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找到一些地震火山海啸的逃生方法等 给大家分享


在新西兰



发这个帖子目的不是为了人心惶惶 只是想在这非常时期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知道的知识,随便大家一起添加变成一些没有遇到过地震的人的经验 多好,
不发生任何事情当然最好 最好,如果发生了,这样大家能最大限度逃生

先地震 大家都知道 没法预测 可能从水 动物 地光 地震云可能看出来,另外问下,上周我在天上看到貌似是地震云的东西 好几条白色的绳子一样的一条条平行的云, 从那天起 我和老公天天轮流陪孩子睡觉
首先 保持镇静,行动果断地震发生时,首先要迅速判断一下是近震还是远震。如果只是感到左右摇摆或轻轻震动,说明地震震中较远或刚刚开始,一般有十几秒钟的“预警时间”,这时应充分利用这段时间,采取逃出户外和就地避震等果断措施。如果你感到上下颠左右摇,而且很厉害,说明震中很近。这时倘若你住的房子属于危房,庭院比较开阔,如农村的平房,就应毫不犹豫地冲出屋外;如果房外有危墙,或是楼房林立,房屋的建筑符合抗震要求,还是就地避震为好。经验说明,在大多数情况下,还是就近躲避为好,尤其对居住楼房的更应如此;楼房内跨度较小的房间,如厕所、小厅、以及桌子下面,立橱一侧都是较安全的地方。而惊慌失措地乱跑、盲目地跳窗、跳楼是地震灾害中造成伤亡的主要原因。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唐山棉纺厂的一个车间约30名工人,除一名企图逃离厂房而被砸死外,其他人都躲避在织布机下而幸免于难

2.“伏而待定”防护法一位在1920年海源8.5级大地震中安然脱险的老人,曾向人们详细介绍了一种“伏而待定”防护法。他说:“在屋内感到地震时,要迅速贴炕沿趴下,脸朝下,头近山墙,两只胳膊在胸前交叉,两手握两臂,鼻梁上方两眼之间的凹部枕在臂上,闭上眼、嘴,用鼻子呼吸。”这样即使房顶坍塌,由于土炕的支撑,炕角也会留一空隙,使人免受伤亡。日本的《地震手册》避震经验十条中,第一条就明确的写着“躲在坚固的家具下”。现代建筑的楼房,在地震时完全坍塌的毕竟是少数,因此选择那些不易倒塌的地方躲避也不失为避免地震伤亡的好办法。躲避之处如承重墙较多、开间小的厨房、厕所,承重墙的墙角,坚固家具的一侧;要尽量放低姿势,头上最好盖棉被、衣服之类软物,以避免砸伤。
    一般主震与余震之间有一间隙,要充分利用这一间隙迅速逃到户外,因余震更易使已震坏的房屋坍塌。但必须注意要有秩序地撤离,不要因拥挤而挤伤踩伤,尤其在门口更应注意。
    3.震时自救首先,要充分利用主震前十几秒和主震后的空隙快速行动。地震过程一般是:先上下颠,后左右晃,再房倒屋塌。从上下颠开始到房倒屋塌一般有十几秒的时间,要充分利用这十几秒采取果断、快速的避震措施。在室内的人,当地震发生时,最好迅速切断电源及煤气管道,并因地制宜就地避震(如前述)。在室外的人,要向开阔的空地跑,不要靠近高楼、大烟囱、高门脸、女儿墙等建筑物,避免被掉下的砖、石、玻璃砸伤;要远离高压线及易燃易爆和有毒气体存储的地域;更不要到狭窄的巷道和房子中去躲避;即使要去救人,也要待十几秒至一分钟大地抖动结束后再去,以免遭受无谓的牺牲。在体育场观看比赛的人,一旦发生地震,千万不要惊慌失措,乱挤乱撞,要有秩序地迅速向场地中央空阔处撤退。万一摔倒,为了不致被踩伤亡和挤压窒息,一定要挺直身板,双手放在胸前。地震发生时如正在汽车上,要迅速将汽车停靠在地基结实、平坦、周围没有坍塌物威胁的地方。然后要尽快离开汽车,以免遭火灾、爆炸等次生灾害的危害。正在行驶的火车,当地震发生时,要立即减速、刹车,乘客则要抓牢固定的座席、拉手,用手或衣物保护好可能被碰撞的头和面部。在井下工作的人,一旦感到地震,要避开洞口、井口、井巷交叉口等容易坍塌、冒顶的地方,进入宽阔、安全、通风良好、不易水淹的巷道,要迅速向上、向外转移。地震发生时,要迅速切断电源、关闭煤气阀门、熄灭明火、以防止次生灾害。
    为此,日本人还总结了个人避震经验十条如下:①要躲在坚固的家具下;②赶紧熄火;③不要仓惶逃出室外;④发生火灾立即扑火;⑤要徒步避难,尽量少携带东西;⑥严禁在狭窄的地面、墙根、悬崖、河边停留;⑦注意山崩和地裂;⑧海边要注意海啸,在低洼地要注意水淹;⑨不要害怕余震,不要听信谣言;⑩保持秩序,注意卫生。
4.勇于求生  首先注意在口鼻外留有足够的空间,并用毛巾、衣物掩住口鼻,避免窒息和被灰土呛死。然后设法将手脚挣脱,清除压在身上各种物体,尽量扩大身体周围的空间。当身体能活动时,要正确判断安全方向,逐渐移出险地。如果压在身上的东西太多、太重,则要稳定情绪,保持体力,用敲击等各种信号呼救。我觉得值得引荐,日本人地震方面真的很厉害!


