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澳洲蚯蚓指南

在澳大利亚园艺





Vermicompost 是西方世界有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商业养殖还是个人兴趣,这项活动都已得到广泛发展。我把养殖者分为四类:1酱油客,2初学者,3发烧友,4患者。本帖主要针对后两者,不对入门内容做详细讨论,客官们请自行对号入座。

1. 蚯蚓的品种。

种类已知的有3000多种,体型最大的为澳洲维省megascolides australis(体长可达3米,重症患者自行研究,这里不扩展)。针对worm farming 功能基本分为 earth worm和compost worm(不科学分类)。

earth worm
他们是花园里常见大型蚯蚓,进食慢,繁殖周期长,挖土深,能很好改善土壤结构,但是在现有人工养殖条件下不能存活,主要原因是进食和繁殖速度慢,不具备生产力和商业价值,所以没有针对这类开发适应的养殖条件。不要把这类蚯蚓圈到自己的养殖箱内,他们会死,养不活,留在花园里松土才是他们该干的事,切记。

compost worm
世界范围内广泛认可的高产高效品种为:
1. Red wigglers(Eisenia fetida)
2. Indian blue worms(Perionyx excavatus)
3.European night crawlers(Dendrobaena veneta)
4.African night crawlers(Eudrilus eugeniae)
北美除了这四种还有Canadian night crawlers 和 Alabama Jumpers 两种常见养殖种,这里不做讨论。
关于这四种的外观差别,看下这个(谨慎点击,容易引起非玩家不适)


简单总结一下性成熟体征, Red wigglers和Indian blue worms这两种差不多中指那么长(非拉伸状态),red有膨出生殖环带,blue环带不膨出,而且blue比red 要细。Blue 自身显著特征还有,灯照有宝石蓝光(不是所有都有这个特征)以及移动和反应速度快。

这两种都具有极高的进食速度和非常短的繁殖周期,24/7不间断进食交配,所以成为世界大部分地区培育的首先品种。Red wigglers(Eisenia fetida)即国内的大平(太平)2号,为国内新兴农业养殖项目,家庭箱养蚯蚓在国内玩的人还很少。台湾地区把大平2号概括为三种compost worms,不细讨论,重症患者自行研究。

Red wigglers 是日本选育出来的优良杂交品种,对于环境气候抗性极强(16-23℃最佳),取食面广,每天消耗自己等价体重的食物(也有说1/2,1/4的,一切受养殖条件影响),排出一半粪便。30天内孵化,120天内性成熟,3个月种群数量翻倍。澳洲还有一种叫tiger的品种,从非科研角度来说就是 Red wigglers,但是很多地方喜欢把他俩并列起来,可以把它们按照同种对待。Red wigglers 不怕冷不怕热(相对而言),对于所有不利因素都具备良好抗性,虽然其他三种都有可以碾压red wigglers的独特性能,但是在综合素质上,它是绝对的最强王者。新手可以直接上手,随便养,想把它养死真的需要技术。以下均以行业王者red wigglers作为性能参照。

Indian blue worms 是东南亚的土种,为热带物种(21-30℃最佳),低温耐受能力不如前者,所以在澳洲冬天blue表现会比red差,但如果给予适当的温度条件,这货会开启狂暴模式,red会被踩在地上摩擦。优秀的移动速度和繁殖能力让blue具有很强的入侵性,入侵任何一个种箱都很快让这个种箱变成不纯种箱,这在世界范围内 commercial worm farming 都是比较常见的。所以我们购买的compost worm很有可能是 red和blue的混合种群,但是他们不杂交,就好像一群马和一群牛混在一起。blue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他们对降雨前后气压变化极其敏感,降雨前后他们会集体爬到养殖箱的最顶端,没有盖子遮挡的话他们会大量出逃,清早醒来会发现满地死蚯蚓,这一点也是blue最让人蛋疼的地方,公主病严重。

