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男性养家文化对女性并无益处

在澳大利亚澳洲新闻




当律师Helen Telfer 怀上第一个孩子的时候,那时候还没有带薪产假。当时她丈夫得到一个职业机会在香港发展,她也跟着去了海外工作,怀孕后在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放弃了工作回家养孩子。

12年后的今天她对那个决定仍然怀有很复杂而强烈的感觉。

“如果你拿钱回家,这比你养育孩子,创造家的氛围的‘软性’价值更值钱,这种观点仍然大行其道。”

这种被评判的感觉是那种长时间不工作而在家育儿的妈妈们所熟悉的感觉。对澳洲家长一项新的调查显示女性对于工作还是辞职照顾孩子仍然处在两难境地。

不管她们是否休了产假,留在家里带娃还是尽可能地早回职场,女性仍然感到被评判,而且是严苛的评判。

对1000名家长的调查发现为了逃避这种负面评判,女性需要遵循一个死板的‘回到职场’时间表。那些生娃后不到三个月就回职场的女性(88.4%的参与调查者认为那太短了),以及那些生了娃一年还没回职场的女性 (69.6%的人认为太长了),是最被亲友和同事放在放大镜下看的。

此外对于母亲和父亲不平等的机会以及期望值让双方都充满了罪恶感以及不满。

26.8%的比伴侣早回职场的家长说他们对另一半能呆在家里和孩子共处更长时间有怨念。

而28%的比伴侣晚回职场的父母说他们对另一半能回去上班了但自己却不能感到不满。

即使那些休了“合适”时间产假的人在关于选择和公平性上,仍然会遭到评判和其他障碍。



Helen的双胞胎姐妹Alison是一家大型金融服务公司的董事总经理,她和 Helen差不多时候生娃。但是她有产假,并在生三个孩子(现在分别12,9和7岁)时每个都休了一年产假,然后回去工作每周四天。

她以为这样“我就能成为那个‘好妈妈’并同时不放弃事业。”

她觉得她必须这么做,担心不然她的事业就要“完了”。

“我当时认为如果我不回去工作,那就再也不能工作了,我的履历会毁了,一切都完了。所以我做了那样的决定,我发现真的很难。”

尽管她的决定相对不那么容易招致负面评判,Alison说根据她目前担任的职位不同以及周围人的想法,她仍然遭遇偏见。

“人们对我仍然全职工作还能出差表示佩服,但是他们假设我肯定没有那些全职在家带娃的妈妈对孩子做得好。”

但是当她自己在家全职带娃的时候,她注意到有些人在诸如学校活动的特定场合下,对她不那么尊敬。

“当我在家全职带娃的时候,人们不会问你你做什么工作。他们假设你什么也不做,所以在谈话中得到的对待和上班的妈妈是不同的。即使讨论世界问题也是如此。”

双胞胎姐妹俩说她们曾经觉得对方的选择更好,但是现在都周旋于工作和家庭之间,这带来很多满足感但是’有时候很疯狂“,Helen说。

悉尼大学政治经济系的主席Elizabeth Hill说尽管生活成本上升意味着大多数家庭没法用单收入养家,澳洲对于男性养家的观念还是根深蒂固。

这让女性面临巨大的压力,因为社会没有提供高质的灵活的可负担的托儿体系,她们得在主要看护孩子的责任和工作之间寻找平衡。

尽管现在的澳洲女性是历史上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女性,”澳洲的观点还是女性负有照顾孩子的首要责任。”

“这些受到良好教育的女性想要把知识和教育用于职场,用于个人的自我实现,以及最重要的是经济安全感。”

Hill 博士受很多年轻女性现在选择不生孩子因为她们“了解需要做出的牺牲”,并且不希望放弃经济安全感和自我实现感。

也不尽是坏消息。 Hill 博士说推动父亲产假以及呼吁灵活工作时间都有帮助,但是如果想要有文化上的改变的话,那么得有更多的男性来照顾孩子。

但是这可能很难。尽管调查显示男性远没有女性那样感到被评判,但这可能是因为男性对现状感到满意。

“我们从研究得知男性要求产假以及灵活工作时间的比例比女性少,而且当他们提出的时候,要求往往被拒绝。”

42岁的Michael说他三年前要求他的雇主一家广告代理商让他休产假。这家雇主被形容为“男孩俱乐部”,视看孩子为女性的职责。

“他们表示不给男人休产假。他们对为人父母以及伴侣如何合作有不同的看法。”

这个经历导致Michael跳了槽。

Hill博士希望更多的名人父亲担任起看护孩子的主要职责的事例能帮助转换“粘滞的”社会常规。就好比周四刚生了孩子新西兰女总理Jacinda Ardern养。“Ardern女士和她的伴侣Clarke Gaynor为“现代父母做出了很棒的典范。” Hill博士说。

“像这样的名人事例可以帮助转变员工,雇主以及整个社会对于照顾孩子的看法。"



https://www.smh.com.au/national/sticky-male-breadwinning-culture-promises-no-wins-for-mums-20180621-p4zmzl.html

评论
什么叫“谁愿意让老婆上班”,问问看女性本人愿意上班吗?

