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Walker's Haute Route, I (sort of) did it

在澳大利亚旅行风光





Walker's Haute Route是我的终极徒步路线。

Haute Route从法国的Chamonix到瑞士的Zermatt,从Mont Blanc到Matterhorn,本是一条专为滑雪登山者设计的冬季路线,需要冰镐、冰爪和滑雪板,越冰川跨雪原。而我走的,是它的夏季版本Walker's Haute Route(以下简称WHR),全程210公里左右,总爬升14,000米左右,大约13到14天走完,具体数值根据路线选择会略有不同。



来源:Reynolds, K. (2022) Trekking Chamonix to Zermatt: The classic Walker's Haute Route. 7th edn. Kendal: Cicerone Press.

我是人菜瘾大的徒步者,尤其不擅长爬升。如果说有什么优点, 就是不惧怕难一点的terrain,也不算恐高。后两点对于走WHR尤为重要,因为确实要过很多个乱石堆(boulderfields),也有好几次需要走在悬崖边半米宽、甚至更窄的岩壁栈道(balcony path)上;当然爬升也很重要,那能怎么办呢,早点出发慢慢爬呗。

出发前我是很忐忑的,因为知道自己实力不够,能不能完成未为可知。到了第五天,是一段1,670米的海拔爬升,大部分在树林里,什么景色也看不到。那天我手里正攥着一张酒店提供的免费缆车票,可以省去1,400多米的爬升。当时我的体力还没从前几天的疲劳中恢复,而接下来两天虽然难度高,却是全程风景的精华,我不想错过。作为一个执着于走完全程的completist,我决定跟自己和解,坐懒车上了山。不光如此,我还加钱上了山顶,把那天变成了一个休息日,提前看到了Matterhorn。第六天,当我恢复了体力,轻快走在路上时,非常庆幸自己做了这个决定。

当然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后面还坐了两次懒车,都是靠自己也能走的下山路。但在树林中走陡坡下山既没风景还费膝盖,既然我已经放弃了“一定要靠自己走完”的目标,搭懒车便成了顺理成章的选择。 路上遇到的一位台湾小哥说:缆车就在那里,所以我坐缆车;就像山就在那里,所以我爬山一样。这一次我终于体会到,放过自己,往往能带来更好的体验。

两年前在Dolomites走Alta Via 1时,在Lagazuoi遇到了一位住新墨西哥的华人大姐,跟我说你一定要去走Haute Route,最后迎着Matterhorn走向Zermatt,那是一生难得的体验。所以这次,即使最后一天的Europaweg因为落石封闭了一段,需要绕一大圈,我还是想办法(搭出租车)回到了Europaweg,走完了这段grand finale。或许正是因为事先知道这段路要搭车,我在第五天才能心安理得地坐上缆车吧

老规矩,坑先挖下,放几张镇楼图,然后再填干货,具体游记就慢慢写吧。

第六天,穿过Grand Désert,来到全程最高点Col de Prafleuri(2,987米),看到的景象。就像Kev Reynolds书里写的:The mountains are falling apart, and to wander through their scenes of destruction is a sobering experience.



第七天的 Col de Riedmatten(2,919米)是我爬过的最陡最滑的山口。还好我是爬上来的,要是下山可能得直接轱辘下去。对面的风景是这样的,这也是全程第一次看到Matterhorn(搭懒车上山顶的那次不算)。你可以找找看Matterhorn在哪里



第九天到了Cabane de Moiry山屋住宿。这个山屋就在Moiry冰川前,餐室的两面都是落地玻璃窗直面冰川。第二天一早,白胡子索性找了一个正对冰川的地方吃早餐。



第十天的Lac de Moiry。这一路还有别的水库,颜色也不错,但没有哪个蓝得过Lac de Moiry。看别人的照片/视频,即使雨天也是这么蓝。



Grand finale的照片待我慢慢整理。走完WHR后我又在Zermatt待了两天,住在一间能直接看到Matterhorn的房间里。这两天天气很好,一补我当年来Zermatt只看得到云的遗憾,让我想起了日本观光广告里常见到的“満喫”——这两天里我不仅去了Gornergrat,还爬去了Hörnlihütte,即Matterhorn登山者的大本营。这算是我们与Matterhorn最近的距离了吧。



过去的中长线徒步:
Inca Trail
Overland Track
West Highland Way
Milford Track、Routeburn Track
Alta Via 1
Tour du Mont Blanc之大胡子单飞了(更新中)


评论
推荐乞力马扎罗给你哦

评论
咣当又一个大坑出现。。。

评论
    年轻人的世界果然不一样、旅游也是,佩服 !

