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解释一下所谓地学校排名对高考的加分效果

在澳大利亚中学教育




来澳洲二十年了,当年也在澳洲的高考系统中混迹过,当年对这算法系统也做过一些了解,我就说说自己对这个分数的了解,这么多年了可能有些变化,但是总的指导方针应该是不错的,如果各位发现有什么错误也请指正。

学校对分数的影响理论上不存在,所以铮铮有词说学校排名对分数有多大多大的多半对新省的UAI记分方式的误解。影响有,但不是直接体现在分数计算上。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高考分数和大学入学分数是什么。高考分数是指的学生在每门每科上的具体分数,比如,

数学二单元:90
英文三单元:80
音乐:80

等等

家长们关心的是大学入学指数,这个分数是一个通过各个单科分数进行的一系列系数加成减成得出来的一个分数。

比如,学生A的单科成绩为:
数学三单元:80
数学四单元:90
数学二单元(由于四单元数学免试)
音乐: 80
化学: 80
宗教: 90

最后每门课程会得到一个权重,

英文:80->80
数学三单元:80 -> 95
数学四单元:90 -> 100
数学二单元(由于四单元数学免试):90
音乐: 80 -> 70
化学: 80 -> 90
宗教: 90 -> 80

由于只取最好的10单元,音乐将不被列入最后计算
最后综合得分  87.5. 这是一个例子,具体算法会复杂很多,大体是这个意思。

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选课对分数的影响巨大。而这个科目的加分减分是怎么产生的呢?这又是一个统计学问题,笼统来讲,就是该门学科的学生的相对综合成绩越好,该门学科的加成就越大。

接下来讲讲学校在这个计算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先让我们看看这个单科成绩是怎么出来的,以英文为例,这个80分怎么得到的呢?

这个分数是会考成绩 和 平时成绩各占一半。

而平时成绩就是学校提供给你的一个分数。

以下一个例子,

A学生会考成绩90,平时成绩60
B学生会考成绩90,平时成绩80
最后总分谁高呢?

恭喜你,答错了,答案是 ... 不知道。

A 学生虽然平时成绩才60,也许他所在的学校给分比较吝啬,也许平时考试试卷难度较大,我们怎么才能让这个分数和B进行公正的比较呢?

这个时候,我们必须引入学校的概念,

假设A和B所在学校都有5个学生,A和B的四位同学们分别为A1 ... A4 , B1 ... B4

A校对会考成绩如下:


A1: 100
A2: 90
A: 80
A3: 70
A4: 60

平时成绩如下
A1: 70
A: 60
A2: 55
A3: 50
A4: 50

B校对会考成绩如下:


B: 90
B1: 80
B2: 70
B3: 60
B4: 50

平时成绩如下
B1: 90
B2: 86
B: 80
B3: 60
B4: 50

A的平时分数会是多少呢?

大约在 90分左右,因为他的平时分数排在全校第二,所以把他们学习会考分数的第二名分数给他做平时成绩,所以他的最终分数为 (90+90)/2 = 90

B的平时分数为70,因为他的平时分数排在第三,所以把他们学习会考分数的第三名分数给他做平时成绩,所以他的最终分数为 (90+70)/2 = 80

瞅瞅,这个由于学校产生的10分差距出现了,传说中的学校排名加成。

让我们看看这个差距是怎么产生的呢?看着A和B似乎在会考中实力相当,是学校拉了后腿,但实际情况是他在学校的成绩只能排到第三,而他在会考中人品爆发才达到了90分之高,他的真正实力还是弱于A的。

让我们假设B也在A校,其他条件不变,他如果平时成绩仍然为第三名,那么该校第三名的会考成绩将会赋予给他,70分变成了八十分,看起来似乎转校到A会使得他最后分数高出5分,但这个假设成立吗?他在这所明显学生水平较高的学校还能排上第三名吗?显然希望不大,最后的结果也许差不了多少。

再让我们看看学生C,一个牛娃进了一所烂校,会有什么情况

平时成绩:

C: 90
C1: 50
C2: 50
C3:50
C4: 50

会考成绩:

C: 90
C1: 50
C2: 50
C3:50
C4: 50

牛娃C仍然能拿到90分。

这么说,学校排名就没用了吗?有,但是很小,起码第一名和第二百名的差距不会很大,主要因素还是看学生自己。


学校的真正作用还是阴性的,我看主要三个好处

1. 师资力量可能会强些
2. 学习氛围可能会强些
3. 最终成绩比差校稳定些,比如例子里的C同学,他在烂校称王称霸,所以他自己的会考分数对自己的最终分数影响很大,如果考砸了最终成绩会有较大影响。当然这个影响是双向的,如果例子里的B同学到了烂校,最终的一次爆发会让他的分数直接冲上90。

以上的计算方式是简化了很多,但是中心思想应该差不多,真正的算法考虑的因素跟多,比如标准偏差等等指标。


评论
好复杂 看晕了

评论
中心思想是,牛蛙在烂校读比在好学校读占便宜,但是有个前提就是牛蛙一定得去上补习,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评论
想知道vi c是不是也这样评分的

评论
谢谢解释!让我这个娃在普通公校的家长心安了!

