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现在我还不敢相信,这种事情刷一下就能来到我们的生活里,如此真实、如此残忍。
复盘一下整个经过:
三天前,女儿忽然情绪很低落,但又不肯告诉我们为什么。一直到晚上她才透露原来她下午偷偷用电子邮件跟同班好友发了个信息,然后对方说I hate you. We don’t like you等等。她感到很难过。
作为家长,我们立即查看孩子邮件记录。简单说就是十天前好友A度假的时候发了一张男孩的照片,男孩的头部用图片修改的方式在他头上画了两个角,脸部也有夸张的涂抹。整个照片看上去非常诡异,我女儿就回复A说很可怕,你不能发这种照片。然后说“不然我要举报你是spam”。
小孩不懂什么是spam,孩子这样讲是跟我们大人学的。看到这里,我觉得我女儿说话有点过了,教育了她。
接着,好友A就抄送给好友B,回复说“我们都不喜欢你” “闭嘴” 等等。根据女儿回忆,这次网络争吵后,她们在学校和好了。
接着就开始放假。三天前,女儿偷偷想发信息跟朋友联系,无意间回复了之前的邮件。朋友A收到的是一封空白邮件但带着以前争吵的记录。A应该是误会了女儿的意思,以为她想旧事重提。于是又一番 I hate,抄送B, 又一次 we don’t like you, shut up之类。
到这时候,我认为就是孩子间小打小闹,问题不大。我教育了女儿不能滥用邮件,又因为女儿很沮丧,担心失去这个好朋友,于是我提议孩子手写一个道歉信。
第二天我开车送孩子去A家亲手送去道歉信。
第三天我下班回家注意到孩子情绪有问题。一起看A的新邮件,不敢置信是一个九岁小孩写的东西。可能看到我女儿道歉就觉得自己理直气壮吧,通篇用大写,用词刻薄,最后一句甚至威胁新学期看我们怎么对付你。
我很震惊,现在的孩子心思怎么会这样。不接受道歉可以,但恶毒骂人、侮辱?
更可怕的事情在后面:打开邮件记录,发现另外一个同学C在A授意下分享了一个文档。文档名:我们的甜品。实际上是一张“犯罪列表”,一条一条控诉我女儿。文档分别由三个同学一起写,还有互相之间的评论,满言嘲讽。
我细读了她们列出来的罪状,我不认为我女儿犯了什么大错,就是放学没有一起走、某一次为答案争吵、某个瞬间的表情之类。
到这里,我很生气。大家合不来不玩可以理解,但不至于抄送别人一起公审对方吧。到这里,我认为已经出现网络欺凌的端倪,需要引起重视。
我把这些都存档了。我们教育了孩子不要滥用邮件进行网络交流,教育了孩子合不来则去。也教育孩子在这个情况下必须远离这个有毒的圈子。
这件事还没有完全结束。新学期开始,我希望孩子能打起精神去上学,不被对方影响。但如果对方还有进一步行动,我们也只能要求老师介入了。
想起来很感概。明明曾经那么要好的朋友,忽然间能给对方发出这样恶毒的信息。我问孩子,当着你面她敢这样说吗?
恶意因为网络这层纱而放大。这可能就是网络交流最恐怖的地方。
评论
现在有些女孩子的语言真是很恶毒,特别到了六年级接近teen时。
这也是我不想女孩中学上公校的一个原因之一。
评论
这个很恶劣。建议问一下学校在online bullying方面,有什么policy。然后根据校方的policy采取下一步行动。我觉得一开始,不需要向校方全盘托出事情的前因后果,拿到policy先。
评论
公校真是什么样的女生都有,私校屏蔽了一部分不重视教育,家教不好的人。
评论
这两个女孩就是打算中学去私校的呢。
评论
私校不是刚刚有一个bully到自杀的女孩子,家长和学校反应了几次都没有用
是不是私校混校会好些
评论
私校只能屏蔽一部分。
我老二小学就有一个本地60多岁的老男人在东南亚“买”了个二十多岁的女人,生了个女孩。
据说是老男人天天在家喝酒发疯,孩子一口脏话。在snapchat年级群里的发言让人恶心得想吐。
评论
社媒交流会有更多误会和障碍,尤其在有矛盾的时候,的确应该避免邮件来回,直接面对面把话说清楚更好,小朋友更容易情绪化,钻牛角尖几个人一起哄思维就更出不来了,有些比较重的话随口说了发了邮件又很难撤回,效果会累积,实际也不能太当真。这个时候家长之间如果可以沟通帮助解决会比较好。
评论
混校也有谈恋爱争风吃醋的问题。
看孩子和家庭的具体情况吧。
评论
这种小事了,告诉孩子friend goes friend comes。大人没必要介入。
评论
这种行为已经不是小事了。足以构成cyber bully。不能忽视。所有欺凌行为都有个开始,我一定会继续跟进,不会任由孩子被人这样辱骂欺负。
评论
回想一下这个年级发生过的故事
最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所作所为会给别人‘伤害’有多深
没有落到自己头上...还以为只是好玩....