我在网上看到日本有些主妇在自己家的灯上挂了个小铃铛,现在摇晃肯定得 但是只要是打转的响 没太大关系, 但是如果是向一边倒的响 就不好了。
这个方法适合发生地震后 测试那个是余震 哪个是再次地震。
另外大家也别老着急外面跑 ,自己去屋子前后左右看看有什么可能引起倒塌(非常容易倒塌) 到时候注意跑时候尽量避开那个地方



最后另外  很多地震都在晚上发生的!!!!!
----------------------------------------------------------------------------------------------
---------------------------------------------------------------

海啸,做了个网上的调查,日本这次地震引起的海啸深入到了内陆10公里,大家可以上网查一下 你家离海边(沿海的海 不是看见海就算)有多远。  我家在西区 大概18--20公里到西海岸。
说实在的 没太大可能逃跑 如果在海边
管有了先进的海啸警报系统,对于那些可能遭受海啸袭击的沿海居民来说,也不能高枕无忧。地震一般是海啸的先导,如果在大洋或者大洋附近发生大地震,沿海的居民就应该提高警惕。有经验的人们都知道,海啸前,一般会出现大规模的海水退潮,裸露出光秃秃的海底,留下活蹦乱跳的鱼虾。这时应该抓紧时间向高处跑,不要呆呆地站在海边欣赏壮观的海潮,更不能跑到岸边去捡虾拾鱼。在结束之前,也不要过早地回到岸边,因为海啸一般会延续一段时间反复多次袭击。有些人往往在海潮暂时退却后,跑回家里抢救财产,结果在另一次海潮到来时,来不及躲开潮水而葬身海底。

当然个人觉得只要不是在海边上住户都尽量高处跑,比方屋顶, 如果有条件,自己在家里设计好怎么爬到屋顶上去的路线, 我和老公商量过了,打算在我家屋檐下放个梯子倒着放,另外准备个绳子,大家可能笑我很傻很傻, 我只想 很严肃的说如果真的发生了,可能我因为这个装备 逃过去了, 因为如果不装备 我又不会飞,不能一下子到屋檐上去的
图片是沿海很近的, 如果越远海啸的浪相对就能减弱很多 所以还是完全有可能逃生的。(我自己根据小小研究后对比后的看法,不知道对不对)


------------------------------------------------------------------------------
火山
好在现在火山已经有可能被预测除了了,大家可以松口气

火山带上须警惕
    目前,世界上的火山主要集中分布在下列四个地带.   

