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一直把“不打不成器”、 “棍棒之下出孝子”等奉为育儿宗旨。他们对孩子的肉体、情感、需求和隐私不仅常常忽略,而且任意践踏。这使得许多孩子长期处于**待的无助痛苦之中。
孩子长大是一眨眼的事情,要乘她们还需要你的时候,享受和她们在一起的时间。
朱女士开始有意识地花时间和孩子在一起,关心她们在外面的感受。” 朱晓说,结果孩子开始愿意与她讨论很多事情。还对她说,很多这类的事情,她的同学永远都不会向父母提的。
她表示,她现在已经懂得去多给孩子鼓励和赞扬,不过分追求完美。她小的时候在中国极少听到父母赞扬,即使取得一些成绩,父母总是说:你要戒骄戒躁,继续努力。小时候她最怕开家长会,老师总是拿第一或第二名的成绩来和她比,觉得就算再努力,也总是感觉缺了点什么。“那时候我觉得我不开心,也没有自信。”
在国外参加孩子学校的家长会,她也是抱着找差距的想法去的,希望找出孩子的缺点,帮助她们提高。她说:“但每次都是听到表扬和鼓励。慢慢我就知道了,这不是说我的孩子特别好,而是说明我的孩子没有什么特别的不好。”
“国外的老师对孩子基本是鼓励和肯定为主。慢慢地我改变了看问题的角度,开始多看孩子的长处和优点,开始对孩子说,我对她的成绩和进步感到骄傲。”她说,“我要让孩子知道,只要她尽了她自己最大的努力,得到的就是最好的。”
“看到我的孩子正慢慢成为有思想、有责任感的少年时,欣慰之余,我没忘记我所走过的弯路和遇到过的困难。当孩子经常听到正面的表扬和鼓励,其自信心就明显增强,学习的自觉性也有提高。”

[ 本帖最后由 Berang 于 2011-5-30 15:53 编辑 ]
评论
没有感兴趣
评论
没
评论
请问这是转贴吗? 请注明
澳洲中文论坛热点
- 新西兰总理:出世在新西兰的新纳粹Thomas Sewell是“挺蹩脚的人”,但那是澳洲的问题
- 新西兰总理拉克森称新纳粹Thomas Sewell是坏人,但是没对要求把他从澳大利亚遣返到诞生国去的呼吁置评。
- 撞穿学校栅栏害死十一岁男孩的司机不必坐牢
- 一位女司机撞穿学校栅栏、害死了11岁男孩,被罚2000元罚金、撤消驾照,不必坐牢。Jack Davey 的父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