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2025财算案】明日揭晓!今年,新西兰政府要怎么花你的钱?
在新西兰
对于所有新西兰人来说,明天将迎来重头戏——明日,我们将知道新西兰2025年财算案到底是“严厉紧缩”还是“不够节制”。 新西兰政府是否真的能一边整顿财政,一边投入经济增长? 目前,大家都在热议,新西兰财政部长Nicola Willis将如何分配这块“财政大饼”? Nicola Willis. Photo: 1News 本文为NZ Herald记者Liam Dann政策解读,不代表新西兰网观点。 什么是财算案? 什么是财算案?最简单来说,财算案就是政府每年公布的支出计划。 它列明政府预计的税收收入和投资收益、计划的支出数额、以及打算借多少钱以及借来做什么。 财算案是政治的核心战场,它揭示了政府在税收、支出和借贷上的优先顺序——收多少、花多少、花在哪。 财算案可能出现盈余(收多于支),也可能是赤字(支出大于收入)。 不过,剧透一下:今年不会有盈余——事实上,预计至少到2029年之前都不会看到政府盈余。 财算案囊括未来四年计划 虽然财算案每年更新,但它还会呈现未来四年的支出走向。因此,很多“数十亿支出”的大项目其实是四年分摊,看起来比实际更慷慨。 目前的主要预先公布支出项目包括: - 国防四年拨款 120亿纽币,其中 90亿为新增资金,包括 20亿用于五架新直升机; - 四年内 1.4亿纽币 提升学生出勤率; - 四年内 1亿纽币 改善数学成绩不佳问题; - 向国家照护机构受虐者支付 7.74亿纽币赔偿; - 为创业创投基金投入 1亿纽币; - 2.75亿纽币 投入“社会投资2.0”; - 5.77亿纽币 用于电影制作补贴; - 四年拨款 6.04亿纽币 用于癌症药物采购(这是去年财算案发布后匆忙追加的支出)。 点击了解更多:新西兰政府已宣布预算一览 以上这些是“新增支出”吗? 并非所有财算案中公布的数字都是全新拨款。有些只是延续现有项目,重新注资而已。 这也是为什么记者、经济学家、反对党都那么热衷于挖掘数字背后的“真相”。 周四(5月22日)下午2点,新西兰政府部门会连发新闻稿,标题看起来都很亮眼。但到底有多少是新钱?未必清楚。 大多数上述项目确实是新增,但也存在“混合水分”,例如,创投基金Elevate的1亿纽币:虽然技术上是“新增”,但实际上只是为了填补前一轮资金耗尽的缺口。上届政府设立Elevate时曾承诺拨款3亿纽币(直到2023年才到账完毕)。 NZ Herald科技编辑Chris Keall指出,Elevate曾被建议追加至 5亿纽币,最终只拿到了其中五分之一。 NZ政府负债情况如何? 疫情前,新西兰政府开支最大头主要是福利、医疗和教育。但新冠爆发后,为应对经济冲击,政府大规模借债,推出工资补贴等支持措施。 结果就是:政府负债大幅增加,财政压力剧增。 例如: - 2019年12月,财政部计划2020财年仅发行 100亿纽币国债; - 到了现在,净债务已增加了1200亿纽币。 经济学家预测,今年财算案将成为政府债务的高点。 去年12月财政部发布更新数据,令市场震惊: 预测借款分别为: 2024/25财年:400亿纽币 2025/26财年:400亿 2026/27:380亿 2027/28:280亿 2028/29:220亿 虽然整体框架不会变太多,但部分经济学家预计仍可能略有上调,比如: - Westpac 预计增加40亿纽币; - ANZ 预测新增20亿纽币。 两种支出:运营 vs 资本 财算案中通常会划分两类支出: - 运营支出(Operational):用于公务员工资、基础服务、日常维护等; - 资本支出(Capital):用于一次性建设和长期资产投资,比如学校、医院、公路、铁路等。 今年最受关注的是运营支出: 政府将“可自由分配运营预算”从 24亿纽币削减至13亿。这让部分人觉得政府仍在“增支”,但财政部认为仅维持现有服务就需 25亿纽币,所以实际上是削减了。 这意味着政府若想推新政策,必须在别处砍预算。 相对地,资本支出略有增加。新西兰总理Christopher Luxon表示,资本总支出为68亿纽币,扣除节省部分后,净支出为40亿(比原计划的36亿略增)。 这笔钱也将覆盖政府提出的国防升级计划(四年新增支出 90亿纽币)。 财政冲击(Fiscal Impulse) 支出过多可能引发通胀;削支太狠又可能压垮经济。 理想情况下:经济差时多花钱,经济热时少花钱。但时机很难把握。 “财政冲击”描述的正是这种影响——可能是扩张性的,也可能是紧缩性的。 财政部曾预测:2024财算案应为轻度扩张性。 但由于运营预算被削,可能会变为轻度紧缩性。 这部分可以通过新西兰央行(RBNZ)降息来对冲。 为什么还能叫“增长财算案”? 虽然整体偏紧,但政府还是把这称为“增长财算案”——有人发问,那数学怎么算?怎么做到既削减又增长? 据悉,新西兰政府的策略是“重新排序”:把资金从低效部门转向高增长领域。 例如这周宣布的税改措施:- 7500万纽币用于吸引外资、提高生产力; - 其中 6500万用于调整外资税收抵扣债务规则; - 1000万用于推迟员工持股计划的纳税时间,帮助初创公司。 这些不算大动作,但被视作实用的制度微调。 另一个受欢迎的提案是加快资本设备的折旧速度,也就是企业买设备后能更快抵扣税收,从而更愿意投资自动化和技术。 Luxon在接受采访时说:“新西兰中小企业中,最有效率的10%,其生产力是最低10%的七倍。这背后,很大一部分就是他们在自动化和设备方面的投资。” 财算案的“旧时光”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财算案一出,民众都会在午夜前抢购汽油、香烟和酒类商品。那时的财算案几乎不提前预告,金融市场极度紧张。 1989年后,政府必须提前释放政策信号。 如今的财算案仍会对纽币汇率、利率、房贷成本产生影响,但已不再像过去那样“石破天惊”。 财算案是“政治秀”吗? NZ Herald记者Liam Dann给出回答:当然是。 虽然不是大选年,但财长Nicola Willis和联合政府仍希望通过这份财算案确立执政基调。通常政府会留几项“大新闻”到财算案当日公布,以争夺头条。 最终,这份文件不仅是财政工具,还是一场政治舞台上的排兵布阵。 Liam Dann. Photo: NZ Hera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