******************************************更新1*******************************************************

European Night Crawlers (ENCs)欧洲种,为寒带种(15-21℃最佳),冬季相对耐寒,但是夏季不耐热,需要遮蔽降温。体长多半在15cm上下,女性小指粗细,基本上为两到三个red wigglers堆在一起的体型,直观点说就是姚明和郭敬明站一起的感觉。由于其肉量充沛,而且能在海水中存活更长久,使它成为钓饵的优选种。体型虽然大,但是食量并不比red wigglers大,繁殖速度基本和red wigglers一样快。体量和食量让这个品种成为钓鱼和蚯蚓堆肥verimicompost的双向品种。在家vermicompost滋润花草菜的同时,可以随时抓一把出去钓鱼或者喂鸡,有肉有菜有花赏,真香。除此之外,ENCs在澳洲的市场价也比较贵,0.4$/each,没错,澳洲ENCs就是这么贵,tackle shop标准价20条一盒$8,因为澳洲人都喜欢钓鱼,市场需求高, 保有量有限,价格基本永远不会降。澳洲各地区几乎都有贩售,但是悉尼地区纯种ENCs非常少,Bunnings出售的货为 red,blue,tiger和ENCs的四种混合种群,表面上看是适合各个季节的气候条件,实际上并不利于种群扩繁,对于初学者这是非常好的配置,易于上手,但是对于发烧友和患者级别的纯种群要求,这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ENCs不建议新手直接上手,他们入手后适应期相对长,进入繁殖节奏的时间也相对长,夏季怕热,新手控制不好养殖条件他们会集体死给你看。

African Night crawlers(ANCs)非洲种,为热带种(21-30℃最佳),冬季不耐寒,同属night crawler家族,体型和ENCs一样粗壮,但是更长,灯照泛宝石蓝光。同样为钓鱼和vermicompost双向种,作为钓饵,性能与ENCs相同,作vermicompost用,它食量惊人,真正的饭量和体型成正比,碾压red wigglers。整个身体如同一台大型食物处理机,一头进食,一头出worm casting,无情的食物毁灭者。新手不能碰的品种,由于其不耐寒的习性,整个澳洲南部几乎没有商业饲养,北部有售,冬季需加热控温,成本太高。该品种只适合发烧友及患者,如果您能为ANCs提供适合的生存条件,他们将为您展现毁灭模式。

****************************************************更新2******************************************************

2. 蚯蚓饲养箱

先说下surface area这个概念,就是箱体开口和空气的接触面,说白了就是开口有多大,这个参数决定了整个养殖环境的供氧能力,是蚯蚓的命门,开口越大,供氧环境越优。再贵再漂亮的箱子,如果surface area很小,扔。

1)简易箱
北美蚯蚓养殖密度标准1lbs/1square foot, 1 磅北美产业标准为1000只。澳洲产业标准为500只蚯蚓125g。这两个数据作为参考,选择适合自己的整理箱尺寸,底部钻孔漏水,完成,就这么简单。关于DIY的细节,论坛有高手详细介绍过,不赘述。如果是比较浅的tray,连孔都不用打,so easy。真low?告诉你,commercial worm farming 全都是这种简单结构,因其具有良好空气接触面积。没有水孔的tray需要控水,新手建议打水孔。

2)市售家用多层箱

我不推荐任何一款箱子,图片紧作外形参考

d8abba25-d13c-4ac2-8066-021695e344b4.jpg

下图主要看下结构,一些标注并不准确

mrr-3bin.jpg

首先bedding(蚯蚓养殖床,可以直接理解成土)不能积水,积水导致缺氧,养殖床恶化,虽然不会马上窒息死亡,但是要养好必须避免积水。
除了底层,其他不管有多少层,每层底部都是网孔结构,顶层为投食层,中层为bedding,底层为积水层,有龙头可以将底部积水排出。蚯蚓会自己爬到投食层吃东西,worm casting(WC)都是在容器底部堆积,所以投食层产生 WC后会散落堆积在 bedding这一层,积满后取货。这层清空后直接放在原投食层上面成为新的投食层,周而复始。

家庭使用最广泛的结构,却没有商业养殖使用,主要原因是其透气性太差,整个系统封闭,只有盖子上有那么几个孔。如果在室内养殖,建议直接把盖去掉。有味?这个是投食技术问题,后面会讨论到。

3 )家用 flow through system

81-NTTtxPaL._SX425_.jpg

就是个底部开口的垃圾箱,可以随时把底卸下来取WC,吞吐量比多层结构大,能养殖更多蚯蚓,只需要打开盖子往里投食就可以了。这玩意比较贵,造型还有直接拿垃圾箱改造的以及urban worm bag,构造相同。

