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买房Or投资?从财务角度看,哪种做法更明智?


在新西兰


在拥有一定金钱后,选择购买房产、拥有一组投资组合亦或是保留现金,哪个更能保障你的未来?新西兰的金融记者和个人理财专家Frances Cook认为,事实上,这不是一个“三选一”的问题。理想的情况是,你应该同时做这三件事。 图源:Khafizh Amrullah 买房还是投资? Cook表示,自住房是为了安全感,不是为了赚钱。当然,“从租房转向买房是不是更划算?”这是另一个完全不同的问题。 拥有自己住的房子,意味着你对自己的住房有更多掌控权。你不用担心房东突然要卖房,也不必应对年年上涨的房租。特别是如果你有孩子,或打算组建家庭,这种稳定性可能是无价的。 你还可以刷任何你想要的墙色,养狗不用问别人同不同意,或者确保孩子可以在同一所学校读很多年。虽然这些不是“财务回报”,但确实是“有价值的回报”。 但要说它是一项投资,它就需要为你创造收益——而这种情况非常少见。 反而它会不断带来支出:即使房贷还清了,你还得继续支付地税、保险、维修等费用。也就是说,虽然长期来看买房是一项重要的财务决策,它更多的是节省开支,而不是带来收入。 图源:NZ Herald 是的,房产通常会升值。但如果你卖了房子赚了钱,通常也还得在同一个市场上买另一套房。那些声称“卖大房子换小房子套现”的人,到时候往往也做不到——要么舍不得卖,要么市场上根本没有合适的更小、更便宜的房子可买。 Cook还表示,与住房不同,投资的目的就是让你的钱“生钱”。股票市场让你成为成功企业的股东,它们会努力赚钱,然后分红给你——而你根本不用打卡上班。 只要你确保把资金分散投资到不同公司(这就叫“投资组合多元化”),并且有耐心长期持有,这些投资可以跑赢通胀,帮你积累财富。理想的情况是,投资的钱至少5年至10年不动。 “三管齐下”更稳妥 Cook建议人们应该将钱分为三部分: -一部分存在现金储蓄里——应对未来一年内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 -一部分投资股票——用于中长期财富增长; -一部分用于购置住房——为你和家人带来稳定感和安全感。 Cook说,你可以继续工作,慢慢还清房贷,同时每年往股票账户里多投一点。 这样的策略可以让你拥有自住房,同时避免陷入“房子很值钱但手头没钱”的窘境。 很多人到了老年,名义上资产很高(因为房子值钱),但实际上没现金可用。除非你出租房屋,否则这些资产价值你是无法用上的。而你又需要一个地方住。 所以,从现在就为将来的财务自由做准备,把部分资金投入股票、让它们长期增长,会给你留下选择空间。 一个核心原则是“分散风险”——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你就能减少潜在的风险。 房子可以为你的生活提供稳定锚点,投资能让你积累财富,储蓄能在意外来临时给你缓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