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是否恢复新西兰的“出生公民权”?一桩移民案引发连锁反应


在新西兰


  最近,一名出生在新西兰的18岁印度裔少年被要求他离境,引发了新西兰各界的关注,新西兰国会也因此发生“论战”,火药味十足。 与此同时,新西兰《公民法》中的“出生公民权”是否应该恢复,也成为了媒体关注的焦点。 Daman Kumar被通知立即离开新西兰,否则将被遣返回印度。 2006年成为“出生公民权”分界线 这起移民案中的Daman Kumar出生在2006年之后,因此作为非法移民的后代,即便他出生在新西兰的土地上,也无法获得新西兰的公民身份。而他的姐姐由于出生在2006年之前,出生就入籍。 这是因为,新西兰政府在2005年对《公民法》进行了修改,在2005年12月31日之前对国籍认定采取“出生地主义”,即只要在2006年以前出生在新西兰领土内的儿童,即自动获得新西兰国籍。但是在2006年1月1日之后在新西兰出生的儿童,不再因出生地为新西兰而被认为是新西兰公民,而是以父母的新西兰国籍或居留权来认定。 这对姐弟的父母作为逾期居留者已经在新西兰生活了24年,他们同样收到了驱逐通知。 一时间,这则新闻在新西兰引发热烈讨论,不少华人也关注该案的进展,并发表意见。 议员呼吁:不要纠结于何时来到新西兰 “Daman Kumar移民案”被媒体披露后,在新西兰引发激烈讨论。 新西兰绿党议员Ricardo Menéndez March旗帜鲜明地要求移民副部长介入该案,给这名少年提供“特赦”,让他合法地留在新西兰。 行动党党魁David Seymour赞同Menéndez March的观点,称“我们必须停止纠结于人们何时来到新西兰”。 新西兰绿党议员Ricardo Menéndez March 新西兰前国会议员Matt Robson(曾担任惩教部长,如今是一名移民律师)则表示,应该对2006年《公民法》中修改“出生公民权”进行审查。按照他的估计,2006年以来已有数以百计的移民受此影响,或者提出上诉,或者被迫离境。 2006年的《公民法》修改是在Helen Clark领导的工党政府下进行,并得到了国家党的支持。在那之前,新西兰和美国一样实施“出生公民权”,即在本土出生后自动赋予公民身份。 但从目前来看,新西兰本届政府并没有修改《公民法》的打算,也没有任何恢复“出生公民权”的计划。 “有关移民立法变化的问题不属于我作为移民部副部长的职责范围。”移民副部长Chris Penk表示,“但是,据我了解,目前没有计划对《公民法》进行修改。” 未来会有更多年轻人突发发现没有身份 现实情况是,2006年之后在新西兰出生的非法移民,可能直到现在也不知道自己并没有合法身份。未来,会有更多的人突然发现自己一直“黑在新西兰”。 Robson说,一些年轻人并不知道自己没有合法身份,直到被要求提供签证或因工作、大学入学被要求提供公民身份证明,才发现自己是逾期居留者。未来几年这种情况将更多。 “2006年之前出生的人是快乐的新西兰人,但一天之后就不是了。”Robson说。 有华人网友质疑,Daman Kumar既然没有身份,为什么能在新西兰顺利完成基础教育? Robson的解释是,即便非法移民也可以在新西兰读完高中,不会受到签证方面的质疑,“但当他们申请大学时,问题就会出现,一些孩子会发现自己原来不是新西兰公民。” 图片由AI生成 移民部长通常站在移民一边,但这次例外 Robson说,这种情况下,非法移民可以要求移民部长介入,一般情况下部长也会站在移民一边,允许他们留在新西兰。 但对于18岁的Daman Kumar,情况并非如此。移民部长已经表示拒绝介入,副部长Chris Penk还没有明确表态。幸运的是虽然遣返日期已过,他并没有被驱逐,说明还有希望。Penk也表示目前正在审查上诉决定。 Robson认为,当初工党政府的这项立法本身就不合理。 “我认为没有任何统计数据证明人们会坐飞机来新西兰生孩子。我再次认为,这只是收紧(移民)的措施之一,官僚们认为有些人钻空子,他们是在堵窟窿。”他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