4)商用

基本都是简易箱和flow through 的大型定制版,还有大田养殖的,患者自行研究。

image6.jpg

3. 蚯蚓养殖技术

1)Bedding 培养介质

蚯蚓喜欢中性土壤,PH需要控制在6-7,过酸过碱都无法健康成长。过碱环境一般不会出现,过酸环境是非常常见的通病。

常用介质材料有:coco coir,peat moss, 碎报纸/碎纸壳,腐熟堆肥,干树叶,普通potting mix等。

廉价coco coir含盐量高,使用前需要彻底清洗至少三遍以上,患者清洗后会浸泡数小时然后换水,至少持续一周,除盐。怎么洗涤过滤,请google,不扩展。嫌费事直接买最贵的。

Peat moss 为酸性介质,使用前需拉高PH值,可采用适量soil conditioner(SC) 如 garden limestone,dolomite,蛋壳粉 调节PH值,或者类似处理coco coir的洗涤方法降低材质酸性。

Peat moss和 coco coir看作是等价材质,前者为不可再生资源(看做是碳化程度最低的煤炭),价格贵,后者为近些年新兴可再生替代品,价格便宜,二选一即可,主要作用是保水。报纸和纸壳不要采用彩色的,带印刷的最好也是大豆油墨才好。根据自己手头方便,各种材质可以随意混合,原则是蓬松,透气,保水。

Red wigglers 和 Indian blue worms 体型相对小,10cm深介质足够,当然越深饲养量越大。

ENCs和ANCs 体型大,介质深度至少20cm以上,当表层有不利因素时他们会下潜。

2)喂食

蚯蚓不挑食,几乎什么都吃,不过它们是素食主义者,喜欢甜酸两种口味,有一些食物他们会吃,但是可能不太喜欢或者会导致土壤酸化,参考下图
52340.jpg

柑橘类,菠萝,大蒜,洋葱,辣椒,尽量不要喂。除禁忌类食品,一切厨余都可以喂食。

一般玩家也就到此为止了。为了帮助蚯蚓成长,发烧友和患者会在厨余基础上添加worm chow, 主要是高蛋白食品和各种维他命及矿物质。
常见worm chow 材料:玉米粉,麦片粉,面粉,鸡饲料粉,咖啡渣,kelp meal,各种高矿物含量火山灰。
蚯蚓没有牙齿,为了方便它进食最好把食物切成小块,患者会用搅拌机打成泥。蛋壳粉在 worm meal里面起到关键作用,它既可以作为grit帮助蚯蚓消化食物又可以调节土壤PH防止酸化,所以每次投食必撒蛋壳粉,保你平安。

投食基本原则是少量勤喂,一次性投放过多食物会导致严重问题—Protein Poisoning(PP)。过多食物堆积在养殖箱内会开始发酵,产生硫化氢(溶水后为酸性溶液,饱和PH4左右,蚯蚓无法生存),氨气和酒精,这些对蚯蚓都是致命的。不仅如此,酸化环境导致食物在蚯蚓体内发酵产生气体无法排出(蚯蚓不会放屁),最后把整条蚯蚓胀成双节棍,三节棍,甚至珍珠项链一般。

string-of-pearls-protein-poisoning-300x198.jpg

出现这种情况怎么办?如果只是一条,可以采用上面提到的SC来改善介质PH,如果是多发性的,建议分离出所有蚯蚓,介质全部换新。已经中招的个体无法挽救,尽量保住大部分种群就好。

介质酸化后会滋生白色线蚓,体型很小,他们不是蚯蚓的幼虫,可以跟蚯蚓共存,当线蚓大量出现时,说明介质已经过度酸化,此时蚯蚓生存环境已经恶化,需及时使用SC调节PH,或者整体更换介质。

简单来说,每次少喂食并添加蛋壳粉,就没这么多破事。

3)湿度和水

蚯蚓培养介质需要保持70%的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不适合蚯蚓生存。进阶玩家都不会出现过干的情况,过湿反而是个时常发生并且带有争议性的问题。

bedding混合入箱后,需要定期喷水保持湿度,一般是在投食后喷水,因为worm chow都是干粉,需要喷水打湿便于进食。一大片发烧友和患者都采用大灌膛的方式,每周至少一次整桶水灌进养殖箱加湿然后收集所谓的蚯蚓水,这种东西叫Worm leachate,跟真正的worm tea是不同的东西。Worm leachate能不能用是个争议点。首先大灌膛这种做法在专业养殖领域就是被否定的,频繁灌膛带走大量worm casting养分,并且掺杂大量食物半发酵物质和各种霉菌,大量稀释后是可以使用,但是不建议用到食用作物上,不要把这个蚯蚓水当成宝贝儿。其次,介质过湿导致氧气含量降低,对蚯蚓生存非常不利。他们喜欢沐浴在牛毛小雨当中,但是绝对不喜欢泡澡。

