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澳籍娃爬藤和牛剑之路

在澳大利亚中学教育




在论坛潜水多年,今天终于决定发帖分享我在国际教育领域的经验。

作为一名前从业者,我经手过英语国家各类本科申请,尤其专注于爬藤和牛剑。

虽然现在已经离开教育行业好几年,但经常有亲朋好友咨询留学申请的问题,让我意识到自己依然热爱这个领域。

最近正值申请季,看到论坛上家长们分享孩子们的喜讯,一直在想要不要分享一些经验。偶然看到一位退休机长的博主分享航空安全知识,让我意识到:或许真正能倾囊相授的时候,正是离开一个行业之后。

既然提到离开,不妨先谈谈我为什么选择离开这个行业。这也能让大家了解我对澳洲英美留学市场的一些观察:

在我的经验里,澳籍华裔学生申请常春藤的整体效果并不理想(很多机构的红榜其实并不可靠)。

相比之下,我在中国帮学生申请美国高校时,成功率和成就感都要高得多。

我可能还是EGO有点高,我希望我的价值是能真正提升学生进入理想学校的可能性。

如果只是机构花钱签约已经很优秀的学生,然后宣传是我指导的成功案例,这对我来说毫无意义。

我逐渐意识到很多申请者其实是被"误导"了。很多学生如果安心申请澳洲大学,反而可能会有更好的发展。

这种认知让我感到内疚,因为作为服务提供者,我往往无法干预销售环节,只能尽力帮助已经签约的学生。

这是个很大的话题,我有太多想分享的,包括:
  • 为什么我认为澳籍学生爬藤难度特别大
  • 澳洲教育体系的优势和不足
  • 常见的误区和"陷阱"
  • 如何评估孩子是否适合申请海外名校
  • 牛剑申请的特点(这方面澳洲学生反而表现不错


但信息太多,不如由大家提问,我知无不言。

澳洲这个圈子不大,如果有朋友认出了我,也请不要告诉我的前东家们 。

期待与大家交流!

评论
能去那的都自己有想法的而且都是自己搞定,不会麻烦到你

评论
感谢分享!

请展开讲讲 “ 我逐渐意识到很多申请者其实是被’误导’了。很多学生如果安心申请澳洲大学,反而可能会有更好的发展 ”

比如申请者如何被”误导”。是否因为双线作战降低了对澳洲大学的竞争力。

以及“ 为什么我认为澳籍学生爬藤难度特别大”。对比对象是中国籍,美国籍,甚至澳籍美绿卡。

谢谢。



评论
我比较关心以下两点,如果楼主有空麻烦展开说说,谢谢

澳洲教育体系的优势和不足
如何评估孩子是否适合申请海外名校

评论
楼主客户主要是有奖学金还是全自费呢

评论
相信大家都知道新东方现象。新东方利用小聪明,成功的向世界推出了一大批留学生。这一大批留学生中,真正具备留学英文程度的不多。有实力的学生恐怕不会去新东方浪费时间。这批学生是怎么读的大学,勉强毕业后的就业情况,职场晋升情况相信大家心里也都有数。各种瓶颈阻碍,却多归咎于歧视。当然,的确有部分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补上了英文缺陷,数量并不多。田忌赛马式的小聪明备受华人推崇,但没人关心结局,只为战术上的一次偶然得胜欢呼雀跃。备受国人诟病的西方列强早期战斗中的排队枪毙战术,最终结果式采取这种战术的列强,一直是世界军事强国,一直在处在世界前列。,实力,实力决定一切,小聪明终究会付出代价。当尝到小聪明带来的甜头以后,继续耍小聪明是人之常情。省时省力,何乐不为。报喜不报忧,所以痛苦只在临睡前。还是靠实力说话活得踏实。不是吗?

评论
板凳准备好了,就等楼主开讲!

评论
小板凳准备好了!澳洲什么样的孩子适合爬藤?

评论

顶你最后一句靠实力吃饭。


评论

请问如果在澳大上学毕业后,申请美国的研究生是否相对容易一些呢?孩子很喜欢美国的一所大学,经济原因本科我们就没考虑过英美,孩子也并非牛娃。中国曾经的同事亲友的孩子去英美读研读本的不少,除了知道个别是高中出去或以交换生身份本科出去的,然后自己申请留下的之外,大部分都是通过留学机构申请的,感觉成功率很高的样子。

评论
请问楼主,"为什么我认为澳籍学生爬藤难度特别大"? 楼主知道澳洲每年大概有多少学生能申到藤校吗?