环太平洋火山带  在整个太平洋的边缘,大多是板块活动俯冲的地带,即大洋板块俯冲到陆地板块之下,而环太平洋带是板块主要的俯冲边界,故大多数火山都分布于此带。从我国的台湾经日本群岛、千岛群岛、堪察加半岛、阿留申群岛到阿拉斯加半岛,再转向南经过北美、南美的西岸到新西兰,再向北到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绕太平洋一周
。新西兰多处的火山公园  并且以火山留下来的风景作为旅游

其实,火山和地震一样,在它喷发之前,总是会有一些特殊的前兆现象,例如山上的积雪融化,森林突然大面积死亡,温泉的温度迅速升高,这些现象都是由于地下深处的高温岩浆向上移动到地表,使地表大幅度增温所造成的。除此之外,火山的前兆现象还包括地下的轰鸣声、地震、山崩、泉水的增减与枯竭、地裂缝、地形变化。在火山喷发的前夕,人们可以闻到难闻的硫磺味,银器也会变黑,家畜不安,山上的野兽出现大规模的迁移行为,甚至还会出现火山口冒烟的现象。这些都是火山快要喷发时经常能见到的异常现象。这些异常现象,对于我们及时预防和躲避,以减轻火山灾害的危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火山爆发前,会出现各种征兆:火山附近地面出现大小不同的形变。例如,卡特迈火山1912年爆发前,它的周围,甚至几十里外的地区,地面产生许多裂隙,向外喷灰吐气。吉布提阿法尔三角地区阿尔杜科巴火山1978年未爆发前,地下岩浆造成了这个地区100多米突起。冰岛克拉夫拉火山1980年爆发前,火山周围曾出现过地面大幅度下沉。
    喷发前,火山体内会发出隆隆声,不断喷气,火山顶上的冰雪消融。

可惜 新西兰没有报春花 要不能预测火山了。人手一盆 ,无忧火山

如果有火山 政府应该就会报道的了,大家要在家准备着口罩,毛巾,等东西 预防火山灰




评论
顶一个 ! 特殊时期多知道些逃生常识非常有必要。。。。。

我想2012估计是真的了。。。。

评论
佩服了,这两天研究这个啊

评论
学习了,很有用!

评论
哎~  

其实地震的时候是在1楼安全还是2楼安全呢?

评论
这两天不禁在想活着是为什么

评论



如果是比较豆腐渣的工程 高楼比较安全 7楼回过神就是一楼
如果很坚固,当然一楼。
跑出去快

评论



不为啥, 就是活着呗, 如果 真的要灭亡也没办法,没有什么活着变好人坏人的
不是做好人一定活 坏人一定死
在大自然眼中 我们好比蚂蚁
当人灭杀蚂蚁时候 看见一大对的蚂蚁 统统灭杀了  也不分好蚂蚁坏蚂蚁 这只蚂蚁干过什么 有什么事迹。

评论
最近给家里囤了不少吃的喝的。可我总是在想,真等那一刻来了,我还来得及去拿那些东西吗?要万一被埋在地底下了,或者被水冲走了,那不是干着急吗?

