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骄傲!奥克兰华人少年连续第二年赢得苹果编程大赛
在新西兰
新西兰两名16岁少年入选2025年苹果公司Swift编程大赛的获奖名单,其中一名来自奥克兰的华人学生Alex Liang通过一款“Make A Wish”应用程序——利用数学方法预测并追踪流星在天空中的轨迹,获得了该奖项。而在去年,Liang是该挑战赛的唯一新西兰获奖者。 Alex Liang(左)和Ben Lawrence(右)。Source: Supplied 据报道,来自奥克兰Westlake男子高中的Alex Liang和来自基督城Kaiapoi高中的Ben Lawrence入选了苹果公司的国际Swift编程大赛(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的一部分)获奖者名单。入选的参赛作品共有350份,来自全球38个国家和地区。 延续去年作为新西兰唯一获奖者的成功经验,Liang今年的参赛作品名为“Make A Wish”。这是一款应用程序,它运用数学方法预测流星路径,并追踪其在天空中的轨迹,从而让用户可以使用手机而非专业相机来捕捉流星雨。 Liang回忆说,他清楚记得这一情景:2021年5月,举着母亲的手机在户外苦守三小时终于拍到流星,“那种骄傲永生难忘,但太耗时了” 。 “我的这款应用程序正是为了解决这个痛点,因许多人想拍摄流星却只能忍受漫长等待,而手机是目前最经济的解决方案。” 对Liang而言,这是其连续第二年获奖。他指出,今年参赛者数量和水平均“显著提升”,AI技术应用尤其广泛。 “去年作品未使用任何AI,但今年我实际应用了AI/机器学习技术实现目标检测功能。苹果今年允许使用AI并不意外——没有AI,我的许多功能根本无法实现。” 但他强调关键原则:使用AI必须公开声明,且开发者必须透彻理解每行代码,而非简单命令GPT代劳,AI不可能凭单句指令生成完整应用。 Liang透露,“Make A Wish”正在接受苹果公司的审核,准备上架 App Store,并表示他已着手筹备明年赛事。 “这种体验无法用言语形容,它让我在天文学与创新领域实现了突破,这让我深感高兴和喜悦。” 参与国际合作 Liang表示,他正与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物理与天文学教授Denis Vida主导的“全球流星监测网络”(GMN)合作,该网络已在全球42个国家和地区部署超过1400台流星摄像机。 Liang向同学展示他的APP。Source: Supplied Liang指出,他们的目标是将这款应用程序推广至全球天文学界。 Vida解释称:“任何人只需遵循简易说明购买低成本硬件,安装流星摄像机后配置开源软件即可参与项目。参与者无需天文知识——新西兰许多农民本无相关背景,但听说当地可能出现陨石坠落便主动安装设备。” “而现在核心痛点是人们获知流星事件后,既不知观测方位也不懂手机校准方法。多数人举着手机空等,结果完全搞错方向,或匆忙拍摄导致画面只剩火球而无参照星体。” 这位教授继续说道,开发一款应用来解决这个问题,对Liang来说,听起来是个完美的项目。 “所以我们的想法是,开发一款应用或某种服务,让人们可以安装,每当你周围一定半径范围内发生类似事件时,你都会收到通知,并得到一系列关于如何开始校准以及拍摄哪些类型照片的说明。” Vida还称,Liang既然已经开发出了这款应用,下一步就是让它安装在更多手机上,并让其他流星观测机构也加入进来。 “经过严格测试与功能完善后,该应用可能产生‘超乎想象的全球影响力’。”Vida补充说。 另一获奖作品:理财教学APP 另一位获奖者是Kaiapoi高中的Ben Lawrence,他的参赛作品为一款名为“Good Cents”的应用程序。该应用模拟真实金融场景,用户可以完成求职、消费、储蓄等任务,并应对复杂的财务突发状况。 Ben Lawrenc展示他的Good Cents应用程序。Source: Supplied “用户需要先完成一系列金融知识测试,例如‘如何理性消费’、‘ 如何储蓄’、‘ 预算有什么用’等,然后根据表现赚取积分晋升职位。而且,用户还可以通过学习模块掌握核心概念并接受测验,确保理解到位。” Lawrence指出,传统课堂上的理财教学“相当枯燥”,他希望这款应用能让金融学习变得有趣。 “让学习更有趣,同时提升青少年的理财能力,这对成年生活至关重要。” Lawrence表示,他耗时三个月开发了这款应用,希望不久之后可以在App Store上线。 “我正计划将其打造成一个教育平台,让学校注册并授权,教师则可以创建虚拟班级并布置任务。考虑到校园手机禁令,同步开发网页版以突破使用限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