真正的vermicompost液态肥是worm tea,是由成品worm casting浸泡在有氧环境下培养而成,保质期很短。详见视频



*************************************更新06/11*********************************************

介质过湿容易滋生各种昆虫,如白色/红色螨虫,黑色甲壳虫,果蝇,鼻涕虫等。这些昆虫多数对蚯蚓无害,当他们的种群扩大时,会和蚯蚓在资源方面形成竞争。对策是采用诱饵投入箱中,如面包,瓜皮等,可尝试多种材料从而找到效果最好的诱饵。当诱饵上聚集杂虫时,可将其取出冲洗然后再次投饵。这种状况是大量投食+灌膛玩家一定会出现的,所以减少投食堆积并且控制好湿度就可以有效改善。

4)温度

如果方便的话,把蚯蚓箱挪到室内,温度问题可以迎刃而解。怕有味吗?成功的蚯蚓养殖箱是没有异味的。坚持少投勤喂的原则,在食物腐败及其他昆虫靠近滋生之前,蚯蚓早已吃光了,根本没机会发臭。如果消食速度太慢说明种群数量太小,建议开箱种群最少500起跳,1000最好,当然不是越多越好,要考虑养殖密度,上文有给出参考数据。

四种常见种的适宜温度上文已经给出,不管冬夏,蚯蚓箱都要庇荫,夏季降温可以多喷水,严酷条件下可以用水瓶装满水冷冻然后包布投入养殖箱中央降温。冬季保温可以给箱子外披毯子或移至室内。这个说起来是简单,实际上都要通过观察蚯蚓的状况来针对调整。炎夏暴晒,寒冬冷风,即使是战神red wigglers也扛不住的。如果不能提供适宜条件,就不要任性选取挑剔的品种,否则双方都难受,失败是注定的。

5)PH

这个强调一万遍了,蚯蚓适宜中性介质,酸化对蚯蚓不利,过度酸化导致群体死亡。建议常备PH试纸/测试仪,便宜测试仪都没用,患者直接买贵的,花园栽培及日常生活都可以用到。一旦检测到介质酸化,需及时用SC调整。嫌麻烦,嫌贵的,请无脑撒蛋壳粉,蛋壳粉不是碎蛋壳,需要用 spice grinder打成粉末。每餐撒蛋壳粉,PH测试产品也可以省了,无脑神器,切记。

6)光

大部分昆虫趋光,蚯蚓怕光。蚯蚓养殖上最不需要的就是光。采用介质表层投食,可以在食物上面用报纸,纸壳,麻布遮盖避光以便蚯蚓更好进食。如果采用填埋的方法则不需要,但是如果控制不好投食量,填埋容易造成无氧发酵,很多患者都是这么做的,长期如此,容易导致介质恶化。

蚯蚓对红光波段不明感,受自然光照射后,他们会迅速逃逸躲避,不便观察,可采用单独红色LED光源由弱至强照射观察,此时蚯蚓的一切行为将尽收眼底。

e734aefdc441bc33a5272e886e89674.jpg

7)繁殖

蚯蚓有不与子孙同堂的习惯,幼虫过多时,成虫会在深夜迁徙。种群数量受养殖箱限制,所以不会无限增殖,达到上限时,成虫停止产卵,种群平均个体重量减小。所以要养出肥胖的蚯蚓,要给与足够的生存空间,及时分箱或者换箱。大田养殖大平2号是20-30天收一次蚯蚓,当然种群数量巨大。家养当非抢食状态下,大量成虫聚集在遮光介质表面时就分箱,或者按照自己感觉,密度大了就分,分分更健康。适当降低密度可以促进蚯蚓成长,但是密度过低不利于繁殖,爬半天也找不到对象,很尴尬。