评论
不过还是那句话,防患于未然。建议妈妈们给家人准备好大衣,水鞋,护照,千万不要穿着拖鞋啊,不好跑。

评论
在自然灾害目前我们显得是如此的渺小,感觉到处都在地震,为灾难中的人民祈祷。。。

评论
西海岸就是PIHA那边。如果海水能翻过山来,那真是2012了。

评论
昨晚给孩子囤了好些奶粉,饼干,。。。我不是夸张,我住北岸hillcrest,去了northcote的countdown和glenfield的pak n save。。。本想再买几箱大瓶矿泉水的,可真的全没了。。。{:8_396:}。。。还好上周囤了两箱,但今天还真得再去囤些。。。

评论
人命天注定吧,如果都要死的话,全家人能死一起,一起死,我就知足了。

评论
越看越怕阿

评论
自從第一次基督城地震,我就已經把所有的應急措施器具準備好了,飲用水,照明,醫療包,褲子外衣繩索等都有,還有方便麵。不怕你們笑話,我連游泳圈都買了。。。{:8_401:}其實真的是很擔心會有什麽事情,老實說,我現在連孩子都不敢要,萬一生下來受苦受罪,還不如不生了。

评论
dddddddddddddddd

评论
今天正在家里收拾逃生的行李,我们这里有火山,也靠近海边,如果火山要爆发了,应该来得及避难,可是公路不是临海就是环山区的,我不知道该选哪一条路,不知道火山爆发会不会遇到海啸同时发生。

评论
学习了。。。

评论
这个时候......只有超市开心了.....哎~~~

2012 不会是真的吧? 我的人生才刚开始...

评论
2012

评论
地震逃生常識


最近接連的地震及海嘯, 真讓人膽戰心驚, 驚恐莫名, 地震/海嘯可能因為地殼連動而引起, 地處大地震帶, 會不會被這一波的地殼移 動受到影響? 什麼時候? 會有多嚴重? 光是猜測, 或心存僥倖, 都不可以。我們一定要做好預防措 施, 一定要有危機意識, 一定要有警覺!
所以,我們現在就要好好準備,把一切緊急 及必須的東西預備好,放在一個安全地方可隨時取得,而且不單在家 中有準備,而且也應在辦公室及汽車內都備有一份。   
專家提議我們的必須品應該包括以下各 種: 1. 急 救箱及急救的書籍。 2. 能 夠提供庇護的物件——例 如營幕、毛毯,甚至大尺碼的垃圾袋數個。 3. 清 水——每 人每日最少需要四公升的水,存在一個密封的容器內,也即三日每人 需要十二公升的可飲用清水。但每六個月應該更換水一次,或更換容 器。 4. 在 急救箱內,應該有清毒及淨化的藥丸。如果沒有這些藥丸,必要時也 可用液體的漂白劑加四滴在約4.5公 升清水內,或十滴在約十公升的污濁水內。 5. 如 果地震發生後,若水喉仍有水供應,應該在浴缸內儲滿水或其他容器 儲水。記住!你的熱水缸及水廁的水缸內亦有水儲存。 6. 食 物——盡 量儲存一些不易變壞的食物。例如罐頭及脫水食物(乾果)或罐頭果 汁。 7. 電 筒及電池——電 筒應放在床邊,而電池亦要有多些作為後備之用,而應放在緊急袋 內。 8. 用 電池或手動 AM/FM的 收音機,放在一個防水的膠袋內。 9. 重 要的藥品——例 如老人家的高血壓藥,糖尿和心臟病等的藥品。
10. 個 人的清潔用品——例 如肥皂,廁紙。 11. 小 型滅火筒。 12. 小 型工具一套。 13. 耐 用的鞋——是 非常重要,作為保護你雙腳免受地面的玻璃傷害。 14. 手 套,戶外或冬天的衣服。   
其餘參考網站: (必讀)
http://big5.gov.cn/gate/big5/www ... /content_556915.htm
  
http://tw.myblog.yahoo.com/anhsi ... &l=a&fid=36
  
請你們今天就立刻準備 好以上的物品,不能等待到明天,沒有人知道明天會發生甚麼事情! 地震來時躲在「生命三角」內存活機會 最大

我 們一生中經驗過許多許多的演習 – 地震演習, 我們從小就被教導, 地震來時, 躲到課桌底下, 門框下…現在才知道, 這是不正確的, 應躲在生命三角內。   
並打開美國國際救援小 組(ARTI)網址:http://www.amerrescue.org/,  參考並熟記生命三角的 圖形。  為救自己一命,請耐心花費10分鐘細讀本文並牢記,以備不時之需:

溫室效應讓地殼及海洋溫 度升高,地殼膨脹擠壓,所以地震愈來愈頻繁也愈猛烈,您住在地球上任何角落都可能難逃 地震的傷害,小心不要被地震淘汰!以下是一位美國活菩薩苦心為文要 救各位, 請勿枉費他的一番善心!

