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新西兰夫妻在“孩子离巢”后选择离婚渐成趋势
在新西兰
在新西兰从事家庭及离婚法律工作超过十年的律师Sharon Chandra,曾处理数百起离婚案件。她说,尽管每段婚姻的终点各不相同,但大多数破裂的关系都绕不开一个共同因素——沟通失效。 一个趋势是,不少长期夫妻在孩子长大成人后选择了“分道扬镳”。 离婚律师Sharon Chandra。Photo / Dean Purcell 现供职于奥克兰Bankside Chambers律所的Chandra指出,试图将婚姻失败归咎于某个单一因素其实是“人为简化”,“大多数情况下,离婚是种种问题累积后的结果,而非突发事件。” 但她也坦言:“沟通问题几乎贯穿绝大多数离婚案件。当夫妻之间不再倾听、不被理解、不被重视,这些看似小事的堆积,最终会导致两人无法继续下去。” 孩子长大后“分道扬镳”已成趋势 Chandra注意到一个愈发明显的现象:许多长期婚姻在孩子成年后走向终结。 “我接触到越来越多结婚25年、30年的夫妻,在孩子读完高中、进入大学后,才决定分开。”她说,“这通常是因为多年来的疏远与性格变迁,等到孩子长大、离巢,夫妻才终于面对彼此之间已经‘不是当初那个你我’的现实。” 许多人会将离婚归因于“出轨”或“某次大吵”,但Chandra强调,这些“导火索”通常只是压垮婚姻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最终事件发生之前,婚姻里早就存在各种问题。等到压力积攒到一定程度,一件事可能就足以让人作出决定。” 她还指出,新冠疫情期间的封锁、失业或生活方式改变等“外部冲击”也曾加剧婚姻中的矛盾。 被忽视的感受与失衡的付出 Chandra表示,许多委托人感到在关系中被忽视,伴侣不再愿意为对方付出、不再表现出关心。“婚姻就像与朋友、家人、同事的关系一样,需要经营和投入。” “你要愿意倾听,要在意对方的生活,要为对方牺牲和付出。”她说,“这些行为不是婚姻的附属,而是关系得以维持的核心。” 修复关系建议从“沟通”入手 对于仍在犹豫是否结束婚姻的人,Chandra建议,不妨考虑参加沟通辅导(communication counselling)。 “很多时候,夫妻之间需要一个中立的第三方空间去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不被打断、不在愤怒或压力下争吵。”她说。 虽然沟通辅导并不能保证能“挽救”每段婚姻,但她认为,“即使最后选择分开,至少双方都有机会好好说清楚,避免误解与遗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