评论
我记得当年HSC一科考试失常80分,还好被学校的92分,拉到了86。 不过另一个科考试发挥不错89分, 最后被学校的71分给拉成79 各有得失

评论

晕,中心思想是主要靠孩子本身,学校加分什么的都是浮云

评论

同意   

评论

中心思想是无论是平时还是会考,都要尽力取得高分

评论
好学校加分是误解而已

评论

是的,好的学校和差点的学校相比,如果假设学生在学校的排名相同,那么在好的学校确实占优,可是一般这个假设不成立,好的学校竞争激烈,排名理论上会比在差的学校低。所以一上一下其实差不多

评论
所以说,某种程度,拼精英没多大意思那我安心了,门口有很不错的普通中学 刚才才和老公讨论这个高考制度问题呢,结论和楼主的差不多呢

评论
对学校分数的误解就是大家猜测加上以讹传讹。我女儿OC班的最高分就是一个普通的小学校来的

评论

我觉得拼精英的意义在于师资可能强点(这真没法确定),还有就是学生的学习氛围,竞争意识强点

评论
把甲的考分給乙,就這一條就讓人很氣!

评论
终于好像明白了!好复杂


评论
我的经验是UAI的换算应该要比这个复杂多了,学校排名是有影响的,因为hsc和uai本来就是ranking的分数,跟学校同学的整体水平都是有关系的,这也就是说跟师资水平都是有关系的,注重教育的家庭还是要上好学校

评论

为啥很气,甲自己还是最大的得益人

评论

是有关系,好的学校整体水平高,但是相较在差的学校,同样一个学生在好的学校ranking 会低

评论
好学校,成绩拔尖的学生多,对于想拿好成绩的学生还是有助力的,平时努力点,努力提高学校排名,在正式高考前就能保证50%的高分拿,相当于以前国内的保送,考前心就定了,如果换成差校即使排名第一心也不能定啊,还得全靠自己。

评论
这么复杂,没看懂。。。有一句话版本的不

评论

这是为了减少一次定输赢的情况。

评论

一句话版本是,传说中的名校加分并没有想象中的明显。学生为主,学校为辅。

评论

人家自己考的分,高了低了都是人家本人的,在大考當日人品大爆發,說明人是為大場面而生的。最後分數還被巨頭夺了去,心酸

评论

读小溪中学足够了! 够简洁了吧

评论

如果学有余力的,去精英肯定不错。如果是要“拼”的,中学那六年会不会很辛苦?这样辛苦,最后可能得不偿失,倒不如去个好一些的普通学校,除了读书,再享受各种文体运动和朋友交际。最后去大学,除了几个特别热门的专业,其实是不是真的需要那么高分呢?这是我很想了解的

评论

平常總覺得,我乾多少活,就拿多少獎金。可最後分數不全由自己決定,覺得挺委屈。

评论

我覺得對於普通孩子而言,中學生就干中學生的事兒,大學生就干大學生的事兒,不必往前搶,十幾歲,好好發育,對感興趣的事兒多參與一下,業餘愛好多投入一些。畢竟是人生中最無憂無慮而且對世界充滿愛與好奇的年紀。到了大學再拼學術,畢業再拼工作、成家立業、生兒育女…

评论
“最后去大学,除了几个特别热门的专业,其实是不是真的需要那么高分呢?”
这个答案肯定是No. 以此为目标的家长实在不需要那么焦虑,一个学期来逛一次教育版就足够了。

但是对于那几个“特别热门的专业”,考上的学生只可能是精英里的前30名,或者普通中学的dux. 哪个容易,见仁见智。进入大学以后的人脉,当然是精英的更广。当然,只要性格好,总是能在大学再重新开始累积社交圈的。

评论

昨天和老公探讨这个话题。老公这样推理:oc,精英的学生提前学习,但最后高考都是一个卷子。也就是说,精英的学生到了高二高三只能不断重复学过的东西,以求精益求精,考个状元啥的。然后到了大学,大家的起跑线差不多,再出来社会,基本拼爹拼情商。这样分析,如果不是牛蛙,其实去不去精英,意义不是非常大,为了几分搞到那么辛苦未必值得。如果孩子资质不算差,通过补习也能达到差不多效果。我们区非精英公立中学上年就出了个状元,好几个99以上的。