评论
“澳籍华裔学生申请常春藤的整体效果并不理想”又是怎么个说法?看周围的情况,澳洲学生申请海外大学的本来也不多呀。。愿闻其详。

评论

大家现在都不相信堂皇大道,而喜欢剑走偏峰。殊不知走了捷径,很多时候很多的选择没了,路也会越走越窄,路径依赖之后就再也回不来了。砍掉能力发展的枝枝蔓蔓,疯狂补习,履历包装,这种都是偏离教育的本意,根本就不利于长期发展,但是仍然趋之若鹜。

不过人各有志,无法可说,孩子发展的相对排名提升,不但取决于自己的正确决策提升,还会因为他人的错误而提升,自己坚信走在正确道路就好了。

评论
不太明白,虚心请教
澳籍华裔孩子申请常春藤的整体效果不理想,是为什么呢?
那是不是应该考虑从排名靠前的美高读起对爬藤更有益?


评论
我知道的几个都很成功, 这些人根本不需要包装, 直接申请就可以
1)男子名校成绩到顶,是runner-up DUX, 州辩论队总冠军,去了牛津,学经济。
2)男子名校, 成绩到顶,国际奥物银牌澳洲第一, MIT 物理offer, 没资助,应是家境较好拿不到,学生没有接受,去墨尔本大学学医了。
3)女子名校,成绩到顶学校DUX,家庭经济不佳,中学全额助学金。去了普林斯顿,有资助
4)男子名校,成绩上乘,但应到不了顶, 运动健将,个人项目澳洲第一,去了普林斯顿。

评论
没有冒犯之意,楼主的文风怎么有点ChatGPT的既视感

评论

其实就是很浅显的opportunity cost原理,但放到现实中他远比简单的一个词对于孩子的身心影响更大。
最直观的就是美国早申时间,牛剑面试考试和年底大考的高度重合;学生经常要面对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时间和精力到底该放在哪里。

更不用说为了想要成为藤校喜欢的那种学生,还要做很多课外活动。澳洲大部分学校其实都没有一个特别好的环境让学生可以事半功倍,所以往往就是学生花了很多心力,活动成果很差,最后的结果反而是两头都没占上 - 学习也没考好,藤校也没申上。

比如说实际操作中最常见的抉择就是,学生要不要去申请美国的ED。这个虽然录取率会高一些,但是要花很多时间准备。写文书、做活动这些耗费的时间,是很多家长所无法想象的。HSC和VCE的学生出现考砸的现象非常常见,最可惜的情况就是学霸英美双申,美国冲名校没冲上;英国的牛剑录取了,但是最后大考分数没到conditional offer要的分数。IB和A-Level的学生遇到这种情况少一些。

很多家长会觉得,敢走这条路是因为孩子本身成绩就很好。冲一把,上不了哈佛,咱还能上悉尼大学还能拿个奖学金,这一趟也算成长。但在我真的接触的澳洲家庭中,我反而觉得这种心态成为枷锁的时候多过于给孩子安全感。最后能有好结果的基本都是数理化优等生,学习竞赛都互补,而不是互相争夺时间。但80%剩下的不被提到的没申请成功的学生,有抑郁的,有家庭破裂的,有泯然众人的,各种各样,不会被人看到。

为什么我认为澳籍学生爬藤难度特别大?我觉得一方面是因为大部分澳籍人不走这条路,所以走这条路的人就已经把谁能走成功定义了。导致美国很多大学没有适应多元化的澳籍学生申请人。另一方面肯定是澳洲大部分中学不太能给学生提供合理的支持。

其实我说国籍有点不太准确,更重要的还是所在地。美籍和美高肯定是鄙视链的顶端,如果是都在国内的外籍学校,是澳籍还是什么别的籍关系不大,还是看学校本身质量和氛围。

和中国籍比,我觉得澳籍有一个特别独特的不好的一面,不光是澳籍,加拿大籍新西兰籍也这样;就是我之前说的那种,名校去不了我还能去悉大的这种心态。这个从本质就让国际教育,或者说去英美受教育的本质颠倒了。变成了一种完全的名校追逐;这个追逐的过程,很少孩子和家长会不迷失。

