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最新报告:有组织犯罪集团正在腐蚀新西兰官员
在新西兰
专家警告称,新西兰对有组织犯罪集团带来的腐败威胁“过于天真”,政府必须迅速采取行动,以防民主制度和边境系统遭到进一步渗透。 在奥克兰港,一个等待检查、装有毒品的集装箱在内鬼的策应下被运走。视频截图 一个独立专家小组在最新呈交新西兰海关部长兼警察事务副部长Casey Costello的报告中提出,应建立中央机构统一处理腐败举报和调查,更新过时法律,加重刑罚,并强化对高风险行业员工的背景审查——以上举措构成国家反腐战略的一部分。 专家指出,新西兰一直被视为廉洁之国的国际声誉正逐渐被侵蚀。 “遭腐蚀的警察、移民官员和机场港口私营员工曾协助毒品走私、泄露敏感信息,破坏边境管理系统的完整性。”部长咨询小组在报告中写道。 “这些漏洞并非偶发——有组织犯罪集团正在有意识地‘培植’这些人选……若不及时遏制,这种循环将侵蚀新西兰制度的根基,危及国家安全。” 该小组由资深检察官Steve Symon主持。今年3月的首份报告梳理了新西兰有组织犯罪的演变过程,4月的第二份报告则指出犯罪集团正获取巨额利润。 报告指出,邻国如斐济、汤加等太平洋岛国局势恶化,新西兰因此“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容易遭到腐败渗透”。 一个典型案例是新西兰航空前行李员Sese Vimahi。他在担任行李员期间,招募多名同事将一件含有近20公斤冰毒的行李箱绕开安检直接转运。他被捕并遭解雇。但保释期间,他又利用奥克兰机场的人脉重新组建了一支走私队伍。 另一起案件中,奥克兰港一名主管在夜间偷偷调走一只被海关标记为“需检查”的集装箱。该集装箱与摩托帮的一批毒品有关。警方在该主管家中还发现装有9万纽币的鞋盒。 “当边境安全、海关或移民官员遭到腐蚀,有组织犯罪集团便可轻易利用这些漏洞,大量走私毒品、武器、非法物品甚至人口,几乎不受监控。”专家写道。 “贿赂、胁迫和裙带关系将使港口、机场和边检站变成‘全面开放的通道’。” 报告指出,美国毒枭、来自澳新两国的黑帮和亚洲犯罪集团正加大对太平洋地区的渗透力度。 斐济已成为跨国毒品运输的中转站之一。2024年初,警方在靠近斐济国际机场的两处住宅中查获近5吨冰毒。 一个月后,汤加国家储备银行一名高官因在其家中和办公室被查获15公斤冰毒而被捕。 报告直言,新西兰目前“准备不足”。与“五眼联盟”其他国家相比,新西兰是唯一没有全国性反腐败战略的成员国。这导致各部门反腐工作割裂、标准不一,缺乏统一的情报、调查和问责机制。 报告建议:加强对高风险岗位的背景审查,包括进出口链条、执法和监管部门、移民顾问、银行、电信服务商;更新《刑事法》对腐败和贿赂的定义,目前的“仅限公务行为”条款无法涵盖许多现实腐败场景;将目前最长7年的腐败刑期提高,以体现其严重性;成立独立反腐机构,统一受理举报和调查案件,可参照美国国家反腐委员会,也可将职责赋予公务员委员会、警方或严重欺诈办公室等大型政府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