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Kiwi注意:超市这些商品成“变相涨价”重灾区
在新西兰
澳大利亚近日一项针对超市行业的严厉调查曝光“缩水式通胀”(商品净含量减少但售价不变,变相抬升单价),新西兰消协也发出警示,要求本地超市提高商品缩量透明度。 视频截图。 新西兰消费者协会(Consumer NZ)首席执行官Jon Duffy表示,商家应在货架上设置标签,让消费者知晓产品已缩量。 “这样一来,顾客就会意识到可能需要对比竞品,选择更划算的商品。” 新西兰统计局调查发现,本地“缩水式通胀”主要出现在巧克力、饼干、薯片和鸡蛋等商品上。 “例如100克巧克力减至90克但价格不变,相当于消费者为等量产品支付了更高价格。”新西兰统计局价格与通缩部门主管Nicola Growden指出。 新西兰经济增长部长Nicola Willis上个月曾表示:“新西兰零售商之间的竞争不够激烈,利润过高,产品种类有限,产品的价格比许多其他国家要高。在这种环境下,新进入者几乎不可能在新西兰市场站稳脚跟。” 目前,新西兰超市行业被两大巨头Foodstuffs和Woolworths NZ垄断,新西兰政府正在研究如何为引入第三家超市运营商铺平道路。 尽管Wills当时没有宣布具体计划,但她表示:“这可能包括消除《海外投资法》、《资源管理法》及整个监管体系中的不必要的障碍;帮助他们获得适合发展的土地和物业;帮助他们吸引资本;打击掠夺性定价并确保他们有公平的产品获取渠道。” 据悉,新西兰内阁已就破除障碍作出决策,相关方案将于下周提交。 在澳大利亚,超市行业因高利润率被称为全球最赚钱市场。尽管德国连锁超市Aldi占据9%市场份额,但两大巨头Coles和Woolworths仍主导市场。澳大利亚议员Andrew Leigh称:“调查显示两大巨头可能在进行‘默契配合’而非良性竞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