective成绩的吗?

澳大利亚3pm已过,有查到selective成绩的吗? 感觉大家都登录不了网站呢 评论 登录不了 评论 DOE说大家都回去上班哈 过两小时等服务器攢够力气再来看 评论 我们看到了,就是看到offer,可以acc ...

小学教育

OC/Selective分析兩次考試選較高分數

澳大利亚無聊,看了看政府買的這份“獨立”報告 https://education.nsw.gov.au/abo ... -2025-selective-hig 裏面Jim教授講了一堆話,但避開了兩次考試選較高分數這個棘手問題。 我拿他那裏的數據算了算。 ...

小学教育

报喜帖 加分帖

澳大利亚预祝各位学子爹妈 评论 隔壁 伟峰 同学第一个拿了JR, 恭喜恭喜 评论 进来多沾沾喜气明年用 评论 必须的 评论 也就是有人登陆上去了。我完全登陆不上去啊???????? 评论 就一个报了喜 ...

小学教育

孩子学校的聊天室出了问题

澳大利亚上六年级的女儿这几天回家和我叽叽喳喳的抱怨,说她在年级聊天室里不过是说了几句话打招呼的话,就被批评。 我仔细一听,原来是学校一个离开的老师忘记关闭聊天室google classro ...

小学教育

50%奖学金去不去?

澳大利亚如题,4年50%奖学金,路上单程开车35-50分钟。是不是有点鸡肋的感觉? 每年2次review, 请教过来人review 是不是很严格? 听说其他学校妈妈说会排名,所有科目都要排名,综合排名不能出 ...

小学教育

2025 AMC UP难度讨论

澳大利亚不知道有没有已经考完今年AMC UP的小朋友家长可以分享下心得?女儿刚考完说觉得很难,之前做前两年的题都只错一到两题,今天考完说觉得难度大,好几题不确定,不知道打击感觉是 ...

小学教育

2025 AMC MP难度

澳大利亚不知道有没有已经考完今年AMC MP的小朋友家长可以分享下心得?女儿刚考完说觉得很难,之前做前两年的题都只错一到两题,今天考完说觉得难度大,好几题不确定,不知道打击感觉是 ...

小学教育

AMC2025可以买答案?

澳大利亚看小红书好多人都在卖2025真题和答案。。。。说是提前拿到的。。。这是真的吗? 对孩子们太不公平了!!! 评论 真的很烦这些扰乱秩序的人。有毛病!考的好与不好又怎样?靠这种 ...

小学教育

小学三年级课外阅读

澳大利亚请问悉尼的小朋友都在哪个网买小学课外阅读和课外辅导书? 评论 我有很多相关资料,你可以去“互通有无”板块看一下。 https://www..com.au/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873535mobile=1 评论 好 ...

小学教育

Lauriston 教学质量

澳大利亚有孩子小学在Lauriston上学的,请教学校教学质量怎么样?谢谢 评论 贵得死的私校教学质量都不错,不然谁去啊?有钱人又不傻。 何况这种周边一堆私校的学校,人家敢这个收费就有拿 ...

小学教育

NAPLAN写作评分标准

澳大利亚娃写作最强, 没想到NAPLAN这次考试写作最差, 有谁知道啥评分标准? 评论 母鸡啊,lz的孩子有上补习班吗?补习班一般都有写作评分标准,可以参考一下。 评论 不清楚,naplan挺玄的, ...

小学教育

一个乡镇学校校长的演讲,受益匪浅。

澳大利亚淳朴而不失智慧,有理想又实干,想明白很多事,并且努力动手去干的“狠人”! https://youtu.be/WDx_KlEwmTI?si=vNTvVCKpDNdpZ6BL 评论 看了演讲题目,听了开场白,后面的不想浪费时间。这只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