听完老公的话,我又觉得很有道理 霎时间对oc,精英的执着少了很多……
澳洲中文论坛热点
新西兰总理:出世在新西兰的新纳粹Thomas Sewell是“挺蹩脚的人”,但那是澳洲的问题
新西兰总理拉克森称新纳粹Thomas Sewell是坏人,但是没对要求把他从澳大利亚遣返到诞生国去的呼吁置评。
撞穿学校栅栏害死十一岁男孩的司机不必坐牢
一位女司机撞穿学校栅栏、害死了11岁男孩,被罚2000元罚金、撤消驾照,不必坐牢。Jack Davey 的父母去了

中学教育

中学教育

维州各大学的Open Day即将开始

澳大利亚评论 鸡肋。去了没收获,不去还惦记。更像是做一个广告。 评论 要是学生已经在墨大或者Monash的young scholar program,可以享受一对一VIP服务。 评论 讚。我們下週去看看,扎鬧忙 评论 本 ...

中学教育

澳洲前100私校

澳大利亚大家如何看待Australia’s top 100 private schools。 To compile the inaugural Australia’s Top 100 Private Schools list, created by News Corp, more than 20 different metrics were analysed. These included academic results and achievem ...

中学教育

ATAR:选课与计分

澳大利亚发现一个问题,网上没找到答案,请教万能的足友: 如果HSC考试一共考了11U(譬如Math advanced + Extension 1 一共3U,其他4门2U),考完后会选成绩最好的10U来算ATAR,那么11U-10U,只能不计入 ...

中学教育

7年级英文

澳大利亚NAPLAN成绩出来, 阅读刚刚超全国平均线,拼写和语法都在strong都在快到exceed ing,写作exceeding。 请教这个英文怎么补? 多看书多刷阅读的题目? 这算是英文不好吗? 评论 英文以後考試 ...

中学教育

7 年级数学课本

澳大利亚请问7 年级的algebra 买啥书来练习? excel 的教材 会不会太简单? 谢谢! 评论 Cambridge, ICE EM 评论 看程度。有些娃做Excel都有些吃力。通常学术较好的学校都用二楼所说的 评论 剑桥的IG ...

中学教育

8年级的女生可以申请的奖学金

澳大利亚https://www.hardingmillereducati ... -for-a-scholarship/ 8年级的女生可以申请的奖学金 - 4年2万资助,专门导师,课外辅导,电子设备等。分享给有需要的家庭。 The HMEF Scholarship is for year 8 girls atte ...

中学教育

有了解MacRobertson的吗

澳大利亚收到MacRobertson的录取邮件,本来没报什么希望。上次school tour看了学校挺小的,不知道师资怎么样,有没有了解的? 评论 只能分享身边的一点点反馈(我家还在小学) 认识的家庭有5个 ...

中学教育

昨天被老二教育,说我滥用AI。

澳大利亚如题,她批评我经常找chatgpt扯淡,污染环境。 说是使用一次ai要消耗1升水。我立刻找chatgpt核实了一下,没想到真的如此。 但是习惯使用ai了,再让我用google,觉得好难啊。虽说ai有时候 ...

中学教育

中學的孩子幾歲開始需要補習?

澳大利亚八年級的男生, 目前成績中等, 數學在快班裡也算是中間吧(我自己猜的). 平常喜歡運動, 安排了三種運動 (都是他自己要的). 平常時間很忙, 沒有活動的時候基本上就是要準備學校的考試和 ...

中学教育

请问悉尼物理补习学校

澳大利亚chatswood有补习物理的吗?现在11年级了,物理还没有补习。请问那家professioncy 物理补习怎么样,谢谢 评论 ACE cognito Mr. Zhang 评论 谢谢!是不是jerry zhang?只有epping和parramatta。比较远。 ...

中学教育

墨尔本的JOHN MONASH 如何备考

澳大利亚如果要靠y10的JOHN MONASH ,请教大家过来人应该如何复习啊,因为发现不管是物理还是化学,学校的教材都是science一本,好像没有针对性。还有就是数学相当于要学到几年级啊 非常感谢。 ...

中学教育

精英中学插班考试 (Y8考Y9)

澳大利亚如题,我家小孩想参加今年的精英中学的插班考,学校用的是ACER的考题。 请问哪里可以找到往年的题库,或类似的练习题? 我在网上查了一下,好像有关的资料不多。请有经验的朋友 ...

中学教育

中學生被欺負

澳大利亚前幾天和一個英國來的印度同事聊天,他講侄子在墨爾本被同學欺負,欺負的也是印度學生。他感覺白人欺負亞洲人不多,反而是白人欺負白人,亞洲人欺負亞洲人比較多。這個觀點倒 ...

中学教育

维州精英高中第一批录取出来了

澳大利亚如题 评论 禮拜一和一個比較熟的年輕醫生聊天,他講在墨爾本這種地方要衝醫科,最好就是去Mel high這種學術氛圍拉滿的學堂 评论 其实未来有无限可能,没必要扯到医科 前几天聊到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