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悉尼华人妈妈亲述:我遭遇了私校家长圈的“潜

在澳大利亚澳洲新闻




在澳洲,每个人都可以选择,属于自己的生活,当你刻意的想融入一个什么圈圈时,问题就出现了...

澳洲私立学校一直以来备受家长们的青睐,很多家长把孩子送到私校,以为可以拓展自己的人脉圈子。

但,一位悉尼妈妈送小孩读私校的经历,却让她体会到了,原来私校的家长圈里,有一种游戏规则叫做“丛林法则“,曾让她感到无比焦虑...

私校家长圈,说白了也是一个丛林,在这所丛林里,每个人都要遵守一种游戏规则...

新移民妈妈Amy Huang,曾经就还为此焦虑度日,直到有一天,她发现了扎心的真相...

这是发生在一个澳洲新移民妈妈身上的故事,她的经历或许有一些我们生活中的影子...

故事的主人公叫Amy Huang,几年前Amy一家搬到悉尼,这里的气候和景色,让她们全家感到兴奋不已,她们非常喜欢这座城市,打算在这里长久地住下去。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历来是每一个家长们为之奋斗的目标。

成材的道路,离不开好的成长环境,为了给她的两个孩子更好的教育,Amy想尽了办法,最终,她如愿以偿,成功的把两个宝贝孩子送进了悉尼东区一所最好的私立学校读书。

这个学校有非常完善的教学设备,还有强大的师资力量,在这里,孩子们一定可以享受到个性、多元的教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两个孩子在学校里听话懂事,Amy非常满意自己把孩子送到私立学校读书的这个决定。

然而,好景不长,Amy却因为把孩子送进私立学校读书这件事,差点患上忧郁症...

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作为一名新移民妈妈,Amy除了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之外,也很关心孩子在学校里与同学的相处是否融洽。

于是Amy想到,要想更好的了解学校以外的生活,深入的领会澳洲教育,甚至想给孩子找到同龄的玩伴,只有融入这所私立学校的家长圈子才行!

于是,她主动去接触由一些核心家长组织的妈妈群,这些群里,很多妈妈除了聊一些育儿经,也会跟进一些当下的时事,有些私交比较好的妈妈,还会有很多的线下活动趴...

但当Amy走进这个圈里以后,才森森的明白一个道理,“如果你不是她们圈子里的人,有什么主题活动,也是不会把你叫上的...“

这样的结局,一时让Amy始料未及...

二,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没有同一个圈子,只有不同的圈层...

一开始,Amy以为,所有家长都是一样,只有在每天接送女儿的时候,家长们象征性的打个招呼,闲聊几句。

但渐渐地,她就发现了一些异样,那些家长虽然也客气地跟她打招呼,但是,每次讲到大家有什么活动,可以一起参加时,Amy隐隐约约的感觉到一丝隔阂感...

有一次,Amy接女儿放学遇到了认识的家长朋友,从她们闲聊中得知了一个宛如晴天霹雳的消息,让Amy深受打击。

其实那些家长早就已经“抱团”,她们有自己的圈子,在Amy不知道的时候一起搞过很多活动。

例如,Play Date或是Sleepover,即圈子里的妈妈带着自己的孩子,一起到某位朋友家做客,或者组织爬山、公园野餐之类的活动。

Amy得知后非常沮丧,原来她始终没有真正融入这些私校家长们的圈子。

这种被边缘化、忽视、轻视的孤独感袭来,像一颗颗石头,重重地压在Amy心头。“我不想被忽视,一定要努力融入进去。”

从那以后,Amy并没有就此放弃,做起了一个“有心人”,

非常关注各种妈妈圈子的活动,聚会、生日饭局、互送礼物...

但结果是,两年后Amy并没有与这些家长成为挚友,她发现,那些“抱团”的家长们,大多是自己有一些生意,家里比较有钱,性格上也都外向,尤其擅长于交际,社交能力很强的人...

她们组成了自己的“核心圈子”,并且“牢不可摧”...

