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新西兰现“新冠变异株”Nimbus,新一波疫情来袭?


在新西兰


一种名为NB.1.8.1(又称Nimbus)的新冠病毒变异株近期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需监测变异株”,目前已在包括新西兰在内的多个国家被发现。 虽然部分媒体用诸如“新冠惊雷”“危险新毒株”等字眼渲染风险,但专家指出,目前暂无证据表明Nimbus比此前的变异株更危险。那么这一次的变异株到底是什么?新西兰人又是否需要担心? 资料图片 什么是Nimbus?从哪里来的? Nimbus是一种源自奥密克戎毒株的新冠变异株,最早于2025年1月被检测到。它最初在中国内地和香港传播,随后扩散至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地。 世界卫生组织于5月23日将其列入“需监测变异株”名单,这意味着科学界认为它可能影响病毒传播的行为模式,因此需要持续观察。 新西兰建模专家Michael Plank教授表示,变异株通常出现在免疫功能较弱或长期感染者体内,这些人无法清除病毒,使病毒得以持续变异。 Nimbus危险吗? 世卫组织对Nimbus的总体风险评估为“低”。尽管数据显示该毒株的传播速度相对较快,但其对免疫系统的“逃逸能力”与其他流行变异株相比仅有轻微提升。 简而言之,没有证据表明Nimbus比现有奥密克戎变种更致命或更严重。但它的确可能具有更强的传播能力,尤其在进入冬季、人群活动增多的背景下。 新西兰有病例吗? 有。根据新西兰最新的污水监测数据显示,截至5月11日,NB.1.8.1已占全国新冠病毒样本的21.6%。 Plank教授指出,随着新西兰进入冬季,病例数可能会随之上升,但目前来看,全国的新冠病例仍处于过去几个月以来的低位水平,远低于前几波疫情高峰。 免疫力低下人群该怎么办? Plank建议,疫苗仍是最有效的“第一道防线”,尤其是对于应对包括Nimbus在内的JN.1变异株系列。 除此之外,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等标准防疫措施仍然有效。此外,虽然勤洗手是良好卫生习惯,但由于新冠病毒主要通过空气传播,洗手对防止传播的作用相对有限。 总结下来: NB.1.8.1/Nimbus已在新西兰出现,占比超过两成 暂无证据显示该毒株更致命或更具破坏性 疫苗、口罩、社交距离仍是防护重点 冬季需提高警惕,但无须恐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