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育儿观浅见

在澳大利亚幼儿产妇





我也是觉得澳洲和中国的教育都各有利弊,但是最好还是应该留在父母身边,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有好处

评论


偶也这么想,一直觉得和大家讨论的“在哪里上小学好”那个帖子里的内容不太搭调所以没说。

对小孩子来说,完整而稳定的家庭比什么都重要。

评论
楼主好见地!

评论


多元文化教育是对孩子有好处的,就像饭吃好了以后吃加餐,可以通过送回去和其他亲戚朋友过一段时间,或者经常参加暑假夏令营等活动实现。这些是有计划的父母为了孩子的教育更上一层楼而做除的努力。

所以前提是孩子要有一个稳定的生活,父母要充分了解孩子的需要,这样的父母才知道孩子需要什么,如何安排孩子的教育更科学,并不一定每个孩子都需要多元文化教育的。。。。

[ Last edited by cheers on 2005-4-4 at 09:53 AM ]

评论


知音
英雄所见略同。
昨天我也是看了那个贴子后觉得很郁闷,他们多数从成人的角度考虑孩子的需要,而没有考虑生长的大环境和家庭小环境的重要。为了孩子的将来而考虑固然没错,但那也许是舍本逐末,得不偿失。

评论



i never think so, never.

因为孩子离开父母那怕几个月都是很可怕的,尤其是对母亲。 我深深记得儿时(从记事起)离开母亲的孤单,无助和恐惧,一点都不夸张地说,小孩子宁愿不要一切玩具也不愿离开父母。

隔代教育远远不能与父母的教育相比。

[ Last edited by 小燕子穿花衣 on 2005-4-4 at 10:57 AM ]

评论
骨肉分离有客观原因。为了受基础教育可能是较靠后的决定因素。但是的确有种种因不得已的情况而分开一段时间的吧!顺其自然,随遇而安吧。

但是只要自己有能力,还是自己带孩子。
小孩子要吃苦,也是要和自己父母在一起吃苦的好。

我小时候没跟父母生活,这中间的隔阂补不回来了。

评论


关于这个话题,我这样看.凡事没有绝对.我从小被外婆带到3岁多,外婆家在农村,现在仍依稀记得放猪,拣柴的情景.并没有你所说的孤单无助.反而学会了凡是要靠自己劳动,我觉得那段懵懂的经历对这一生都起着不能估量的影响力.当然,凡事都有个度,过犹不及.

虽然我也不赞成回国上小学,但是对离开父母一段时间,我非常的赞成.多元化的教育更是丰富孩子经历,建立孩子独立性格的最好的催化剂.这是一个瞬息万变的社会,难以想象一个长期依附于父母的孩子将来的适应性能够立足.

诚然,创造所谓多元教育也未必,非回国不可.觉得澳洲教育就很多元.学校可能还有很多study tour 之类的program.都能让孩子短期离开父母独立一下.

总之,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 Last edited by 没有残缺 on 2005-4-4 at 11:08 AM ]

评论
我是赞成楼主的说法,只是我看到周围朋友和自己的孩子分开,有很多不得已的原因.
我不赞成,但表示理解.
有了孩子,就有了很多太现实和身不由己的考虑.

评论
Cannot agree more.

评论
以前在国内时,曾经对姐姐的孩子的教育指手画脚,被妈和姐讥笑为“站着说话不腰痛”。
因为我和LG自诩新派,对现今中国式的儿童家庭教育特别看不惯。
姐家有钱,我们就怂恿她把女儿送去上英语寄读幼儿园。甚至还帮她实地考察过了。

但是现在看来,姐她们的老派思想,其实是出于人性做的正确选择:孩子小时候就应该呆在父母身边,管什么英语教育、素质教育,学那么多,却跟父母有了隔阂,有嘛用?

所以,当姐周围的同事,要把孩子送到这儿来读书,我们反而劝姐再等几年。

[ Last edited by 水晶靴 on 2005-4-4 at 11:45 AM ]

评论
As a father, PF, PF.

Not matter how you will go technically, you are resepcted because of the vision

评论



这一点在于父母如何教育。

评论
关于儿童教育,推荐大家读读孙幼雪的《爱和自由》,我个人受益良多。
http://www..com.au/bbs/viewthread.php?tid=307

评论


经典好文,收藏备用。

在育儿方面一 定向SAIL学习!

评论


俺们都不过是在实践中摸索,无知无畏地向前走

评论




评论


Agree!

评论
读了那个在哪读小学的贴子,以下浅见不吐不快。

我虽然暂时没孩子,但我已经对后代的教育有了坚定的信念:绝不让他们(我说过,至少三个)长时间离开父母,绝不会为了让他们“学更多的基础知识”而送他们回国内,绝不要求和期望他们太多。。。。只要他们一生快乐,自立,于他人于社会有益,或者至少不妨碍他人。

我认为送他们回国内学习也许能学到更扎实的基础知识,但对于孩子来说,学知识是最重要的吗?难道让孩子在在父母身边,在一个空气新鲜、安全卫生(特别是食品),社会秩序和公众道德良好的环境生活,让他们有个快乐健康的童年不是最重要的吗?给他们健康的体PO,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坚强的意志,优秀的品质不是最重要的吗?

