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新研究发现:四天工作制可缓解倦怠 提升员工满意度
在新西兰
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实行四天工作制不仅能有效缓解员工的职业倦怠,还能显著提升工作满意度和心理健康水平。 资料图片 这项研究由美国波士顿学院(Boston College)主导,针对来自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英国、爱尔兰和美国等六个国家的2896名员工进行为期六个月的试验。在试验期间,员工的工作时间被缩短为每周四天,但工资保持不变。研究结果再与12家维持传统五天工作制的对照公司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发现,那些每周工作时间减少八小时或以上的员工,自述感受到更大程度的职业倦怠缓解,工作满意度和心理健康状况也相较提升。尽管身体健康方面的改善较为有限,研究人员认为,这类变化通常需要更长时间才会显现。 奥塔哥大学商学院的Paula O'Kane博士表示,这项研究为全球范围内推行更灵活工作制度提供了有力证据。 “虽然本次研究聚焦于四天工作制,但它更广泛的意义在于说明:灵活、甚至因人而异的工作安排同样可以带来类似好处。”她说。 O'Kane指出,全球研究正不断表明传统工作结构需要重新思考。 “长期以来,我们将工作时间作为衡量生产力的标准,然而事实是:休息更充分、身心更健康的员工,在更短时间内的工作效率反而更高。” 她呼吁未来应更多采用以成果为导向的绩效评估方式,而不是继续以“在岗时间”作为衡量标准。 “我们真正需要思考的是,员工每周要完成什么任务,而不是他们要在办公室待多少小时。” 她还指出,传统的“朝九晚五”已不再适合所有人,越来越多证据显示,非传统的工作模式反而更适应现代社会节奏。 “我们可以清晰看到,现在的大学生对生活方式有完全不同的期待。他们未来进入职场时,将更加强烈地要求灵活性,不再接受过去那种僵化的工作制度。” O'Kane表示,若企业希望在未来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必须重新思考并重塑其工作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