我叫道格•庫普(Doug Copp)。是世界上最 有經驗的救援小組─美國國際救援小組(ARTI)的首席救援者,也是災難部經 理。 本文中以下信息能在地震中挽救生命。

我曾經和來自60多個不同國家成立的各種救援小組 一起工作過,曾在875個倒塌的建築物裡爬進爬出。在聯 合國災難減輕(UNX051-UNIENET)小組中我擔任了任期兩年的專 家。從1985年至今,除非同時發生了多個災 禍,我幾乎參與了每一次重大的救援工作。

1996年,我們用我創 立且被證明是正確的方法製作了一部電影。土耳其政府、伊斯坦 布爾市、伊斯坦布爾大學及ARTI聯合製作了這部科學研究影片。

我們模擬摧毀了一座學 校,和一個裡面有20個人體模型的房屋。10個人體模型用「蹲下和掩護」方 法,另外10個模型使用我的「生命三角」的求 生方法。

模擬地震發生後,我們通 過倒塌的碎石慢慢進入建築物,並拍攝和記錄了結果。

在一個可直接觀察到及科 學的條件下,這部電影拍攝了我使用的求生技術。結果顯示那些 用「蹲下和掩護」方法的人存活率是零,而那些使用「生命三 角」的人能夠達到100%存活率。已有上百萬人在土耳其和 歐洲、美國、加拿大和拉丁美洲的電視節目看過這部片子。
我曾進入的第一個建築物是在1985年墨西哥地震中的一個學校。每個 孩子都在課桌底下。每個孩子都被壓扁了。他們如能挨著課桌的 走道里他們躺下,就有生還的希望。我不知道孩子們怎麼會被誤 導要躲在某物體的下面。

簡單地說,當建築物倒 塌落在物體或家具上的屋頂重力會撞擊到這些物體,使得靠近它們的 地方留下一個空間。這個空間就是被我稱作的「生命三角」。物體越 大,越堅固,它被擠壓的餘地就越小。而物體被擠壓得越小,這個空 間就越大,於是利用這個空間的人免於受傷的可能性就越大。

下次,你在電視裡觀看倒 塌的建築物時,數一數這些形成的「三角」。你會發現到處都有 這些三角。在倒塌的建築物裡,這是最常見的形狀。幾乎到處都 有。我培訓Trujillo(人口約為75萬人的地方)的消防部門,教導人 們如何求生,如何照顧他們的家人,以及如何在地震中援救他 人。

Trujillo消防部 門的救援總負責人是Trujillo大學教授。他陪伴我同行,他說: 「我叫Roberto Rosales,我是Trujillo的首席救援者。我11歲時,我被陷在一幢倒塌的建築物 裡。就是發生在1972年的那場地震中,當時有7萬人死亡。我利用我哥哥摩托車旁 的『生命三角』保住了生命。我的朋友們,躲在床下,桌子下的 人都死了,我可以稱作是『生命三角』活生生的例子,而我那些 朋友是「蹲下和掩護」的例子。」

道格觀察到地震中的自救10項要領 :

◣當建築物倒下時,每個 只「蹲下和掩護」的人都幾乎全被壓死了。而那些躲到物體,如 桌子,或汽車下躲避的人也總是受到了重傷或死亡。

◣貓,狗和小孩子在遇到 危險的時候,會自然地蜷縮起身體。地震時,你也應這麼做。這是一種安 全的本能。而你在一個很小的空間裡便可做到。靠近一個物體,一個沙 發,或一個大物體,結果它僅受到輕微的擠壓。

