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引起全世界关注的中国AI DeepSeek,到底是什么?
在新西兰
近日,一款由中国科技初创公司DeepSeek开发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引发全球市场狂热,震动股市! 同时,这个app也点燃了围绕中美在AI技术发展中经济和地缘政治竞争的讨论。 DeepSeek的AI助手迅速成为苹果iPhone应用商店的免费应用下载榜首,这得益于人们对这款ChatGPT竞争对手的强烈好奇心。部分美国科技行业观察人士担心,这家中国初创公司可能以极低的成本赶上了引领生成式AI发展的美国公司。 如果这一情况属实,将会让人质疑美国科技公司声称需要花费巨资用于数据中心和计算机芯片以推动AI进一步发展的合理性。 然而,围绕DeepSeek技术进步的炒作和误解也引发了混乱。 “他们的模型很出色,但也并非奇迹。”追踪半导体行业的Bernstein分析师Stacy Rasgon表示。她和其他一些分析师认为,华尔街对这一消息的反应过度。 “他们使用的技术并不是什么未知或秘密的创新。”Rasgon说,“这些都是业内正在广泛实验的技术。” 什么是DeepSeek? DeepSeek是一家于2023年在中国杭州成立的初创公司,并在同年发布了首款大型语言模型。其首席执行官梁文锋此前是中国顶级对冲基金之一“High-Flyer”的联合创始人,这家基金专注于AI驱动的量化交易。 上个月,DeepSeek发布了一款新的AI模型,声称在性能上可以媲美美国公司(例如ChatGPT的开发者OpenAI)的类似模型,并且在训练系统时对昂贵的Nvidia芯片的使用更加高效。这一模型让DeepSeek在AI行业中获得了更多关注。其聊天机器人今年年初上线苹果和谷歌应用商店后,变得更广泛可用。 但真正引发恐慌的是上周发布的一篇后续研究论文——恰逢特朗普总统的就职日。这篇论文介绍了DeepSeek的另一款AI模型“R1”,展示了其先进的“推理”能力,例如能够重新审视解数学题的方法,并且成本远低于OpenAI推出的类似模型o1。 “我不清楚他们的经济账是怎么算的,”Rasgon说,“但我认为他们的定价让大家吓坏了。” AI领域的“斯普特尼克”时刻 围绕DeepSeek技术能力的讨论背后,是美国如何在AI领域与中国竞争的辩论。 “DeepSeek R1是AI领域的‘斯普特尼克(前苏联卫星)时刻’。”风险投资家Marc Andreessen在社交平台X上发文说。他提到了1957年苏联发射的“斯普特尼克”卫星,它引发了美苏冷战时期的太空竞赛。 Andreessen曾向特朗普提供技术政策建议,他警告说,美国政府对AI行业的过度监管将阻碍本国公司发展,从而让中国占据优势。 与此同时,对DeepSeek的关注也可能削弱美国近年来试图限制向中国出售美国产AI芯片的关键外交政策策略。一些中美关系专家认为,这并非巧合。 “技术创新是真实的,但发布的时机带有政治性质。”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瓦德瓦尼AI中心主任Gregory Allen表示。 特朗普在上周就职的第一天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表示其政府将“识别并消除现有出口管控中的漏洞”,暗示他可能会延续并加码拜登时期的相关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