我不知道我是不是说的有点抽象哈哈。

评论
澳洲去英美最大的障碍是学费,放着QS前20的容易进,学费低
跑去英美干啥呢
除了哈耶普麻斯牛剑,其他的性价比都很低


评论

我没在澳洲本地学校待过,都是在机构接触的澳洲学生。接触的这些孩子基本都是9、10年级成绩不错的亚裔、印度裔,也有一些白人学生,大多都在私校或者精英学校读书。

我之前在中国和新加坡的国际学校也工作过,所以有个比较的参照。

说说好的方面:
澳洲最大的优势就是孩子时间特别充裕。如果家长会带,孩子真的能发展出很多可能性。而且只要学习好,拿高分其实挺容易的。在新加坡和韩国教书的时候最怕的就是把学生累死,这个在澳洲真不会。

还有就是,跟我在亚洲见过的孩子比,澳洲孩子的心态是真的好很多。

不太好的地方:

最大的问题就是孩子普遍比较"幼稚" - 政治上、思想上、行为上都是。申英国的时候可能看不太出来,但一申美本这个问题就特别明显了。

我每次帮学生写美本文书和规划活动的时候都挺头疼的,因为很多学生就是听不懂、不会写。感觉他们接触外面世界的机会太少了,想法很简单,做事影响力不够,写出来的东西都很cliche。比如很多男孩儿喜欢机械,就只会在学校搞个什么俱乐部,搞两年参与者不到五个人;稍微聪明点的还知道动用学校小学部初中部,凑个人数。

女孩儿都想搞平权相关的,想来想去都是给印度/中国乡村送卫生巾等一系列花钱解决的问题。只会跟着别人做过的事情模仿,因为对很多事情只有非常浅显的认知。 严肃的层面是不关心时政;平常的方面,就是网感很差。

当然,这么说好像对他们不太公平。毕竟我在亚洲带的都是国际学校的学生,背景各种各样的都有,成熟度自然就会高一些。

关于如何评估是否适合申请海外名校:

我觉得就是看孩子的主观能动性、时间管理能力和抗压能力。

具体来说:

竞赛生,尤其是数理化特别好的都适合申请。都进国家队了,上哪儿不行啊
理科生成绩不错但不是竞赛天才的,牛剑ic是条好路子
普通优秀的理科生不建议盲目申美本的基础科学或工程,很容易全拒。因为说实话,很多理科孩子在课外活动这块脑子就是不够活络
文科生如果脑子特别活络,写作突出,理科弱一点,成绩在97-99这个水平的,适合申请美本。我遇到过几个写作能力特别突出的澳洲学生,在澳洲上学真的有点可惜了。
偏文但很均衡,理科也不错,学习成绩很好,但主观能动性差一点,想走法律或社会科学的,建议申请牛剑lse
医学生就别折腾了,全世界没有比澳大利亚更好的地方

评论
觉得澳籍新西兰籍加拿大籍最不好的一面是,不管是家长还是孩子,英文程度都足以读懂申请条件,完成任何学校任何专业的入学申请,他们有的甚至比中介还专业,早就把那些条条框框烂熟于心,而且孩子的写作能力肯定极强,不是一般人能比的。另外还有学校指导老师的帮助,学校老师的帮助。如果追求事半功倍,最好就别追求了,会伤的很重。除非是千万级别以上的富人。

评论

我想说的可能更多是来自我的一个出发点 -

在我见过的100个申请人里面,真正能"成功"的可能就3个人。还有47个人,虽然最后结果也许没那么理想,但努力过的过程本身也是一种收获。

但是有50个人,我觉得他们一开始就不该走这条路。这不是说我不支持追梦或者挑战自我,而是因为我能很清楚地看到这50个人整个过程都很痛苦,最后结果也不会好。

我最担心的就是,很多人因为看到了那3个成功的例子,就盲目地让自己和孩子成为了那50个痛苦的人中的一员。


一个很简单判断今年澳洲本土藤校录取结果怎么样的方式就是看那几个大机构做marketing一次请几个学生来,学生什么背景。
申请结果很差的时候,机构都只能从分公司抓学生过来。


评论

我怕我太絮叨,中文不好丢人,用gpt过了一遍哈哈哈哈。


评论
“医学生就别折腾了,全世界没有比澳大利亚更好的地方”
为啥?