本想着,家长们彼此熟络,也可以让孩子交到好朋友,但Amy终于发现,想融进去,真的是很难...

难道,这就是私立学校家长圈背后的“潜规则“?!

三,家长圈子宛如一个丛林,丛林就必定有丛林的法则。

好不容易挤进家长圈,但呆不呆得下去,就是另一个新层次的问题...

这种拼尽全力去迎合,却让Amy得到了事与愿违的结果...不知不觉中,Amy感到自己再一次“出局“...

这种私校家长圈里”边缘人“的身份,让Amy在头两年的澳洲生活中,度日如年,简直是一种折磨的煎熬,慢慢的,Amy也悟出了道理,圈子里的妈妈们,也都是各取所需,比如,她们是生意场上的伙伴,她们的孩子在某项运动上是同一个level...

还有一些澳洲本地出生人华裔妈妈,她们的文化背景,语言,更容易让她们变得“亲密无间”...

“这些私立学校妈妈穿的衣服,名牌包包,老公开的车,住的地方还有职业,都是大家特别会注意的事情。”

因为这正是这个圈子里的人,划分三六九等的关键要素。

“有时候我说一句话之前要考虑很久,生怕一句话说错,我就被踢出局了。”

圈子里也有许多像Amy这种性格很好,却很普通的家长,但是这些人注定成为不了圈子的最核心人物。

她们在努力迎合,积极逼自己参加社交活动,很多事情看破不说破,久而久之,人变得有一丝虚伪。“有许多家长换上了社交恐惧症,甚至得了抑郁症。”

这些家长们的关系像一条食物链,有人在顶端,有人在底端。有人积极组织各种聚会,有人被排挤只能等着Party的邀约被“召幸”。

“这就是这个圈子的丛林法则。”

四,直到发现真相,你才知道,生活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

Amy用两年的时间看破了这个私立学校的家长圈,渐渐地,她不再迎合融入了。

她身心俱疲,她发现无论如何赤诚,换来的都不会是真心相交,大家只是个图所需,利益相关罢了。有利用价值的人就会受人爱戴,当你不能再为这个圈子的人带来好处的时候,所有人都会毫不犹豫地把你踢出这个圈子。

后来Amy在私立学校的家长圈子里开始佛系起来,群里或者朋友圈再组织一些Party和亲子活动,

也会关注一下。

但是再也不会每一次都挤破头地跑去参加了,感兴趣就去,不感兴趣就不去。

“孩子们现在从学校也交到了不少朋友,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业会更加忙,孩子的朋友们也会以自己的前程为重,我不必为孩子的社交过分担心。”

“我的生活要与我的家人过。”

人生若如跑车,社交只是轮胎轴承上的润滑剂,虽得之有益,但并非必须。

Amy Huang的故事让我们感慨良多。或许我们今生拼尽全力赚来的财富,也比不上有些人一出生就拥有的多;或许我们的孩子起早贪黑,勤奋学习考的分数,也不如有些小孩随手一答考的多;但是我们也应该竭尽全力的奔跑冲刺,不为别人而活。

家长并不是孩子天生的导师,我们只是在陪伴孩子的路上,与他们一起成长。她们的朋友本身应由他们来定义...

正如Amy在最后所说,“我是我自己,是我老公的妻子,是孩子的妈妈,我属于我的家人,并不是谁的追随者。”

希望我们都有乐观的精神,紧紧牵着孩子的小手,大步走向前!

- END-

0.jpg,0


澳洲中文论坛热点
悉尼部份城铁将封闭一年,华人区受影响!只能乘巴士(组图)
据《逐日电讯报》报导,从明年年中开始,因为从Bankstown和Sydenham的城铁将因Metro South West革新名目而
联邦政客们具有多少房产?
据本月早些时分报导,绿党副首领、参议员Mehreen Faruqi已获准在Port Macquarie联系其房产并建造三栋投资联

中文新闻,澳洲经济,时事,华人论坛动态,悉尼本地消息,墨尔本,珀斯,布里斯班,澳洲新闻,澳大利亚华人网,澳洲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