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我所工作的3个幼儿园和3个中国妈妈

在澳大利亚幼儿产妇




在国内我就是幼儿园教师,来到澳洲后我选择从事了同样的工作。虽说同样是面对孩子,但是感受上的差异还是非常大的。同事,家长,孩子,教育方法,思维方式等等等等,刚开始的几个月我感觉压力还是很大的,因为又想发挥自己从事幼教工作的经验,同时又发现很多和这里的教育方式是矛盾的,所以说话做事都很小心。来澳洲3年了,我在不同区的3个幼儿园工作过,下面就写一写这三个幼儿园里我印象最深刻的几件事,和几个妈妈。

幼儿园一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个华人区的幼儿园, 因为那时候自己住在一个华人较多的区, 所以自然就选择了离家近代幼儿园。毫无疑问, childcare的工作在澳洲还是很好找的。这个幼儿园的中国孩子很多,第一天去就发现很多黑头发的孩子,他们第一天就和我熟了起来,我很开心。
我在的0-2岁的小班工作, 负责的是1-2岁孩子们的吃饭, nappy,以及一些杂七杂八的活。由于当时刚从国内过来不久,首先感觉到的差异就是,这么小的孩子就已经在幼儿园生活了,真是很感慨。我在国内工作的幼儿园最小的孩子都2岁半了, 看着周围还在爬的孩子,心里自然对他们尤为的关照和疼爱。但这些小家伙的表现却让我非常吃惊,bottle time到了,所有的小朋友躺在地上, 一人一个bottle, 自己抱着, 很快喝完了,继续莫怕鬼打。睡觉时间到了,放在cot里,打开音乐,一会全都香甜的睡着了。当然, 最让我对这些小家伙喜爱的是,每天早上,他们都高兴的跟爸爸妈妈招手bye,完全没有我之前在国内看到的“杀猪”场面。我跟同事赞扬这些孩子,同事说,这是早上幼儿园的好处之一,离开父母都会哭的,但是他们catch up quickly。

在我负责的group里有一个中国孩子,叫Lisa . 这个孩子很可爱, 经常自然自语, 她马上快2岁要转到中班去了.  Lisa的特点是, 每天都穿的很多, 但她却是生病最频繁的一个孩子.  在她的书包里, 备用衣服总是最多的。
阿姨每天都要给她脱衣服, 边脱边说,  孩子很热了, 这样她很不舒服.  我当时也觉得很矛盾, 我不想给她脱衣服, 因为我们中国人总是怕着凉, 相必Lisa的妈妈也是这样想的, 但又想, 她的确比别的孩子穿的太多, 这样御寒能力就差, 的确更容易生病.  
我特意找到了一个时间跟Lisa的妈妈交流了这个问题,  果然, 这位妈妈说怕孩子着凉, 尤其是女孩子,不能着凉. 我说, Lisa穿的比别人多, 这样在屋子里她就会出汗, 因为她已经穿的很多了,到了室外同样的衣服,风一吹, 她更容易着凉.  而且孩子穿的少些, 自然御寒能力就强些.  Lisa妈妈不同意我的观点. 并且嘱咐我, 盯着Lisa穿多穿少。我说那好吧, 我尽量照看Lisa穿多少衣服, 到室外就加衣服, 回来就减衣服.  显然, 我的同事并不同意这样做, 但是由于是家长的请求,  我们只能尽量照做.

在这个幼儿园经常可以看到的是,其他小朋友穿着短袖,短裤, Lisa穿着长袖及牛仔裤;其他小朋友穿着长衣长裤, Lisa穿着毛衣及背带裤。渐渐的,大家都看习惯了, 但Lisa依然是脸上经常挂着鼻涕的孩子。
在这里有个建议,送孩子去幼儿园的妈妈,真的不需要给孩子穿的太多,但备用衣服一定要带齐。