蚯蚓卵30天孵化,幼虫3个月性成熟,3个月种群数量可以翻倍,就是说一年种群翻16倍,500只变8000只,1000只变16000只,当然是理论值。大田养殖实际数据是一年500-600斤变3000-4000斤,六七倍这样。

采收worm casting后最好单独放置一段时间,因为会有大量幼虫孵化,回收后有利于种群扩繁。

8)Bokashi(EM1/LAB)

Bokashi是和vermicompost并列的方法,一般是二选一。跟传统compost相比,他们最大的优势是增加微生物群落,当然这两种方案的微生物群落是有差别的。Bokashi是什么自行研究,这是个单独项目,不扩展,患者们一定会研究到Bokashi。

初学者止步,发烧友/患者继续。

作为有机种植患者,大家都想把最环保最前沿的玩法相互渗透结合,这就涉及到Bokashi和vermicompost的结合问题。

Bokashi要求无氧环境发酵,蚯蚓无法生存,所以Bokashi发酵箱不能饲养蚯蚓。如果转入有氧环境,发酵产生大量热量,对蚯蚓生存极其不利,他们会选择闪躲,如果无处闪躲便会大量死亡。所以直接结合的方案几乎都是失败的。

Bokashi 初期发酵产物PH<4,很多患者直接喂食蚯蚓,无数整箱翻车的案例。Bokashi最终产物(填埋两周以上),PH在7左右,适合蚯蚓食用,配合SC调节PH一般不会出问题。

EM1/LAB 菌落引入蚯蚓箱势必会改变原有菌落组成,乳酸菌抑制其他菌类是明确的,其他不明,未见负面实例,广泛讨论中。

总之这是件闲着蛋疼,费力不讨好的事。与其这样,不如直接投食。



主贴爆了,3楼更新

评论
感谢分享

评论

9)IMO(Indigenous Microorganism)

非重度患者请忽略。韩国IMO和日本Bokashi可以看做并列项目,IMO用于降解堆肥没有Bokashi速度快,两者作用类似,都是引入益生菌种。worm casting相较于传统堆肥的优势在于其丰富的益生菌,而IMO的核心便是采集菌种,所以两个项目可以结合,采集蚓粪菌种并扩繁,得到饱含益生菌种的IMO4用于有机种植,受益无穷。

自然野外采集的IMO1颜色是五颜六色,除了白色菌丝,其他几乎都不是益生菌,而蚯蚓箱采集到的菌落几乎清一色都是白色毛团,可见蚓粪菌种的价值。

蚓粪IMO1采集中...

76efa31beb7e52a0c5fb9ed2eb156d4.jpg

此项不算蚯蚓养殖技术,算是一个worm casting 效果放大器,是非常好的微生物有机肥料/土壤改良剂。IMO1~5具体操作,重患们自行研究,不扩展。

能把这段看完的都是晚期患者,恭喜恭喜。Bokashi和IMO都是单独大项,内容太多,不便展开,展开后可能每项都比vermicompost内容还多,这里主要还是讨论蚯蚓,有不懂的地方还请大家自行功课,我只是引入一个概念。后面尽量照顾大家感受更一些轻松的。

to be continued...

感谢大家鼓励,如果有更多的朋友感兴趣我会继续更新完善,稍事休息,且听下回分解...

评论
感谢分享!
有红蚯蚓分享,不邮寄,坐标悉尼。

评论

感谢分享!

评论
想養好久了....感謝發文啊........

不過這要那邊買呢??

评论
待我慢慢找来。

评论
感谢分享。

评论
我都是挖到的蚯蚓就扔compost bin里,反正它可以自己爬出去。

评论
感谢楼主写的这么详细

评论

感谢版主鼓励,我会继续码字。

评论
十分景仰,感谢分享!

评论
学习了!

评论

能不能来拿一点?

养这个有什么注意事项或者诀窍么?

评论
为啥要养蚯蚓呢

评论
感谢分享,新手养蚯蚓。

评论

请参考楼主祥细解说,见短消息。

评论
谢谢楼主分享,你题目上标个“一公斤超过100澳元的养殖生意”估计看的人会多很多了。

评论
楼主我来给你打打气,一直在地里默默耕耘的蚯蚓上个月登上了《Science》的封面文章了。

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66/6464/480

05001324.png

评论
谢谢分享~

评论
我有在养蚯蚓,期待楼主的更新。

评论

看着不错,像欧洲种Eisenia Andrei,等价于red wigglers。

评论

是gumtree上买的red wigglers,在看了LZ的帖子之后发现犯了不少新手错误,不过蚯蚓依然在顽强的活着...