评论
恭喜全家安全归来

评论

澳洲中文论坛热点
新西兰总理:出世在新西兰的新纳粹Thomas Sewell是“挺蹩脚的人”,但那是澳洲的问题
新西兰总理拉克森称新纳粹Thomas Sewell是坏人,但是没对要求把他从澳大利亚遣返到诞生国去的呼吁置评。
撞穿学校栅栏害死十一岁男孩的司机不必坐牢
一位女司机撞穿学校栅栏、害死了11岁男孩,被罚2000元罚金、撤消驾照,不必坐牢。Jack Davey 的父母去了

旅行风光

旅行风光

Walker's Haute Route, I (sort of) did it

澳大利亚Walker's Haute Route是我的终极徒步路线。 Haute Route从法国的Chamonix到瑞士的Zermatt,从Mont Blanc到Matterhorn,本是一条专为滑雪登山者设计的冬季路线,需要冰镐、冰爪和滑雪板,越冰川跨雪原 ...

西澳短游
旅行风光

西澳短游

澳大利亚(点击图片可以看更大的图) 第一站,Gregory 的粉色湖(Hutt Lagoon ) 动态 https://photos.google.com/share/AF1QipNYnE9uf6aoRTqh0swmux4xLBEbkjzw3QDYhN5zNMweLl_usyjQAP19a0pOXfex2g/photo/AF1QipNFOh58wisxsaoeO_SbrSou5ocDT ...

旅行风光

野性的呼唤

澳大利亚从赵忠祥老师又到了动物繁殖的季节,到Sir David Attenborough的Life On Earth系列,自少年时代起,我的耳边常飘过最原始的来自丛林的呼啸,有些浑厚,有些狂野。 但因为世俗的牵绊:时间 ...

旅行风光

巴淡岛

澳大利亚近访新加坡的后花园——巴淡岛,总结如下: 对于非印尼国民,去巴淡岛的最佳途径应该就是从新加坡乘轮渡,航程约1个小时。有两个轮渡港口,多家航运公司的不同船只在运营。比 ...

旅行风光

2025年初夏6月独旅

澳大利亚频繁去韩国出差的日子在6月份结束了。在过去的很多年里,韩国的同事长辈们对我关照有加,所以亲自前往,亲自告别是合乎礼的。那么,来都来了,离日本那么近,当然是要去日本的 ...

旅行风光

台湾游Tips

澳大利亚经常上问问题,最近去台湾一周,分享一些心得 1,台北住在中山站旁,吃饭购物太方便了,吃了两次鼎泰丰,一次神农生活,适合一人餐),周末有集市,买了很多小玩意,商店东西也 ...

旅行风光

新西兰皇后镇+雪山+Milford Sound一周游

澳大利亚评论 评论 第一张图真蓝 评论 queenstown 到 Milford sound, 乃至Te Anau这一路 如果开车飞跃迷雾 一定要小心 飞越迷雾,把生命看清楚,明明白白掌握你的路 评论 喜迎新游记 评论 评论 评论 ...

2025冬 新西兰南岛11日游
旅行风光

2025冬 新西兰南岛11日游

澳大利亚序 想去新西兰,完全是始于小队友对于雪的好奇。 能看雪的地方有很多。新西兰那孤静寂寥,山水相印的独特雪景,无疑是最先跳出的选项之一。对于全世界的大多数人来说,身处天 ...

旅行风光

My nutshell trip of Norway

澳大利亚先来张镇楼图。 很幸运碰上好天气。峡湾观景台照片美得像p出来的。 这次两天走了挪威缩影路线,跟大多数的路线相比稍稍有点改动。行程原因所以取方向Oslo--Bergen。 评论 花两天火车 ...

旅行风光

澳大利亚的都市钟楼

澳大利亚在数码时代开启之前,西方的一些建筑譬如政府的Town Hall、邮局、车站和街市等都会有一个明显的传统四面钟,后来这些时钟又广泛应用在球场、物业和纪念馆。 时钟的运转也从人工、 ...

旅行风光

再游东京(流水账)

澳大利亚去年11月份和好朋友来过一次,印象深刻。这次学校假期就带孩子来玩,依旧东京-京都-大阪这个路线。大宝在学校学习日文,也有兴趣来,附加可以锻炼一下日文。 除了要去这三个地 ...

旅行风光

五月日本关西自驾游后感以及经验分享

澳大利亚前言---- 筹备了半年的日本游终于游玩归来,因为拍照技术太烂,所以这个帖子应该是以文字为主。主要是趁着记忆新鲜,分享一下行程以及第一次自驾游的感受,另外总结一下这次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