评论


虽然楼主说得大多我都知道了,不过还是要感谢你辛苦码字


竞赛生,尤其是数理化特别好的都适合申请。都进国家队了,上哪儿不行啊
理科生成绩不错但不是竞赛天才的,牛剑ic是条好路子
普通优秀的理科生不建议盲目申美本的基础科学或工程,很容易全拒。因为说实话,很多理科孩子在课外活动这块脑子就是不够活络
文科生如果脑子特别活络,写作突出,理科弱一点,成绩在97-99这个水平的,适合申请美本。我遇到过几个写作能力特别突出的澳洲学生,在澳洲上学真的有点可惜了。
偏文但很均衡,理科也不错,学习成绩很好,但主观能动性差一点,想走法律或社会科学的,建议申请牛剑lse
医学生就别折腾了,全世界没有比澳大利亚更好的地方


以上这段有参考意义

总之一句话“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

评论

学医的话,澳洲有公费位置,学费便宜,而且时间短, 澳洲医生的工资也不低。
美国学医时间长,至少8年,学费贵,尤其对非美国人, 完了还不一定能在美国找到工作,澳洲也不直接认可美国的医学文凭。
英国学费也贵,英国医生工资不如澳洲。而且文凭也不直接认可。
澳洲认可kiwi的医学文凭。

评论


感谢楼主愿意花时间精力分享,坛子里就是需要这种信息让后来的人有些参考的依据。

加入一点自己及娃子的经验及感想,我同意美国及澳洲对课外活动的看法及理解有很大的不同,延伸出来在申请文件的表现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不过我也想提一点,就是娃子自己对与自己的了解,以及对未来的规划有没有足够成熟的想法。

要知道不管是多么飞天钻地的名校,本科阶段所提供的就是一个本科教育。
每个学校的历史,经济,地理位置,校友及学术表现,综合起来形成了每个名校的独特风格。
有些本科特别注重学生的个人基础学科的理解,有些偏重创新思维的培养,有些强调社会责任的传承。
如果娃不够了解自己及要申请的学校及学科,就没有办法把精力用在应该使力的地方,当然结果就不尽人意,就算侥幸入学,也很可能走不长久。

另外对于医学,我真的很想顶着锅盖说一句,现在在澳大利亚学医搞不好就是一个坑。
现在澳州对医学生的培养方式,把很多有潜力的孩子,限制在临床医学的路上 “空转” 。
第一是专科医学会控制专科医生的名额,进而没必要的推高专科医生的门槛,让许多年轻医生在职业生涯的初期就burnt out失去热情。
再来是政府对metro/rural的入学扶持政策及毕业后的资源分配方式让人难以理解,进一步加重城乡资源的问题。
要知道临床医学只是医学里面的一部分,夸张一点说甚至是医学领域里最基础的部分。
澳洲的体系 花了大把的精力,把最好最有潜力的孩子卡在了临床医学的路上,真是有点可惜。
有点走题了。

回到楼主的原贴  完全同意 家长不要盲目的为了名校的光环,逼着娃子走上一条完全没有头绪的路。



评论

你對澳洲醫科的看法我很贊同

评论

感谢楼主分享。最近也去听了一些中介讲座,他们报的成功率远远不止3%。他们计算的时候,用什么做分母,不清楚的。

评论

请问这些名校的校名?

评论


谢谢楼主辛苦码字回复。就我听到的朋友圈里的信息,NSW今年早申就有Shore, MLC这些私校的学生,也有Baulkham Hill High, Sydney Boys High这些公校的学生录到很好的藤校。所以直观上就感觉好像周围申请的人不多,但有不少申到TOP美国大学的。当然,也可能就像你说的,我们局外人不知道究竟有多少学生在申请,只看到了成功的例子,却没有看到申不到的,所以有了澳洲学生很容易申的错觉。
澳洲中文论坛热点
悉尼部份城铁将封闭一年,华人区受影响!只能乘巴士(组图)
据《逐日电讯报》报导,从明年年中开始,因为从Bankstown和Sydenham的城铁将因Metro South West革新名目而
联邦政客们具有多少房产?
据本月早些时分报导,绿党副首领、参议员Mehreen Faruqi已获准在Port Macquarie联系其房产并建造三栋投资联

中学教育

中学教育

澳籍娃爬藤和牛剑之路

澳大利亚在论坛潜水多年,今天终于决定发帖分享我在国际教育领域的经验。 作为一名前从业者,我经手过英语国家各类本科申请,尤其专注于爬藤和牛剑。 虽然现在已经离开教育行业好几年, ...

中学教育

Duke of Edinburgh’s International Award

澳大利亚请问这是什么活动, 错过了学校安排的介绍会,网站上信息不实用。请有经验的同学讲讲优劣势,谢谢 评论 就是一大帮人去边玩边做任务,积累级别奖状,也不觉得很有趣,我们家的 ...