这篇文章的point在于社会的育儿文化,支持体系,有没有给女性公平的选择权

评论
科技发展必须让男人怀孕生孩子,一切就会公平起来了。

评论

我比较同意,工作与否出于女方的意愿,同样孩子是双方的责任,但是这个社会还不能完全适应这一点,从工作机遇和薪酬水平都没达到公平,同时相应地男方还是承担多于女性的社会责任和压力

评论
要自食其力,用自己的双手给自己换来经济安全感,这是基本人权,不论男女。跟什么”女强人“不强人没关系。看看谁在牵强附会,还是男性满足于男性占优的社会现状,以为这是天赋给男性only 的神权了。

评论

还需要让男性从某些心理能力,和体力上退化才行

评论
当今这个以钱为衡量标准的世界,也只能这样来评论了,不知道钱还能让人类这个社会存正常的存在多长时间!

评论
所以男性满足于男性社会现状,并且用这种理论作为理由来辩论,也就在这个帖子里一目了然了

如果自食其力不是人权,那么有选择是不是人权?一个社会的文化和支持体系,有没有给予女性选择的足够余地,和男性大致相当的选择空间,是不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

评论


这篇文章讲的就是现有的文化对女性的judgement,以及女性没有同男性相当的选择空间


评论

我认识有妈妈不喜欢上班,喜欢以带孩子为一个理由,不用去上班。

其实,只要家庭能协调的过来,另一半也不介意,也不是坏事。

评论

对的,男女生理结构的不同造成了分工的不同,这种不同是当前无法消灭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消除由于这种不同带来的不平等。应该说,近100年来,我们改善了很多,但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评论
男女要完全平等,那就得首先家庭里完全平等。平等工作赚钱,平等照顾孩子,平等做家务。。。

但是好多女人不愿意这样。看看隐秘版那个找不到老公的帖子就知道了。

评论
应该给予女性更多的尊重,尤其要尊重女性的选择
同时社会也要给予‘带孩子’更多的肯定,至少是不低于外出工作的肯定,才能让无论父母做出更顺应本心的选择

评论

个人感觉这个对男人太不公平,

评论
看效益,谁赚的钱多,谁出外赚钱,另一个留家看孩子做家务。

评论
男人能怀孕,有越来越多的全职爸爸,可能慢慢就会公平了。全世界看来,中国女性的地位真的算是很高的了。

评论

从古至今,追溯起来,因为两性生理和心理的不同,造就了双方承担的责任和压力也不同,战争,徭役,苛捐杂税等男性在这里面负担得也更多,面对的事实也更残酷

评论

女性能接受男主内,女主外的生活吗

评论

你说的是一些女性在家里的地位。

看看在劳动雇佣方面,尤其是在私企,女性的地位和男性没有可比性。

评论
首先问问男人,有几个男人带孩子能有女人那样的耐心和毅力?男人和孩子玩没问题,带孩子愿意投入的精力一般比老婆少。教育版好爸爸们除外

评论
HELEN 和 ALISON 姐妹俩都很厉害,不知道是私校 还是 公校毕业的?

评论
有意义的探讨。。




评论

有个美剧叫氪星....里面生小孩就是机器生....男女各一滴血..

评论

女主外..?你说得各种修房么?

评论
真考虑这事儿的时候哪里会管别人想什么。

如果女人自己选择在家,老公孩子能够满意就天下太平。

如果女人自己选择回去上班,能平衡老公孩子老板就行了。

实际是平衡三样外加可能还有老人已经很难了,哪有功夫在意别人想什么。

别人想的多了,没孩子以前也一样,都在意还不是累死自己。

评论
既然要搞女权主义,第一步就是要拒绝生育后代。

评论
看了Helen 的简历,觉得她为了家庭 孩子,真是付出太多了。。
澳洲中文论坛热点
新西兰总理:出世在新西兰的新纳粹Thomas Sewell是“挺蹩脚的人”,但那是澳洲的问题
新西兰总理拉克森称新纳粹Thomas Sewell是坏人,但是没对要求把他从澳大利亚遣返到诞生国去的呼吁置评。
撞穿学校栅栏害死十一岁男孩的司机不必坐牢
一位女司机撞穿学校栅栏、害死了11岁男孩,被罚2000元罚金、撤消驾照,不必坐牢。Jack Davey 的父母去了

中文新闻,澳洲经济,时事,华人论坛动态,悉尼本地消息,墨尔本,珀斯,布里斯班,澳洲新闻,澳大利亚华人网,澳洲华人论坛

澳洲新闻

您准备好活到90吗?你有足够的资金吗?

澳大利亚SMH: 您准备好活到90吗?你有足够的资金吗? 澳大利亚90岁及以上的人口预计将在短短30年内增长250%以上。 问题是:我们如何负担这么长的寿命? 最新的澳大利亚统计局数据显示,澳 ...

澳洲新闻

PBS中包括改变游戏规则的童年哮喘治疗

澳大利亚一种新的抗体治疗儿童严重哮喘的抗体疗法在被纳入药品福利计划(PBS)之后,澳大利亚家庭很快将更加负担得起。 双丁质每两周通过注射一次性施用,针对与哮喘相关的炎症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