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正式确认:基督城河滩残骸为160年前英国商船


在新西兰


一艘160年前在坎特伯雷搁浅的英国船只,近日在基督城郊外的阿什利河(Ashley River)入海口被发现,揭示了新西兰一段鲜为人知的航海历史。 船只残骸挖掘现场。图片来源:Environment Canterbury 这艘名为“泰晤士号”(Thames)的商船建于1826年,于1865年为坎特伯雷北部运送电报杆时触礁搁浅,从此湮没于沙土之中。 早在2023年,坎特伯雷地区议会的一名公园管理员首次注意到残骸踪迹,随后被港务局团队列为沿海危险物进行进一步调查。坎特伯雷遗产咨询公司(Canterbury Heritage Consultants)随即被邀请协助识别该船残骸。 经过调查,首席考古学家Nick Cable指出,木材的风格和外部包皮切削痕迹成为关键线索。样本分析确认船体所用木材为英国橡木与榆木,这是英国传统的经典造船材料,使专家得以确认,这正是160年前失事的泰晤士号。 绘画作品中的“泰晤士号”。供图 当年船只搁浅后,大部分可用部件被当地人打捞再利用,其中部分木材用于建房,船钟则被改为火警钟。而剩余的船体则被沙土掩埋,沉寂百余年后才得以重见天日。 坎特伯雷地区议会副主席Deon Swiggs表示,此次发现为该地区的海事历史提供了“罕见而引人入胜的窗口”。目前,相关文物保护工作已启动,旨在稳定暴露出的船体部分,未来计划向公众展示这段历史遗产。 -->