幼儿园二

10个月后, 我们搬家了. 我换了另外一间幼儿园.  这家幼儿园的环境非常好, 宽敞明亮, 所有的同事都是鬼佬, 我来到第一天就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后来才知道这欢迎里另有原因.
第一天Director找到我,  我依然负责0-2岁的小班,  谈到日常工作.   幼儿园里有几个中国孩子, 我日常的工作routine之外, 重点就是这几个中国孩子.  我当时有些意外, 觉得中国孩子有什么不同?? 这里的stafff已经很多了,还需要另外找一个会讲Mandarin的staff来吗?   事实告诉我, 我的工作重点不是几个中国孩子,而是一个而已。
工作第一天,  和园长谈话及基本的training就进行了大半天,  等到我回到我工作的group时, 所有的孩子都睡了.   
孩子醒了, 吃过afternoon tea, 所有的孩子都出去玩了. 时间已经到了傍晚, 家长陆陆续续来接孩子了, 我心里还在想, 还没和孩子怎么接触第一天就过去了.
我眼睛扫视着周围的孩子, 正在此时, 一个中国男孩儿叫Lucas, 他爬上一个小滑梯, 把一个站在上面的男孩儿一把推了下去………………….
最恐怖的两件事情发生了, 摔下去的男孩子头撞在了下面的一个小车把手上, 同时他的妈妈来接孩子了.
我赶紧抱起来了摔倒的孩子, 他太阳穴附近的地方有血印, 我赶紧抱进室内用冰块给他敷上, 仔细看看有没伤到眼睛, 完全没注意到他的妈妈也已经追了我的旁边.  小男孩一直在哭, 她的妈妈不做声, 我的心里砰砰的跳.  嘴里不停的说sorry, 这时Director已经来到了,  我们一起跟家长道歉.
看得出这位家长也很紧张, 不停的用手把头发捋向耳后, 然后有点哽咽的说, 如果我没记错,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我的儿子在幼儿园受到这样的伤害了, 我希望这样的事情不要再发生. 说完后, 把孩子抱走了. 她把孩子从我手里抱走的那一刻, 我眼里也流下来了, 内心无比愧疚.
Director和我一起坐下来, 她安慰我说, 不要太内疚, 谁都有疏忽的时候, 而且Lucas的确非常aggressive,  是所有老师都很头疼的, that’s why you are here.
这样一来, 我才知道自己工作有多艰巨,回想起以前的同事说, 幼儿园的孩子再多都没事, 但只要有一个aggressive或者unsettle的孩子,你就会觉得度日如年。果然如此。原来是其他老师已经受不了了,才找到了我。
我喜欢和颜悦色的跟孩子说话,喜欢和孩子唱歌跳舞, 讲故事,但在这个幼儿园,全部变成了不停的和Lucas说no, don’t push our friends, stop doing that,please be nice and gentle……
经常唱歌唱到一半停下来,  因为他已经在揪旁边小女孩的头发了,跳舞跳到一半停下来, 因为他把别人推倒了。
我决定找Lucas的妈妈, 跟她谈一下。 我跟director商量后, 她同意了,并且说其实她也有这个打算, 希望能有一个中国老师跟Lucas的妈妈再沟通一下。言外之意,她们沟通过, 结果不理想。
这一天,我特意晚些下班,等到了Lucas的妈妈来接孩子。
谈话刚开始还不错, 我们互相问候了对方, 及简单的介绍自己。当谈及孩子的问题是,Lucas妈妈显得有些不自然,她好像明白了我谈话的原因。我提起最近发生的几件事情,以及其他孩子家长的complaint, 这位妈妈轻描淡写的说,她已经知道了。我建议说, 因为孩子现在刚刚2岁,是引导他的最好时机,希望妈妈能在家里多多引导他,我们在幼儿园也会同样帮助他树立正确和小朋友相处的习惯, 包括sharing, take turn……………
我觉得自己所言并没有过分之处, 没想到竟然触到了这位妈妈敏感的神经,也许她认为我们都是中国人, 竟然生气的说:“我觉得你们幼儿园太小题大作了,2岁的孩子还小, 还不懂事, 小孩子之间打打闹闹很正常的,你也知道, 我们不都是这么长大的嘛……”
我说:“幼儿园请我来, 是希望我能更好的和Lucas沟通,帮助他, 我觉得这是件好事情,虽说是小孩子,但我觉得他已经可以明白很多事情了,因为在我纠正他的错误后,他也会低下头。”话音未落, 这位妈妈的分贝提高了N倍,她大声的说:“我不希望你们训斥我的孩子,让他有挫败感,如果你们这么针对我的孩子,我们可以考虑转幼儿园。”
我觉得天打五雷轰,怎么会有这样的家长? 完全忘记之前要跟她说什么了,两人尴尬的结束了谈话。
我把这番失败的谈话转告了Director, 以为她会很头疼,她只是无奈的说:“我不介意她转幼儿园,这样的孩子如果不教育的话,在哪里都不受欢迎,那将全部是这位妈妈的过错, 当然如果她不介意自己的孩子是一个不受欢迎的孩子。”

