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从拒绝到主动接种,华人姥姥打疫苗亲历

在澳大利亚澳洲新闻




新年第二周,生活在英国伦敦东南部没有什么两样,太阳照样升起,气温照样徘徊在零度,比起在中国北部过严冬的亲友们,似乎好一点。但也好不到哪儿去。

早晨起床,除了喝茶看书——英文书看不了,中文书有的已经从头翻好几遍了——就是翻看微信,或者追剧。封城,大半年都没再看过免费的中文报纸了。

女儿趁我简单对付点早餐的时间给我讲,英国最高医疗官说了,未来几周是英国抗疫最艰难的时期,新冠肺炎确诊人数每天五六万,死亡人数居高不下,附近几个郡都开辟了临时停尸房了。疫情比去年4月份糟糕得多。我知道她为什么跟我说这个。

这时,家里座机电话响了。女婿接,对方说是家庭医生联盟,是找我的。通知打新冠疫苗,明天(周二)下午能来吗?

至此,我一块石头终于落地。

01

疫苗,打不打?打什么?

英国是西方最早批准使用辉瑞新冠疫苗的国家,抗疫措施漏洞百出,于是把全民接种看作是脱离病毒苦海的唯一希望。因为辉瑞疫苗比较娇气,要低温储藏,所以疫苗一开始是分发到有条件的医院,组织接种。

从去年12月初开始,女儿作为我的联络人多次接到附近医院发来的短信,提醒确认我哪天能去医院打疫苗。我这个滞留在异域他乡的中国人“沾了年龄的光”,排在了第一批。

女儿没有擅自作主,而是征求我的意见。我很矛盾:一方面,我基本不出门,处于被保护状态,一直平安无事;另一方面,微信上打不打疫苗的争论很多,我也拿不定主意。再说,那美国搞出来的东西,要是好,美国人自己不先用,还能轮到英国?英国人争先恐后打,还能先轮到我?!

错过了头两周,很快就到处在说英国出现病毒新变种,疫情急转直下,甚至有传说伦敦大逃亡的。圣诞节前伦敦第三次封锁,就再也没收到医院打疫苗的提醒了。

12月底,英国批准牛津研制的疫苗。这回我的心开始有点动了。毕竟是他们牛津大学的。

但问题又来了。政府急于让更多的人打上,宣布把人家试验有效的两针间隔时间从原来的3-4周拉长到10-12周。还有人说,现在批准了两种疫苗,我能摊上牛津疫苗吗?会不会前后两种混打,拿我们老人做试验呢?

其间,女儿女婿还在不断地“做工作”,可我并不为所动。与此同时,疫情似乎一天比一天糟糕,都说医院新冠病人快住满了,一想到要去医院打疫苗就紧张。

02

疫苗,快打!

真正让我改变主意下决心去打疫苗的是两件事。是无奈,还是别的什么,我也说不清。

元旦刚过,对英国中小学会不会推迟开学,他们就已经嘀咕了。这么严重的疫情,学校教育再重要,也不能成为病毒的集散枢纽啊。星期天(1月3号)首相还在喊,周一(1月4号)开学都要上学啊,尤其是毕业班的孩子们。

心想,这金毛首相不靠谱。夏天还让人们都返回办公室上班,给人家午餐补贴呢,很快改口;12月信誓旦旦要让大家都好好过圣诞,宽松5天,结果最后一刻又改口,只能自家过,而且就圣诞节一天。

果不其然,周一(1月4号)开学,首相当天晚上提升疫情等级,说第二天开始中小学校一律改为网课,特殊工种的子女和弱势家庭子女除外。

但女儿办的中英双语幼儿园按政府要求还是要继续开学。幼儿园的园长和老师们体谅她,让她不要天天面对家长和幼儿,可她不能一直不露面吧。去一趟,就有点发怵,怕不知在哪儿把病毒带回来传给我。

更让我无法面对的是可爱的重外孙。

那洋爸爸很想把孩子送到外婆的双语幼儿园,好不容易够月份了,又不得不舍弃,因为他如果上幼儿园,就不能到我女儿女婿这边串门了。虽然他们讲的什么“育儿泡泡”制度允许孩子过来,但是总怕他天天上幼儿园,万一感染上了病毒再过来传给我,毕竟我属于人们所说的脆弱人群。

小重外孙不去幼儿园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自私地讲,我就可以尽享四世同堂的天伦之乐。但是因为考虑到我而被迫推迟沉浸在双语幼儿园环境中,他们心里是个事儿,我心理压力也不小。

不怕你笑话,90多岁的女王伉俪1月9号也打了疫苗,我再也没有任何理由犹豫不决了。我打,尽快打。

可是打疫苗不比上超市买菜,想去就去。让女儿跟医院联系吧,邮件被退回,电话总接不通。好像过了那个村就没那个店了,我这后悔啊!