我也喜欢钓鱼,不知道这个蚯蚓能不能和European night crawler 混养。还有如果蚯蚓繁殖过多可以直接拿去喂鸡吗?


评论

混养没有问题,但是最终会发现强势品种占据上风。种群数量最终会被饲养箱容积所限达到一个上限,不会无限增殖的,帖子没什么人看,我也不想更了,这个问题后续可能会提到,想增殖要分箱,当然数量多到你烦,你拿蚯蚓干啥都行,不建议放生,有物种入侵问题。

评论

其实我觉得LZ内容是很干货的,看的人比较少可能是因为标题需要更劲爆一些来吸引眼球,因为大部分潜在的读者可能是对gardening这一块感兴趣的人但是具体不清楚养蚯蚓到底有什么用,如果能在文章开头提出几个养蚯蚓的好处读者可能会更感兴趣,而且有一部分人看到一大段文章就不想继续看了,内容分楼发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一点拙见,最后还是LZ决定是否继续更新,能继续更新的话我也会继续关注的,如果不更新的话起码我再也不会给蚯蚓泡澡了:p

评论
感谢分享

评论
楼主继续,悉尼养蚯蚓一个大问题是大热天蚯蚓会死翘翘

评论

放树荫下,盖几层纸或旧衣服,常淋水,问题不大。

评论
谢谢楼主长文。我在西澳时养的没那么失败,来到昆州养的比较失败。现在只是蚯蚓都没死而已。
我的疑惑有2,
1)蚯蚓箱里突然出翔了好多小甲壳虫的幼虫,幼虫像苍蝇的蛆形态,成虫像米粒大小甲壳虫。
2)蚯蚓箱里突然密集的3-5毫米大小的螺丝状蜗牛。

请赐教,可能的成因和应对方法。谢谢

评论

我的箱子也有这些东西,不过它们真的喜欢呆里面,共存?
特别是鼻涕虫,很多,可能有东西吃,反而菜地里就很少见,没怎么危害瓜菜,于是也就由着它们了。
澳洲中文论坛热点
新西兰总理:出世在新西兰的新纳粹Thomas Sewell是“挺蹩脚的人”,但那是澳洲的问题
新西兰总理拉克森称新纳粹Thomas Sewell是坏人,但是没对要求把他从澳大利亚遣返到诞生国去的呼吁置评。
撞穿学校栅栏害死十一岁男孩的司机不必坐牢
一位女司机撞穿学校栅栏、害死了11岁男孩,被罚2000元罚金、撤消驾照,不必坐牢。Jack Davey 的父母去了

园艺

园艺

Chunlan Goeringii持续了3年

澳大利亚最后有箔纸。 评论 海报很耐心!我想知道什么样的花朵是 评论 它是否香? 评论 根系是如此强大!期待花朵盛开! 评论 真的很好! 评论 三年的辛勤工作 评论 恭喜,看来我有这样的 ...

园艺

请帮助我提高积分。我的家人是什么样的草?

澳大利亚kikuyu? Zoysia?或其他草。我想弥补草坪。非常感谢! 评论 草坪在冬季正常,您最多可以在需要补充的地方添加一些营养土壤。春天到来时立即变成绿色! 评论 你很像水牛草。枯萎的草 ...

园艺

在潮湿和寒冷的周末购买树突

澳大利亚莫村的潮湿和寒冷的天气已经返回,只能在室内使用。昨天我在花园世界灰之屋(Garden World Greyhouse),想到了家庭种植兰花的条件,所以看看很有趣。来自国王托儿所的澳大利亚树突在 ...

园艺

Wagners的裸根上升了50%至30%的折扣

澳大利亚喜欢玫瑰的儿童鞋可以看 https://www.wagnersrososerery.com.au/ 大卫·奥斯汀(David Austin)的许多流行品种缺货,但德尔伯特(Delbert)仍然有很多库存。 裸露的根源为14.88美元,包括屡获殊荣的 ...