事实是,这位妈妈并没有给孩子转幼儿园, 而Lucas依然是我工作的重点之一,直到不愿继续接受这样的挑战,换了第三家幼儿园。

在这里有个建议,妈妈们不要对孩子的需求一味的满足,这样没有挫败感的孩子很容易演变成aggressive的孩子,对孩子的错误行为要制止,引导,但不能打骂。家长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不要认为孩子不吃亏是好事。


幼儿园三


这是一家很大的幼儿园, 我依然在0-2岁的小班。要写的还是一个中国孩子,她被称为小班的小天使,我来的时候她还不到2岁,却是这个班的元老级人物,因为她4个月就来到了这个幼儿园, 这个班。这个孩子叫Lucy, 真的像个小天使。现在她已经升班了,但还经常隔着大小班的栅栏跟小班的老师和小朋友们打招呼。

对于小天使, 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她是一个非常caring的女孩子。坐在旁边吃饭的孩子把水洒到身上,桌到处都是, 阿姨忙着给这个孩子换, 忙完了, 她会告诉阿姨,她的也湿了。一群孩子和老师一起给圣诞树挂东西, 她会不停的把没挂好掉在地上的球捡起来,重新挂好。学走路的小朋友摔倒了,她会过去把小朋友拽起来,虽然动作也很笨拙,但可以看出她的用心。
据上早班的阿姨说,很多小朋友早上来到幼儿园,如果看到Lucy已经到了就很开心,小朋友们还会拥抱一下。

Lucy不仅是幼儿园的元老,而且她也是一周五天,而且每天在幼儿园时间最长的孩子。早上大概7点半,晚上5点半。 每天下班, 我都能看到Lucy的妈妈。这位妈妈同样给人的印象深刻。
她来接Lucy的时候, 基本上幼儿园只有2-3个孩子了,但每天她都要跟阿姨交流一阵子,关于孩子,关于自己还有staff,但时间又把握的很好,因为幼儿园阿姨想按时下班也需要在6点钱完成所有工作。相比之下,有些家长来去匆匆,有时候我们想交流一句的时间都没有。Lucy妈妈为她准备的所有东西都有label, 一件都不差,书包总是干干净净,里面的东西非常整齐,每件事情都不需要staff提醒。她看起来非常忙碌,据说早晨也是她来送, 但幼儿园组织的活动却从来不落。

她参加的最特别的一次活动是父亲节的morning tea。
父亲节的morning tea是工作日,大部分孩子的爸爸都来了,Lucy的妈妈也来了。家长和孩子坐一起,大家坐了一圈。家长介绍自己, 并且用一个词描述自己的孩子。Lucy妈妈很大方的说,她现在是half mum, half dad, 因为Lucy的爸爸在新西兰工作,她想做好half dad的角色,所以今天她来了。用一个词来描述自己的孩子,她说,Lucy is a caring girl. 这个词和我们所有staff对这个小姑娘的评价是一致的。
当天的活动很热闹, 家长们互相交流,和孩子一起唱歌,一起吃东西,Lucy似乎也丝毫没有注意到别人旁边坐的是爸爸,而自己旁边坐的是妈妈,她们开始的拍手做游戏。相比之下,一些父亲没有来参加的孩子在和staff一起玩,一边看着别人,我理解Lucy妈妈的良苦用心。
一个如此caring的妈妈,怎么会没有一个caring的孩子的呢。每当我想起这些,我就会想起我们中国人常说的:榜样的力量。家长的一举一动都会在孩子小小的心灵里留下深刻的印象。
我在目前工作的幼儿园已经工作超过1年了,有些时候,当别人夸这个中国孩子Lucy的时候,我竟然有一种油然而生的自豪感, 觉得她是中国孩子,她能那样的受欢迎,我由衷的为她开心。有时候, 也不由的想起以前的幼儿园的中国孩子,因为穿的多, 因为aggressive被当作meeting上的一个话题,需要特殊对待,我就觉得不自在。也许是我太介意孩子是不是中国人了,在我内心, 总是希望我们中国的孩子好,顺利的在settle,希望他们受欢迎,希望他们能和阿姨有很好的交流,有时候还会奢望中国孩子的家长好沟通,能和幼儿园的观点一致,而不是一味的按着自己的方法养孩子。