中学教育

nsbh11年级分快慢班吗

澳大利亚孩子英文不好,现在班的英文老师很差。他说不分,但我很怀疑。有没有其他家长知道,谢谢 评论 没听说有快慢班 评论 我的经验是你要去问问你的家长群。 评论 https://www.tiktok.com/@c ...

中学教育

哪里可以买到CAS计算器的电池?

澳大利亚从来没想到CAS计算器长期不用电池就会报废 现在要用了,经过各种研究和咨询才发现是需要换电池。但是澳洲,特别是墨尔本哪里能买到适配的电池啊 评论 问officework, 问ChatGPT 评论 o ...

中学教育

中学生带OK镜的问题

澳大利亚孩子带OK镜已经快4年了,最近新换了一副,新OK镜带了两周,复查,发现眼角膜有一小块受损,让停带了,大家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的 评论 关于OK镜的讨论以前就做过了。您找找过去 ...

中学教育

7年级开学之后还有可能转学校吗?

澳大利亚大家好,想请问一下大家的意见。 我女儿去年有两个OFFER, 一个是精英中学NSGH 离家一个小时的路程, 一个是排名50的私校全额奖学金,离家5分钟, 然后就选择了精英中学, 但是最近 ...

中学教育

是不是中学9年级后就很少再有新生了?

澳大利亚我家小女儿今年私校9年级,去年她们年级走了将近10个女孩(出于各种原因,绝大多数是亚裔),她的好朋友都走了,整个年级剩的亚裔没几个了(7年级时班里一半亚裔,现在只剩2个) ...

中学教育

澳洲和美国公立学校教育区别

澳大利亚2017到2018年, 我在ADELAIDE UNI 大学一边上班一边读教育高中生数学的老师专业, 没毕业。 由于单位不给我请6个月假去学校实习。 大学主要的课程是 - 澳洲公立高中老师主要目标 是 如何 ...

中学教育

请教中学的疫苗接种

澳大利亚今天收到孩子学校通知,要求家长同意学生在学校接受疫苗接种?这是什么东西啊,打不打得啊?有经验的家长请指教,谢谢 评论 去年打了hpv 评论 7年紀 评论 我们当时收到一个Parent ...

中学教育

Kambala vs Pymble

澳大利亚孩子申請到了 Year 7,這兩間學校都已經參觀過,小孩對兩間學校都算喜歡,但對 Pymble 稍微偏愛一些(主要是因為校園裡有狗和農場……????)。 交通 部分我們會依照最終選擇的學校來 ...

中学教育

AMC最后一道求救,真做不出

澳大利亚类似题型还出现过不少次,这类题目怎么解法? 答案:765 评论 汗,看到楼主好几个类似的帖子 一直没有回复,因为真不想做圣母。不过看你这么挣扎,还是忍不住了。 这些题目详解 ...

中学教育

中学数学作业

澳大利亚娃今年7年级。 数学老师布置作业,教材是电子版的,居然要他们把某些题目手抄下来,再回答。一个作业写了1个小时。 请问,新州公立都这样吗?能不能自己打印出来,贴上去,直接 ...

中学教育

中学补习

澳大利亚了解到很多中学数学都有加速班,数学都会提前学比如8年级学9年级的9年级学10年级,那为什么还有很多人要去外面补习数学呢 评论 8年级可以学10-11年级的,才能做到抢跑。 评论 基本 ...

中学教育

各州高中选课及高考制度

澳大利亚希望对这个话题特别了解或者家有中学生的网友们解答一下。这边7-9年级,是各个学校教学都差不多,基本上按照统一的大纲,还是各个学校都没有教材,完全根据学生水平和老师决定 ...

中学教育

Sydney Grammar School今年14个满分?!

澳大利亚没有看错吧?14个满分! 评论 感觉就是几个学校起起伏伏,明年可能又是一番光景 评论 太厉害啦 评论 恭喜 SG, 牛! 评论 剛剛在 HSCninja 上看到牛蛙們的名字和成績 https://www.hscninja.co ...

中学教育

孩子想学医,持分请教可能的路径,感谢

澳大利亚理想可以经常改变但是总要有,要不然肯定实现不了。 孩子最近碰到个朋友,受了点刺激,打算大学学医。 这可难了,分数这么高,孩子本身也没刻苦学过,家长其实也不打算催他刻苦 ...

中学教育

说到私校公校个人的一些观点

澳大利亚1. 市场经济,这么多人愿意多花钱的东西肯定是好的,但是一样数目的钱,对于每个家庭的意义是不一样的,所以结合自己的经济情况来看 2. 私校因为是收了钱的,所以相应的,提供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