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科学判断你到底馋不馋

在澳大利亚澳洲新闻




你可能会认为诸如西兰花菜这样的食物对于每个人味道都一样,但是事实上每个人尝到的味道都不尽然相同。

对味觉的新兴科学研究发现超级馋痨呸可以尝到更多味道,所以对味道强烈的食物没啥胃口。

换句话说,味觉发达者不怎么喜欢高脂高糖的食物。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可以在家做的测试,看看自己是味觉不发达,普通发达还是超级发达。

你需要
- 蓝色食物染色剂
- 棉棒
- 纸巾
- 打孔器
- 白板
- 放大镜或手机

1 把蓝色染色剂倒在棉棒尖



2 把那根棉棒上的染色剂抹在舌头上,再用纸巾擦一下



3 在纸上打一个约6毫米的孔



4 把那张有孔的纸放在舌头上



5 用手机找下照片,然后数数那个孔范围内的舌头有多少突起



那些粉红色凸起是乳突。 每个凸起含有三到五个味蕾,每个味蕾又由约50至150个味觉受体细胞组成。

每个受体细胞都能最佳感受一种味道- 甜咸苦鲜以及油味。

在显微镜下这些乳突就像小蘑菇,这就是为何它们被称为“真菌乳头”。

那你的味觉到底如何?

不到15个凸起 = 味觉差 (25%的人口)
味蕾少意味着这些人总是抱怨没味道。
于是他们就加香料加热加调料。
他们也比普通或超级味觉者吃更多脂肪。

15 - 35 凸起 = 味觉普通 (50%的人口)
普通味觉者最幸运,也最普遍。
作为占比最高的人群,他们容易满足,喜欢大多数食物。


35甚至更多凸起= 味觉超群(25%的人口)
那些味觉超群者拥有35个以上凸起,这个世界提供给他们七彩霓虹般的味道。

尽管这种“超能力”听上去令人羡慕,这些人可能在吃的方面很挑剔。

他们对于诸如西兰花菜,甜菜根和芦笋中的苦味更敏感。

为了对抗苦味,味觉超群者可能会下重手放盐。

如果你对自己所属的味觉人群不舒服,别紧张。

最近对一对双胞胎的研究发现8周的低脂饮食会让人体对脂肪更敏感,从而降低对脂肪的食欲。

研究中这对双胞胎中的一个采取低脂饮食,另一个高脂饮食,以判断是否他们对脂肪的味觉是否起变化,以及环境以及基因是否影响我们对脂肪味觉的敏感度。

迪肯大学的Russell Keast教授说你对脂肪越敏感,就吃得越少。

也就是说你能尝到的脂肪越多,你就越不可能吃含脂食物。

我们的基因里融入了味觉,但是基因并非一切。你可以训练甚至重设你的味蕾。

垃圾食品吃得越多越想吃。

所以如果你想唤醒味蕾,那么可能是时候回归基本,去吃不加调料也就是没味道的食物。



http://www.abc.net.au/news/science/2018-08-21/supertaster-non-taster-test-your-tongues-bumps/10139528

评论
现8周的低脂饮食会让人体对脂肪更敏感,从而降低对脂肪的食欲  -- 这条对。

习惯清淡了就会觉得重口味的吃不多了

评论
嗯 我表示我不用测试就知道我很馋

评论
好深奥

评论
真的是很科学啊

评论
我感觉馋不馋主要取决于肚子饿不饿,饿了什么都好吃。

评论
我不爱甜食,一定是味蕾发达的了

评论
我就想问问,涂那么大一块地方,就用这一个洞?怕对不准???

评论

不是,涂在洞外的添加剂是用来解馋的。

评论

原来如此

评论
题目和内容不搭界啊

评论

握爪

评论
还以为。。涂了蓝舌,在眼前放一盘美食,看舌尖能滴多少液体。

评论
垃圾食品吃得越多就越想吃——我就在这个死循环里

评论
So called appetite is more than gustatory sensation. It involves vision/smell/taste (your tongue)/brain and more. For example, when you have cold and running nose, you lost smell so that appetite is also gone.

This research is too simple to believe

评论
垃圾食品就是越吃越想吃 没错

评论

+1

评论
这不是一道送分题吗?
竟然还要科学测试?

评论
这还用测试?我想胖就胖,想更胖还能更胖!

评论
我爱吃西兰花

评论
健康食品好吃的太少了

评论


评论
哈哈哈,回复太有才了

评论

垃圾食品都很好吃,就像人渣都很有魅力

评论
我发现馋不馋和年龄好像也有关系。

记得青春期时候特别馋,各种零食。现在年纪上去了,除了饭和水果不太要吃零食了。

评论
    伪科学,舌头上味蕾的分布是不平均的,前部,后部,中部分别对应酸甜苦辣。

评论
     这是政府的低脂健康饮食全民保健养生计划的一部分,由卫生部推动。

      以前找了网红来推广健康饮食,发现有系统性的漏洞,会导致保密协议的失效,网红们的嘴太大。

      现在回归到传统科普上,用伪科学来推广。

评论
     Russell Keast教授就是拿政府经费的砖家,十来万美金就可以写出任何一篇论文。

      

评论
     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之下,绝大部分人都会照做,发现自己其实都有35甚至更多凸起。

     

评论
       因为科普作家并不是正统学术性科学,就象电视节目一样,是可以通过剪切手法,合法的说谎话。

        
澳洲中文论坛热点
悉尼部份城铁将封闭一年,华人区受影响!只能乘巴士(组图)
据《逐日电讯报》报导,从明年年中开始,因为从Bankstown和Sydenham的城铁将因Metro South West革新名目而
联邦政客们具有多少房产?
据本月早些时分报导,绿党副首领、参议员Mehreen Faruqi已获准在Port Macquarie联系其房产并建造三栋投资联

中文新闻,澳洲经济,时事,华人论坛动态,悉尼本地消息,墨尔本,珀斯,布里斯班,澳洲新闻,澳大利亚华人网,澳洲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