3年的工作经验,不长不短,和孩子相处还是很开心的一件事, 我想我会继续从事这个行业,看着一个个小BB慢慢长大,从这小班到中班,再到pre school, 最后离开我们幼儿园去学校,真的是一个难忘的经历。

评论
写得真好

给了我很大信心觉得以后小孩还是可以一岁不到就就送去CC的,呵呵

LZ可不可以讲一下从你做老师的角度来看,早上CC和晚上CC都有那些利和弊?:)

评论
写得真好

评论
我简单说一下我个人感受。
早上和晚上只有根据个人家庭的安排做最好的选择。
我理解的早上是1岁之前,早上的好处就是孩子适应的快,这应该是唯一的好处。
晚上我理解的是3岁以后,坏处就是,尤其是对于我们华人家庭,孩子适应的慢。
当然这只一个平均的概念。
我想childcare既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狱,它就是一个很多孩子过集体生活的地方,这里有阿姨照看他们的起居,孩子们之间和阿姨之间有互动,幼儿园的孩子通常都很nice,有规矩。这些都是我看到好的地方。
我想除了生病,在幼儿园长大,对孩子是有很多好处的。
最主要的是家长的心里,既然选择了,就不能总去想它的弊端,毕竟生活要继续,我们不可能照顾孩子一辈子。

评论
很有道理

评论
绝对原创作品,赞一个。

别以为有些行为和性格是宝宝天生,其实都是受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我很赞同“榜样的力量”,所以父母长辈们的言行在宝宝面前真的很重要。我还是喜欢这边CC教育宝宝的方式。

学习了。

评论
我的孩子接近一岁半去的幼儿园,哭了快三个星期。现在好了,进去后连我跟他bye bye的时间都不舍得给我,直接冲去找小朋友玩了。

我很高兴我早早把他送去,他很喜欢跟小朋友玩。也很喜欢那里的老师。

每一个在幼儿园里的进步,我都很替我的宝宝激动。老师也很负责,虽然我们每次去就两个小时而已,甚至常常迟到,老师都仔细的写下宝宝的趣事。每个星期基本都有跟我比较长时间的交流每个阶段的问题。

我觉得幼儿园老师非常的不容易。很感谢有这么一群有爱心的人投入到这个行业中。

评论
lz去幼儿园找工作不需要这边的certificate么?还是中国的certificate全球通用?????应该不是吧

评论
LZ写的真好.

评论
第二个孩子和第三个孩子,真是鲜明的对比。家长的态度,很多时候决定了一切。

谢谢LZ分享这么好的故事。

评论
这里认可以前的工作经验, 但不认可国内的证书。
我在04年陪老公读Master期间在Tafe读了certificate 3.

评论
今天没分,改天回来补上。

写的很感人

评论
支持有爱心的幼儿教育工作者.

评论
看了觉得作父母对孩子健康心智的培养真是责任重大啊!

评论
写的太好了,给我很多启发,我对孩子总是缺少耐心,看来需要好好的反思一下了!谢谢你

评论
很有意义的故事,我也觉得女儿早早上了幼儿园不错,能学会很多我们在家教不了的东西。

评论
写得真好,太需要这样的信息了。

评论
写的真好。Lucy就是我们家宝宝今后的榜样啊。

评论
楼主写得很不错,很喜欢。

评论
楼主写的真好,希望宝宝能成为像lucy一样的小朋友,看来早点上幼儿园也不错的

评论
谢谢!

评论
感谢分享。

[ 本帖最后由 viviancn 于 2010-12-14 21:44 编辑 ]

评论
很好的文章,谢谢分享。

评论
赞!非常感人。

评论
谢谢

评论
谢谢分享,做老师的责任还是很重的,还需要一颗爱心~~

评论
Lz写得很诚恳,我都内牛满面了。
很同意你所说的childcare不是天堂地狱有孩子有阿姨照顾有互动的集体生活经历的观点。
谢谢!!!