◣在地震中,木質建築物 最牢固。木頭具有彈性,並且與地震的力量一 起移動。如果木質建築物倒塌了,會留出很大的生存空間,而且,木 質材料密度最小,重量最小。磚塊材料則會破碎成一塊塊更小的磚。 磚塊會造成人員受傷,但是,被磚塊壓傷的人遠比被水泥壓傷的人數 要少得多。

◣如晚上發生地震,而你正在床上,你只要 簡單地滾下床。床的周圍便是一個安全的空間。

◣如地震發生,你正在看 電視,不能迅速地從門或窗口逃離,那就在靠近沙發,或椅子的旁 邊躺下,然後蜷縮起來。

◣大樓倒塌時,被發現很 多人在門口死亡。這是怎麼回事?如你站在門框下,當門框向前 或向後倒下時,你會被頭頂上的屋頂砸傷。如門框向側面倒下, 你會被壓在當中,所以,不管怎麼樣,你都會受到致命傷害! 千萬不要站在門框下。

◣千萬不要走樓梯,因樓梯與建築物搖晃頻率不同,樓梯 和大樓的結構物會不斷發生個別碰撞。人在樓梯上時,會被樓梯的台 階割斷,會造成很恐怖的毀傷!就算樓梯沒有倒塌,也要遠離樓梯, 哪怕不是因為地震而斷裂,還會因為承受過多的人群而坍塌。

◣儘量靠近建築物的外牆 或離開建築物。靠近牆的外側遠比內側 要好。你越靠近建築物的中心,你的逃生路 徑被阻擋的可能性就越大。

◣地震時,在車內的人會 被路邊墜落的物體砸傷,這正是Nimitz Freeway路上所發 生的事情。San Francisco地震無辜受害者都是呆在車內。其 實,他們可簡單地離開車輛,靠近車輛坐 下,或躺在車邊就可以了。所有被壓垮的車輛旁邊都有 一個3英呎高的空間,除非車輛是被物體 垂直落下。

◣我發現,在報社或辦公 室裡堆有很多報紙的地方,通常會好些,因為報紙不受擠壓。你 在紙堆旁可找到一個比較大的空間。

美國國際救援小組(ARTI) 網址:http://www.amerrescue.org/

评论
看了大家的帖子。。。。觉得我的准备工作远远不够啊。。。

一会儿还是去采购吧,本想说,买了一堆泡面饼干绳子电池的。。。好像很浪费似的。现在想想,有了这些,可能就是给自己和家人一个撑过去的机会呀。。。

浪费点钱算什么???人生最大的悲哀,小沈阳都说了,人死了,钱没花完。。。。。

评论
地震預警系統 DIY

國際組織預報今年地球將進入地球地震年
所以在這裡給我朋友們推荐一種地震預報的方法是:
把一塊磁鐵用繩子掛在高處,下面正對地磚或一個鐵盆(要能產生聲音),磁鐵上吸粘一塊大鐵塊。地震前地球磁場發生劇烈變化,磁鐵會失去磁性。鐵塊會掉下來,落在地上或盆上,發出響聲。此法在房屋沒有晃動前就會提前預警。提前時間10分鐘至幾十秒。如果掉下來了,必發生大地震。把握提前關鍵時間,即時離開逃命,或許因此救了一命,此方法請多轉寄,讓更多的人知道,也許你的傳播在以後會救許多人的性命。
這個方法的原理是以磁場變化作為地震偵測,所以那鐵塊的重量應該只略大於磁鐵引力(也就是要容易掉下來才行)。

评论
大家不要太恐慌了。刚才还看电视说,日本有可能还有一次大地震,但其他地方发生地震的可能性比较小.