也许做父母的不可能不为孩子的将来考虑,希望他们考好学校,考好专业,找高薪工作,住大屋,开靓车。。。。 呜呼,这是中国父母对子女的普遍期望和培养目的。有谁考虑过父母给孩子的教育不在于他们考试的成绩,也不在于他们学了多少知识,而在于做人处事的教育,性格的培养等等。 个人认为,孩子出生后,特别是在生长发育时期,我们至少应尽最大的能力提供一个好的生存环境(对于所有人来说,这是最重要的)。而国内和澳洲的生存环境相比结果如何,不用我ZHUI 述吧。

至于对孩子的未来,我相信我会充分尊重他们自己的兴趣和选择,如果他的资质只适合做工人,甚至只能做清洁,只要他能自食其力,尽职尽责,我决不要求或期望他做别的,也决不会觉得遗憾和可惜。在社会上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位子,才能不同分工就会有不同。我只希望我的孩子健康快乐,懂得尊重自己,尊重他人,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凡事尽最大的努力。。。 足矣。

[ Last edited by 小燕子穿花衣 on 2005-6-15 at 07:00 PM ]

[ 本帖最后由 小燕子穿花衣 于 2010-6-1 12:46 编辑 ]

评论


我也要葡萄学习~~

评论
深得我心,好见地。
澳洲中文论坛热点
新西兰总理:出世在新西兰的新纳粹Thomas Sewell是“挺蹩脚的人”,但那是澳洲的问题
新西兰总理拉克森称新纳粹Thomas Sewell是坏人,但是没对要求把他从澳大利亚遣返到诞生国去的呼吁置评。
撞穿学校栅栏害死十一岁男孩的司机不必坐牢
一位女司机撞穿学校栅栏、害死了11岁男孩,被罚2000元罚金、撤消驾照,不必坐牢。Jack Davey 的父母去了

幼儿产妇

幼儿产妇

想了解一下有没有小朋友家长感兴趣?

澳大利亚有时候觉得小朋友吃饭没胃口、容易积食、体质弱、总喊肚子胀? 其实,这可能跟「脾胃虚弱」有关。 我会中医小儿推拿,调理儿童脾胃的小方法, 想了解一下有没有家长感兴趣? 不 ...

幼儿产妇

自闭症儿童用品?

澳大利亚国内亲戚家的孩子1岁3个月,男孩,还不会爬,不会说话,只会笑。最近去医院确诊自闭症。亲戚只好辞职,天天带孩子去医院复健。 我们也很疑惑,才1岁就确诊自闭症?自闭症不是和 ...

幼儿产妇

纠结要不要大的连锁CC换小CC

澳大利亚女宝现在两岁半,1岁半去的现在这家连锁大CC. 新建的,像个kids cafe,开车10分钟左右,就是人比较多,一个班20多个孩子。评分satisfactory, 一天190多。 家里旁边这个小CC终于排到了位置, ...

幼儿产妇

不知道还去不去这个playgroup

澳大利亚这个playgroup 去了好几次了,最近这两次去2岁大的儿子走的时候老想带走自己喜欢的玩具和书本,第一次我坚决say no的放下那玩具就算他哭了也把拽走,第二次他又想带走一本书,任凭我 ...

幼儿产妇

墨尔本东区幼儿篮球启蒙以及体适能小班

澳大利亚位于墨尔本东区的室内篮球馆JA Elite 将在6月份推出新的课程, #清晨的青少年体适能训练⛹????‍♂️ #上午的成人运动表现力????️ #下午的幼儿篮球启蒙???? 小班课程名额有限,试课半价 ...

幼儿产妇

姑娘们跟幼儿园的饭……

澳大利亚选的幼儿园包午餐,但是第一天看到,真的是不好吃啊。两个姑娘一共吃了半份 幼教很坦然地说小孩子在幼儿园第一顿饭都拒绝。可是,那饭真的非常一般 孩子还小不会自己要求其他 ...

幼儿产妇

Chloe和Amelia 哪个名字好?

澳大利亚刚出生的女娃,想给取个英文名字。 目前两个喜欢的名字之间犹豫不决:Chloe 和 Amelia。 Chloe 给人感觉简短、甜美、现代感十足——这是我比较偏爱的名字,但缺点是没有什么好听的小 ...

幼儿产妇

孩子投诉餐桌太高

澳大利亚4岁宝宝,已经不坐high chair了。 可以坐普通的椅子又和我说餐桌太高。 请问在high chair和普通餐椅中间的高度,有什么好物推荐吗? 有没有能调节高度的椅子? 或者成人椅子上垫的东西 ...

幼儿产妇

灵异事件

澳大利亚做IVF剩了三个胚胎,捐了,然后后面这三年几乎把他们忘记了。这天晚上忽然做了个梦,梦见孩子被人拐去了,就找啊,找,找了一晚上找到个小孩,也是个小女孩,看起来和我的女儿 ...

幼儿产妇

求内西比较适合小朋友bike/scooter的公园

澳大利亚Ashfield, burwood附近有没有4,5岁小孩可以骑自行车或者scooter的公园啊?平坦一点,和主要交通道分开就行。 如果有独立的给小孩的bike/scooter path那更好了(比如strathfield park)。 谢谢推荐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