评论
幼儿教育工作者,第一个要求就是心中有爱。LZ是一个有爱的老师~

评论
弱弱的问一下,圣诞节到了,我想给CHILDCARE的老师送点小礼物类似巧克力什么的,因为我女儿是16个月放进去的,现在第二个星期,真是很麻烦的姑娘,我想借此对老师表达一下谢意,但又不知道这样怪不怪

评论
没什么,圣诞节送点小礼物在国外也很正常。但是不要送贵重的礼物和现金
澳洲中文论坛热点
悉尼部份城铁将封闭一年,华人区受影响!只能乘巴士(组图)
据《逐日电讯报》报导,从明年年中开始,因为从Bankstown和Sydenham的城铁将因Metro South West革新名目而
联邦政客们具有多少房产?
据本月早些时分报导,绿党副首领、参议员Mehreen Faruqi已获准在Port Macquarie联系其房产并建造三栋投资联

幼儿产妇

幼儿产妇

WFH能带一个一岁的小孩吗?

澳大利亚cc暂时找不到5天的,我能WFH加上带一个一岁的宝宝吗?不知道现不现实。 评论 只要baby不是所有时间都需要你陪伴就可以,吃饱了睡觉啥的,觉得问题不大,不过baby要是闹起来,做好随 ...

幼儿产妇

还是关于小蛋蛋的问题

澳大利亚之前发过帖子 大概一年前 说小蛋蛋还没掉下来; 看了儿科手术医生,跟我说没关系的 这个年纪 Up and down 很正常;约了一年后复查. 医生原话说 这一年你们就当没有这件事 这眼看要到 ...

幼儿产妇

5岁男孩总是半夜醒来哭喊乱跳怎么办?

澳大利亚我儿子今年5岁,已经上prep,平时白天都很开心 但今年早几个月开始经常半夜醒来高喊no, no, no一边大哭 经常还会满床满地乱跳,大人安抚也要半小时左右才能安静下来 我们会尽量抱他 ...

幼儿产妇

澳洲国籍小孩回国签证应该办哪个

澳大利亚请问澳洲国籍小孩回国签证应该办哪个?Q1还是Q2? 领事馆网站上好像只有直接到领事馆递交申请的选项?不能网上办吗? 可以给小孩申请中国绿卡吗?该怎么申请? 评论 借楼问一下, ...

幼儿产妇

kindergarten 可以推迟吗?

澳大利亚坐标悉尼 因为疫情的关系 孩子快4岁了才送的幼儿园 导致她现在语言,社交和自理能力都明显落后于同龄孩子 看过paediatrician, 诊断为global development delay, 也申请到了NDIS funding, 现在每周 ...

幼儿产妇

一岁2个月宝宝担忧

澳大利亚整整14个月了, 从不指物, 不会拜拜, 从不模仿说话, 不会说有意义的词语, 只会 babble, 听不懂我叫他名字(听力没问题, 哪里有声音就去看哪里), 90%的情况下听不懂任何指令, 就自己玩自己的 ...

幼儿产妇

半岁宝宝回国

澳大利亚快5年没回国了,年底想带半岁宝宝回去,担心宝宝太小期间会染病,犹豫中。 评论 我佩服你的勇气,半岁我带出去一小时都感觉在survival mode,坐飞机能把我累死闹死烦死焦虑死。。。 ...

幼儿产妇

2 岁宝宝不去幼儿园总是哭 怎么回事

澳大利亚一周送5天,每天早晨送进去都是哭的很厉害,偶尔还会有干呕的现象,幼儿园一看孩子呕就让带回家。一回家就玩的高高兴兴,什么事都没有。送幼儿园就是早晨哭的厉害,不愿意进去 ...

幼儿产妇

有人给孩子打过抑制针吗?

澳大利亚女孩,八岁多点,身高比较高143cm,身高从小起一直都很高,没有突然长高。目前去儿童医院测了骨龄偏大3岁,有11岁了,去年七月份才偏大1.7岁、一年不到居然偏大了3岁,刚做了性激 ...

幼儿产妇

4岁半女娃蛀牙要补 全麻费用?

澳大利亚孩子4岁半 照了x光发现一颗蛀牙 还挺深 好在还没触及到神经 是从两颗牙的缝隙开始蛀的 隐藏得很好 平时肉眼根本看不到 才拖到了今天 得尽快行动了 孩子对牙医很抵触 要打麻药针或 ...

幼儿产妇

孩子不会英文 被排斥

澳大利亚五岁半前在中国呆了两年,插班进prep不会英文, 语言学校也要等很久,就先入学了。华人区的学校,华人小孩很多本以为会好点。但几周后观察孩子情绪不好,同桌的也不愿意和她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