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2022年新基金“避坑”指南(组图)

在澳大利亚澳洲新闻




2022年,是继2018年后,公募基金业绩最为困难的一年。

这个困难,尤其体现在新基金上。根据初步统计,在今年成立的新基金中,有八只累计亏损超过30%。

其中最大亏损幅度达到-34%。如何回避短期的亏损,或者使用相对有效的方法降低亏损,可能是如今的基民最关心的话题。而从历史规律出发,控制回撤并非没有方法。

图片

谨慎“all in”指数基金

对于2022年的新基金爱好者来说,最值得汲取的教训应该是:——不能过分押注指数基金。

从数据上看,今年以来新基金投资亏损最大的前十只产品全数属于ETF或ETF联接产品。而且,本轮亏损幅度偏大的产品都具备三个特点:年初成立,主投港股市场,重点是科技互联网。

图片

具体来看,年内回撤前十名中:两只年初募集的消费电子ETF名列回撤榜的第一和第三名。五只港股通科技ETF或ETF联接产品垄断了第二至第九名中的大部分席位。

剩余的席位归属于中证信息安全主题ETF、中证沪港深云计算ETF和中证香港科技ETF。果然是“科技”+“港股”这一经典配置。

当然,“科技”和“港股”的指数基金之所以成为今年的下跌重灾区,还是与其前几年涨幅较大,近几年基本面不确定性较多有关。这一总结不具备后市的普适性。

最值得总结的反而是,对于新发指数基金的建仓节奏。考虑到指数基金建仓节奏较快这一特点,如果投资者不是对相关指数特别有信心,中期内分批购买,或适当择时,可能会更加理性。

图片

谨慎“跟风”热门产品

如果说指数基金下跌,更多的因为今年相关指数持续走弱的话。那么避免过度“跟风”热门产品,几乎是新基金申购领域的“铁律”了。

目前看,导致新基金购买浮亏较大的热门产品,主要是两类。其一、前期涨幅巨大、投资者热情充沛的行业基金、基金经理或基金产品;其二、宣传充分、初始规模较大的创新产品。

从本年度的回撤榜单上看,上述两个热门类型都导致了不少“失败案例”。比如2022年7月成立的一批1000ETF,尽管初始规模巨大,但成立以来表现都比较一般,净值损失幅度在10%上下。

图片

热门能源中的碳中和ETF也是类似的情况。但从业绩表现看,截至9月23日,大多数碳中和ETF成立以来跌幅超过14%。

图片

主动管理无法抵御“天时”

另外,2022年的新的偏股基金还有一个重要结论。一旦行业景气度“转弱”(变天),哪怕是一些表现突出的基金经理管理的主动基金,也很难扭转大局。

以今年成立的医疗方向(或擅长医药股投资的)新基金为例,年内净值跌幅都超过了20%。

图片

其中,恒越医疗健康精选就是案例之一,该基金虽然派出了相对 “能打”的基金经理,但实际运作情况来说并不理想,年内回撤超过20%。

类似的,同行也有多家公司排出了王牌战队,但只要成立的时机不对,或是主打的行业不行,最终的业绩都不会太理想。在公募基金业,“人难胜天”才是“久经考验”的规律。

对于主动基金的投资者而言,适当分散和选时,也是重要的“护身符”。

图片

注意规律以外的规律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的几个规律,只是一个普遍规律,并非铁律。换言之,即便违背这些规律,偶尔也会有重大盈利的时刻。比如,投资某个方向的指数基金,在大牛市中就会获利颇丰。

坚持投资热门赛道产品,虽然可能输的很惨,但遇到光伏这种超级赛道,可能今年还是可以赚钱。再比如,选择热门的基金经理,更加视乎之该基金擅长的板块表现,所述公司管控规模的积极程度,以及成立时点等偶然因素。

但投资这个事儿,显然不能完全期待偶然因素,时刻注重组合的低风险才是长期收益的本质。从这个角度看,上述的总结,自有其的道理。


澳洲中文论坛热点
新西兰总理:出世在新西兰的新纳粹Thomas Sewell是“挺蹩脚的人”,但那是澳洲的问题
新西兰总理拉克森称新纳粹Thomas Sewell是坏人,但是没对要求把他从澳大利亚遣返到诞生国去的呼吁置评。
撞穿学校栅栏害死十一岁男孩的司机不必坐牢
一位女司机撞穿学校栅栏、害死了11岁男孩,被罚2000元罚金、撤消驾照,不必坐牢。Jack Davey 的父母去了

中文新闻,澳洲经济,时事,华人论坛动态,悉尼本地消息,墨尔本,珀斯,布里斯班,澳洲新闻,澳大利亚华人网,澳洲华人论坛

澳洲新闻

您准备好活到90吗?你有足够的资金吗?

澳大利亚SMH: 您准备好活到90吗?你有足够的资金吗? 澳大利亚90岁及以上的人口预计将在短短30年内增长250%以上。 问题是:我们如何负担这么长的寿命? 最新的澳大利亚统计局数据显示,澳 ...

澳洲新闻

PBS中包括改变游戏规则的童年哮喘治疗

澳大利亚一种新的抗体治疗儿童严重哮喘的抗体疗法在被纳入药品福利计划(PBS)之后,澳大利亚家庭很快将更加负担得起。 双丁质每两周通过注射一次性施用,针对与哮喘相关的炎症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