评论
有同感,问个傻问题,我准备好了东西一个大箱子,应该放在哪里好呢?家门口吗?屋内还是屋外?
周末去买了帐篷,还给老公买了救生衣,让他把榔头和救生衣都放在车里,因为他每天都要开车过北岸大桥。
希望一切平安

评论
LZ 我家住西区 TE ATATU 请问海啸来了 应该往那边跑啊?

评论


不会吧,那边的山很高了,如果海水真要过来了,那就一个也逃不了了

新西兰子女教育

求北岸可以out zone申请的学校

新西兰孩子马上要上小学了。学区房在oteha valley school.想了解北岸有哪些学校可以out zone申请 评论 建議LZ直接上學校關方網站找比較快,資料也正確 评论 现在生源都在减少,小学基本都开放 ...

新西兰子女教育

求宝妈推荐个教动漫的美术老师

新西兰我孩子12岁,非常喜欢画动漫,一直苦于找不到不错的动漫美术老师,有谁认识这方面的老师可以推荐个吗?不胜感激。 或者帮忙推荐一名名校美术老师也可以,不专门教动漫也可以。 ...

新西兰子女教育

Rangitoto college的华人家长群

新西兰孩子马上要在这里上学,想多了解一些信息,请问有在群里的小伙伴吗?求拉 评论 也拉兄弟我一把 评论 我也想了解让孩子转去,请加我微信NZ0225801100 评论 我孩子明年去,请加我微信 ...

新西兰子女教育

Vivian Duan 助产师

新西兰请问妈妈们,有没有和助产师 Vivian Duan 的经验可以分享一下?她ok吗?谢谢! 评论 很好很有经验,也是老牌助产士,人也很nice,可以电话聊一下,互相了解一下 评论 好的!听了至少放 ...

新西兰子女教育

请问一下year0和year1的区别

新西兰请问一下各位year0和year1的区别,我的孩子生日是2月份需要上year0还是year1啊谢谢 评论 二月份的生日可以直接上year1比较好。 year0就是幼儿园大班。 话说这种问题为啥还得分个妈妈们还 ...

新西兰子女教育

学校咨询

新西兰请问有了解东区Sancta Maria college 学校的吗?或者有在那里上学的宝妈能咨询一下吗?谢谢 评论 這是一所天主教學校學生幾乎就是都是教徒。課程安排上也有 Religious Education (RE)。若樓主 ...

新西兰子女教育

双校网排名越来越后 怎么回事啊

新西兰最近双校网的教学质量是不是在走下坡路啊怎么排名比如其它学校了。还是crimson 乱排的? 评论 还好吧,名校长盛不衰一靠学风,二靠师资,最关键还是靠生源质量。mt roskill grammar十几 ...

新西兰子女教育

St Cuth, Dio, and ACG

新西兰St Cuth, Dio, and ACG 这三个学校各有各的好,但又没有特别好.有没有家长来分享一下. 评论 你选择新西兰,就是为了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与教育环境的吗? 那你来错地方了…… 评论 有啥好问 ...

新西兰子女教育

生日场地

新西兰请问大家奥克兰有没有适合给孩子过生日的地方,想要那种有的玩,还有地方吃东西切蛋糕的地方,谢谢 评论 几乎所有小孩玩的地方都有,看你住哪个区,比如indoor游乐场,动物园,蝴 ...

新西兰子女教育

diocesan vs St Kentigern

新西兰各位父母,我女儿同时收到了dio和st kent两家的offer,不知道选哪家好。能有做过研究的讲一讲吗?感谢 评论 各位父母,我女儿同时收到了dio和st kent两家的offer,不知道选哪家好。能有做 ...

新西兰子女教育

关于孩子衣服

新西兰想请问一下,家里孩子不穿的衣服妈妈们都是怎么处理的? 评论 品相不错的收好 再下一个崽 评论 舍不得扔的如果能送给认识的人最好,污渍洗不出来的我是当抹布擦擦厨房厕所什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