园艺

橙色嫁接成功

澳大利亚使用在超市购买的石灰种子生长了三年。嫁接于今年6月 - 帝国普通话 - 大师普通话 -Satsuma普通话 -Valencia Orange - 华盛顿海军橙色 -Meiwa kumquat -Nagami kumquat - 还有一个无名的邻居,给了它 ...

园艺

Meiwa cumquat挂在树枝上

澳大利亚这个kumquat已种植了4年,今年生产了许多kumquats,其中大约100个现在是金色和成熟的,因此味道非常甜美。第二张照片是我在2021年第一次购买时的形状。 注释 [attachimg] 2561270 [ /actactimg 评 ...

园艺

红心pomelo

澳大利亚春天来了,新的树枝和树叶开始增长,它们即将盛开。快点收获水果! 皮肤很薄,肉很浓,果汁就足够了。关键是它比去年多得多,而且每年都更好! 评论 祝贺收获! 今年我还收集了 ...

园艺

如何使用咖啡地?

澳大利亚许多咖啡渣已经积累了,将它们留在外面很长时间。 AI说,它不能直接倒在植物上。可以使用吗?如何使用它?我可以将其倒入撰写盒中并施肥吗?请给我建议吗? 评论 论坛旧文章:如 ...

园艺

水仙花开花

澳大利亚仙女林博现在植根于土壤,独特而脚踏实地。 评论 太可爱 评论 美丽! 评论 多么重要 评论 如此美丽! 评论 水仙花盛开,童话精神正在漂浮! 评论 特写夸张精致美丽。极度视觉影响 ...

园艺

哪些花朵或树木可以在卧室窗外种植?

澳大利亚在一楼的别墅上,偶尔会有行人在卧室外面经过。有没有易于种植的花或树木,请推荐给大师?我在种植hua xiaobai方面没有相关知识。非常感谢! 评论 嗯,您在种花方面的目的是什么? ...

园艺

奥本樱花节

澳大利亚今天是樱花节的第一天。星期六,我利用了好天气,并加入了乐趣。 樱花盛开,春天即将来临。 评论 时间如此之快,这是第16个 评论 美丽,相当于春季郊游。 评论 微风吹到你的脸上 ...

园艺

这是什么动物粪便?

澳大利亚它的尺寸约为30毫米(牙签是参考物体),形状如图所示,新鲜的颜色是黑色和棕色,我已经把几罐绿色植物的所有芽和叶子都刺了。我希望在线人才英雄可以学习并提供有效的策略和 ...

园艺

刚过母乳喂养时期的果汁阳台

澳大利亚牙签幼苗由朋友 第二批花刚刚通过了母乳喂养期 当芽就像小蛋黄 他的外表很高吗? 切割易于工作 使它大 并不容易 注释 评论 果汁阳台可能是荷兰阳台系列玫瑰,橙花,花朵直径6-8厘 ...

园艺

春天的兰花花朵开花

澳大利亚八月 半半天兰花兰花花 春天充满欢乐 注释 评论 非常美丽 评论 花的世界很美。 评论 谢谢您对兰花的崇拜 评论 幻想兰花世界 评论 兰花画廊,美丽! 评论 good〜 评论 多元性的兰花 评 ...

园艺

甜龙竹芽可以在墨尔本种植吗?

澳大利亚我想知道是否有人有中文版的甜龙竹芽或台湾绿色的竹芽? 我在寻找两个网站后没有发现甜竹芽的种子。 有人知道您是否可以种植它以及在哪里买竹子? 多谢。 www.bamboowholesale.com.au/ ...

园艺

Huilan新产品的第一场演出

澳大利亚两年前在兰花展上购买了这种兰花幼苗。我来这里的第一年是绿色植物。后来,我长大了,突然有花芽。事实证明,这就是我在杂交后的样子。当我购买它时,我问主人,主人说他不知 ...

园艺

绿梅花花朵

澳大利亚如此兴奋,绿色的李子和内核终于经过八年的长期等待~~~ 用内核产生幼苗后,总共种植了2棵树,目前有一棵树有花。 评论 精美而透明的绿色梅花 竹马在这里 评论 恭喜薰衣草,令人惊 ...

园艺

秋天的菊花变成春季菊花

澳大利亚在整个冬天的一半以上之后,我在春季发现了一个大菊花。 评论 半开头和半闭合 关闭您的心 评论 它是如此美丽,我的chrysanthemums已被我清除 评论 美丽! 评论 很棒! 评论 good〜 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