后来还是女婿问医院总机,才知道医院现在全力以赴救治新冠病人,本区域打疫苗的事移交给了家庭医生。还没等我们设法联系呢,周一(11号)电话就来了,预约周二打疫苗。

周二下午,女婿领着走到附近的家庭医生诊所。

门口两位男士,一个问姓名,另一个在名单上查找。对,预约时间是3点46分。

还没有坐稳,拿名单的那位男士又递过来一张预约单,是第二针的,排到3月下旬了。

打疫苗前还发了个小手册。

女婿说,这是为打第一针的人准备的问答信息,内容包括:疫苗的副作用、打疫苗会不会带来感染、打过后能否生活正常、疫苗能保证我不感染新冠吗、打了疫苗我还会传染病毒给别人吗、如果预约打第二针那天不舒服怎么办,等等。

护士叫到名字马上进处理室,先问一连串问题,一个个打勾,包括问我这个80多岁的老人有没有怀孕!护士自己也觉得不合适,连忙解释说,单子上的问题她必须一一问到。

边回答边脱外衣,露出胳膊。另一位男护士二话没说就扎针了。结果,这里打的疫苗还是辉瑞的。

赶紧出去吧,我们被告知,后面还有那么多人等着呢!就像流水线作业,一环扣着一环。处理室门外,一位助理护士招呼我坐下,观察15分钟才离开。

要是还有人犹豫,我要说,赶紧地打喽,别再跟我似的。要不是人家英国系统严密,没把我拉下,差点误事。

一夜过来,还是有点反应。右胳膊酸疼,浑身感觉有些发胀无力。应该过几天就会好吧。

鲍首相和大臣们都说, 英国已经有240多万人接种了,最早打的,第二针都打过了。这周开始又陆续启用大的疫苗接种中心,有的还要24小时运行,2月中旬解决70岁以上人群的需求,秋季全国普遍接种完成。

今天(1月13号),反对党工党的领袖也出来点赞了,还问首相:24小时接种中心什么时候开张,什么时候在全国推广?

首相说,会尽快的。现在疫苗接种供不应求,但英国有庞大的网络,NHS和疫苗工作组都很努力,英国人均接种量排在了欧洲第一。

我就记两句话:抓紧打疫苗,遵守规定要求不松懈。

03

祖国加油!英国加油!

回想起来,自己这次在英国经历这百年不遇的新冠疫情还是幸运的。

去年初国内疫情最紧张的时候,大院的干事通过微信问寒问暖,关照我呆在英国一定要多保重,照顾好自己的身体。

本来以为在英国这边能躲过呢,结果疫情一波比一波厉害,跟着封锁,让女儿和外孙女两家罩护着不说,还让国内的亲友牵挂着,常慰问,挺不自在的。

人们说,在海外的华人华侨过去12个月抗疫就像踢足球,上半场帮祖国,下半场帮住在国。女儿女婿就两头帮着募捐,寄送防疫物品,也收到国内亲朋的馈赠,这些我都看到了。现在是加时赛——英国在圣诞节前搞第三轮封锁,还得要上上下下照顾家里和单位。

而我这个80多岁的“老弱病残”只能当观众,看自己的子孙,也体验了英国的医疗体系。

对英国的全民医疗,吐槽的很多:效率低下,病人相对少,医生技术没法像国内那样提高;还有预约排队,小病等成大病,等等。

但我无论是看病吃药,还是医院专科检查,都能在疫情高峰间隙安排妥当,恐怕不全是幸运吧。我等于享受了双份的温暖和照料。

想着想着,不免心生愧疚:自以为还挺有集体观念的,怎么竟让那些不靠谱的东西扰乱思想,给子孙和这个国家瞎添乱?打了疫苗虽然不能保证万无一失,至少离他们讲的群体免疫又近了一步。都不打,还不知道这一波封锁要到猴年马月呢。加油吧,英国!

另外,中国的疫情最近有反复,全国都开始严阵以待,好多地方在劝大家就地过春节,不少地方也开始打疫苗了,和英国一样,免费。我觉得,中国有最成功的防控经验,而且人心齐、听指挥,不会出什么大问题的。成果来之不易,自然倍加珍惜。我想在万里之外说一声:祖国加油!

(上图为英格兰地区疫苗接种点分布。您如果想查看大图和名单,可到“英伦靠谱局” 主页面,在对话框内输入“疫苗地图”,自动获取下载链接。)

情报员:茹姥姥(范三郎代笔)


澳洲中文论坛热点
悉尼部份城铁将封闭一年,华人区受影响!只能乘巴士(组图)
据《逐日电讯报》报导,从明年年中开始,因为从Bankstown和Sydenham的城铁将因Metro South West革新名目而
联邦政客们具有多少房产?
据本月早些时分报导,绿党副首领、参议员Mehreen Faruqi已获准在Port Macquarie联系其房产并建造三栋投资联

中文新闻,澳洲经济,时事,华人论坛动态,悉尼本地消息,墨尔本,珀斯,布里斯班,澳洲新闻,澳大利亚华人网,澳洲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