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公屋署加大问题租户执法力度:警告数量激增600%


在新西兰


  新西兰政府对公屋署(Kāinga Ora)的问题租户加大执法力度,取得初步成效。住房副部长Tama Potaka表示,政府近期出台的整顿措施有效遏制了扰民行为,显著改善了社会住房居住环境。 住房副部长Tama Potaka。图片来源:Mark Mitchell Potaka指出,过去十个月中,已有63户租户因持续扰民、威胁邻里或破坏房屋等行为被公屋署终止租约。同时,自2024/25财年以来,官方共发出1463份正式行为警告,较上一年度激增600%。 “住在政府提供的社会住房是一项特权,而非权利。”Potaka强调,“绝大多数租户珍惜这份机会,尊重邻居并维护良好秩序,但仍有极少数人行为失当,影响他人生活质量。” 据介绍,这些警告大多为首次发出,其中80%为首次通知,18%为第二次通知,仅2%为第三次通知——第三次通知通常会触发终止租约程序。 Potaka还表示,公屋署对租户行为投诉的响应效率也大幅提升。从2024年1月的平均60天处理时间,缩短至2025年4月的不足12天,显示管理体系运转更加高效。 “这一转变证明,大多数租户开始认真对待警告信息,”Potaka说,“通过建立清晰的警告机制,并在极端情况下果断采取行动,政府正努力营造一个安全、可持续的社会住房环境。” 此前,公屋署实施的“维持租约框架”(Sustaining Tenancies Framework)因被质疑过于宽容问题租户,已于2023年3月终止。政府此次推出的新政策意在重申社会住房的行为标准,同时保障守规租户的居住权益。 Potaka表示,这一系列改革措施将持续推进,确保公共资源被合理使用,让每一位守法守规的租户都能在安全和谐的社区中安心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