网络可能是进一步放大了
评论
九岁小孩?谈什么好朋友啊,我家老二也是九岁,我告诉她最好的朋友就是爸妈,到学校的主要目的是去学习的,能有朋友更好。朋友都是站在不同高度的台阶上面的,远近自己要掌握和实时调整,有劣迹的同学一律远离,那不是朋友
评论
实话实说,这个年纪的孩子基本都在试错,根本谈不上内核稳定,不把自己孩子带坏就不错了,发现问题马上和孩子发起讨论,鉴别完毕赶紧远离
评论
对的,必须把坏分子扼杀在摇篮里,我要是你的话我现在就跟老师和学校报备一下这个事了,为以后突发状况做准备
评论
这些道理大人都懂,但小孩子就未必能理解。像我女儿,昨晚还在内疚,认为是自己道歉不够,还想着能不能求饶挽救。这才是最可怕的。没有大人帮助他们觉醒,不知不觉就沦为欺凌对象而不自知了。我庆幸孩子跟我们无话不谈,她愿意把这些事情告诉父母。
昨晚我很认真地告诉孩子,只要跟你有关,任何事情对爸爸妈妈都是很重要的,没有小事。所有事情都可以讲出来。昨晚想起孩子愚昧的想法一阵后怕。
评论
没想到9岁的女孩就会制造那么多drama
评论
更让人感概的是对方的家长我也见过,聊过天,家庭看上去挺好的。这对我自己也是一个提醒,要经常看一下孩子们的网络行为,不要觉得自己孩子不会做出格的事。
评论
我觉得这不是公校和私校的问题,我一样有听说孩子从公校转去私校,然后说私校的孩子非常mean,远不如公校的孩子friendly.
女生之间drama确实非常多,所以我有时也鼓励孩子会和男生适当交一下朋友。我女儿有时在学校跟女孩子闹矛盾的时候,还有男生问她会不会加入他们一起玩。
评论
越是小孩子越会这样发表刻薄的信件。因为他们自己不一定能有同理心,了解收到的人会怎样想。他们写出来的目的就是为了打击你。
这就好比网络容易有键盘侠,随意批判他人,如果让他们在公共场合,跟人面对面一句一句说,他们估计说不出来。
对于孩子,教育他们不要为了某些人某些群体的“友谊”委曲求全。
没有完美的人,完美的朋友,沟通交流,尊重理解,互相帮助,共同成长,促成更好的自己,才是真正的朋友应该做的。
不论是朋友,或是自己,都可能有意无意的做错事情,甚至出口伤人,要提醒自己也注意用词,控制情绪。同时要勇于面对朋友的错误,不能把他人的错误作为自己的负担。
可以向老师汇报,因为对方没有认识到这种情况是错误的,对同学造成伤害,也可能继续错误对待其他同学,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孩子抱怨的时候,我跟学校老师口头提过一次,没有指名道姓。老师就在班上统一组织一些相关的小活动,让孩子们学会怎么处理,怎么相处。没有单独批评某些人。
澳洲中文论坛热点
- 悉尼部份城铁将封闭一年,华人区受影响!只能乘巴士(组图)
- 据《逐日电讯报》报导,从明年年中开始,因为从Bankstown和Sydenham的城铁将因Metro South West革新名目而
- 联邦政客们具有多少房产?
- 据本月早些时分报导,绿党副首领、参议员Mehreen Faruqi已获准在Port Macquarie联系其房产并建造三栋投资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